李賢良
摘 要:教材是教師組織課堂內容、傳授知識的依據。對教材特點進行深入的了解,有利于吃透教材,進而把握教材的特點,進行高效的課堂教學活動。新教材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以學生為本,體現基礎性和時代性,對教師、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下面筆者結合自己的使用心得探究一下新教材的特點。
關鍵詞:高中化學;新教材;特點;素質教育
隨著課改的深入,通過近幾年在課堂教學中對新教材的使用,筆者逐漸認識到新教材的優越性與獨特性,下面結合筆者的使用心得探討一下新教材的獨特之處。
一、新教材的指導思想
1.以《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為指導,以《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為依據,以提高學生科學素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宗旨,全面體現高中化學的課程目標。
2.新教材以學生為本。把促使全體學生的發展作為教科書設計的出發點,把培養學生學習科學的興趣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作為教科書改革的重點。努力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創設學生自主活動和探究的情景,引導學生積極參與知識的學習、獲取過程,獲得科學探究的親身體驗,以利于學生構建自身發展所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增進對物質世界的認識。在這些活動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科學方法、科學態度和科學精神。
3.新教材體現基礎性和時代性的結合,密切聯系社會發展和科學技術發展的實際。社會發展對化科學提出的新要求,幫助學生理解科學、技術與社會和諧發展的重要作用,幫助學生認識化學與人類社會生活的密切聯系,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問題,培養社會責任感和促進社會可持續發展理念的形成。
二、新教材的素質教育觀念。
教材在重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教學的同時,注意啟發學生的思維,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科學態度,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并力求結合化學學科的特點,對學生進行生動的思想教育。教材重視利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實驗事實,通過討論來啟發學生思維,并注意層層引導,使學生自己得出有關的結論。總之,教材編寫堅持啟發式,重視通過引導、研討以及對所學知識的綜合運用來培養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教材也很重視培養學生的科學態度和訓練學生的科學方法。例如,教材結合化學反應的類型等知識的介紹,啟發學生了解在化學學習的初級階段介紹的一些概念和原理往往有它們的不完善性和不全面性,教育學生應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這些概念和原理,以科學的態度來學習化學。教材還很重視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模式的訓練。例如,金屬鈉和非金屬單質氯氣,教材注意采用“事實——分析——推論——實驗驗證——結論”的科學方法模式,引導學生通過實驗,對事實進行歸納,將實驗現象和數據等資料加以分析,找出一些規律性的知識,并根據這些規律性的知識和物質結構間的內在聯系等,進一步對一些物質的性質作出推論和預測。當這些推論和預測經過實驗多次論證后,就可以將其中正確的推論和預測上升并發展為理論,從而對學生進行科學方法訓練。
三、新教材的獨特性。
1.注重基礎,突出重點,結構合理
(1)必修模塊教科書精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突出重點,既為全體學生的發展提供必需的化學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又為繼續學習選修課程的學生打下必要的基礎。同時注意對學生進行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教育,以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教科書全面落實這些目標,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相融合的角度出發,構建教科書體系,著眼于提高全體學生的科學素養和終身學習能力的培養。
(2)教科書注意正確處理社會發展需求,知識的邏輯順序和高中學生的生理、心理發展順序以及認知規律的關系,處理好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的區別與聯系、各模塊內容的要求與結構,合理構建教科書的體系結構。但是更注重于學科知識的認知過程和要求,在敘述與推演上更重視事物間的科學內涵與發展的邏輯關系。《有機化學基礎》則介于以上兩類教科書之間,比較系統地介紹有機化學基礎知識,將化學理論與元素化合物知識以及化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相融合。
2.重視科學探究活動,注重科學方法和能力的培養
為了幫助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教科書中編入以實驗為主的多種探究活動和實踐活動,使學生在做科學的過程中,學習科學方法和養成科學態度。
3.聯系生產、生活和社會實際
重視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教科書充分注意與生產、生活和社會實際的聯系,適當引入科技新聞、資料、照片等實例。在教科書編寫中,盡可能以學生已有的社會生活經驗為基礎引入,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對科學的親切感并學習實用性知識。例如,介紹海水資源的開發利用、飲用水消毒、維生素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等。
4.新教材難度循序漸進
新教材精心選擇教學內容,使課業負擔合理,由易到難,循序漸進;教材編寫注意精心選擇教學內容,使難易適度、分量適當,并具有一定的靈活性。根據相應的課程方案和教學大綱,該套教材在整體設計時分為必修和選修模塊共六本書。高一化學以必修的教學要求為準,只作常識性介紹,在習題中不要求相應的計算,在高二選修化學教材中再按大綱要求編配相應的計算題及一些知識的深化。這兩種教材的編寫力求界限分明,習題編配相當,以符合不同的設課目的和學習對象。
過通學習和分析高中化學教材,了解該教材的結構布局,把握教材內容,掌握教材新特點,幫助廣大高中化學教師理解教學理念、優化教學方法,正確把握新課標教材的教學尺度和教學標準,提高課堂教學效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