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嬌芬
摘 要:教育改革使得初中數學教學的整體情況發生了比較大的改善,但是總的來說,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后進生現象始終存在、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沒有有效的形成。出現這些問題的根源就在于,數學老師在教學過程中的課堂導入環節沒有掌握有效的策略,使得課堂教學缺乏有效性,學生學習起來接受比較困難,整體水平很難有效提升。鑒于此,必須要探索出課堂導入的有效策略來促進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課堂導入;有效策略;初中數學
我國初中數學教學現存的很多問題都是由于在導入環節沒有掌握科學的策略所導致的,在現階段想要改變這種現狀,必須要探索出有效的導入策略。課堂導入對于學生的學習來說是非常關鍵的一部分,就像文章的摘要對于文章的作用一樣重要,閱讀者通過文章的摘要可以了解文章的主要內容,學生通過老師的課堂導入環節也可以對課堂教學的內容進行整體的把握。當前時期,在初中數學課堂上,很多老師的導入環節都存在許多問題,也許教育理念的落后存在一定聯系,對這種現象的改變,還需要從多個層面做出改變,促使老師掌握正確的導入方法。
一、通過問題導入教學內容
這種導入方法的運用原理,就是通過設置一些問題,讓學生產生一定的疑問,通過問題懸念的設置來增加學生的好奇心,從而促使學生產生很強的求知欲,在之后的課堂教學中,能夠保持全神貫注,從老師的教學中尋找問題的答案。采用這種方式導入課程,具有很多的優勢,但是也極具挑戰性。對于老師來說,在設置問題方面要狠下功夫,要對每節課的教學內容有清晰的安排,根據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置恰當的問題。問題的難度要適中,既不能過于簡單,讓學生產生自滿心理,也不能難度過高,導致學生失去自信心,在接下來的課堂學習中無法保持足夠的動力。采用這種方式導入新課時,要求學生首先能夠明確老師問題的含義,徹底的理解問題才能在課堂學習中去解決問題。在初中數學的課堂上,老師在設置問題時可以難易結合,先設置幾個簡單的問題,比如對基本概念的問題進行設置,讓學生在學習中去了解基本的數學概念,比如要求學生弄清楚什么是多項式,什么事單項式。雖然這些概念難度不大,但是對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來說非常的重要。同時設置一些難度較大的問題,比如要求學生對給出的項進行單項式和多項式的判斷與分類,從而鍛煉學生的應用效果。
二、比較直觀的導入教學內容
這種方法的特點就是直觀性,在導入課程時,針對課程的內容選擇導入的方式。如果是課程的內容是關于幾何圖形的,老師在導入時就可以找出與教學內容相關的幾何圖形一致的實物。通過使用實物給學生講解新課,做一個很好的示范。也可以直接利用現代教育設備,比如多媒體給學生呈現一個三維立體的結構圖。比如在三視圖的教學過程中,首先教會學生如何區分三視圖的基本內涵,然后利用多媒體設備播放一個個立體結構圖,讓學生對顯示的立體圖形進行觀察,至少可以做到對俯視圖和左視圖的觀察,這時候的導入相對于傳統課程更加的直觀與生動,對于學生的數學思維的培養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教師在這個環節可以配合問題的提問,來增強學生的印象,必要時可以現場設計一些即興的問題,對學生學習數學的方法和思維的形成都有一定的作用。
三、復習舊知識進行課堂導入
這種方法的應用就是老師在開始新課前,對上節課或者與新課內容相關的學過的知識進行復習,給學生帶來一種溫故的感覺,在此過程中達到知新的效果。也就是利用舊的知識來導入新的知識,實現這個過程的完美的過渡,從而實現整個課程的緊密聯系,也能極大的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系統性,有助于在學生腦海中形成數學知識的框架,幫助其更好的理解數學。比如在學習單項式和多項式的運算時,先帶領學生對單項式和多項式的基本概念進行復習,然后對四則運算的基本運算法則也進行復習,學生就會結合兩方面的知識,對課堂內容有基本的了解。
四、通過學生的經驗進行課堂導入
采用這種方法進行課堂導入時,需要老師對學生有足夠的了解,清楚的知道每位學生的生活經驗,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課堂的學習內容進行課堂導入。對于老師來說,學生經驗的積累實際上是一筆非常寶貴的教育資源。所以,在數學課堂教學時,老師能夠做到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進行課堂的導入,對于提升教學效果具有很大的幫助。在導入環節,這種方式可以吸引學生的廣泛參與,促進學生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的相互滲透。
五、結語
初中數學老師在課堂導入環節如果能夠掌握正確的策略,提升導入環節的效果,對于改善當前的教學狀況無疑有很高的價值。在具體導入時,有很多種方法,老師要以提升整體教學水平為目標,選擇最為恰當的導入策略。同時,老師也要在教學過程中積極的探索新的導入策略,也是為教育事業的奉獻。
參考文獻:
[1]許有偉.淺談新課標下初中數學課堂導入[J].中學教學參考,2011(5):23-23.
[2]沈單飛.淺議初中數學課堂導入技巧[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12(12):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