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是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根據變化了的國內國際環境,著眼于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而提出的經略周邊、聯通世界的戰略構想,反映了我們黨對我國未來發展格局的運籌帷幄和對國際經濟發展形勢的深刻洞察,具有重大的經濟、政治、外交意義?!耙粠б宦贰背h構想為進一步提高我國對外開放水平提供了寬廣的戰略平臺,對內能夠形成區域合作新格局,對外則能夠構建區域合作新模式,從而為促進區域合作發展指明了方向。
1 形成區域合作新格局
從國內發展來看,“一帶一路”建設將為全面深化改革和持續發展創造前提條件,在區域合作新格局中尋找未來發展的著力點和突破口,可謂是“一子落而滿盤活”。
首先,能夠在當前全球經濟低迷的背景下,以點帶面,從線到片,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格局。新的合作格局將進一步深化市場融合、豐富市場形式、擴充市場功能、完善市場機制,并顯著提升交易的廣度、深度和規模,進一步提升我國經濟發展的活力和動力。
其次,能夠促進我國全方位開放,一方面促進區域貿易發展,從靜態上帶來“貿易創造效應”和“貿易轉移效應”,從動態上實現“市場擴張效應”和“促進競爭效應”;另一方面通過改善對外貿易結構,促進傳統產業轉型升級,為東部地區產業發展“騰籠換鳥”奠定基礎,為西部地區產業升級做好鋪墊。
最后,能夠引領國內不同區域逐步走向均衡發展狀態,通過“世界上最長、最具發展潛力的經濟大走廊”的有機串聯并發揮作用,通過海上互聯互通、港口城市合作機制以及海洋經濟合作等途徑,改變中國西部地區一直以來遠離中心市場的局面,進而扭轉發展的區位劣勢,同時也使東部地區在原有發展基礎上更好地優化資源配置,而東西部的整體協同又能夠在國內不同區域形成既有內在驅動力又有外部拉動力的發展狀態。
總之,“絲綢之路經濟帶”與“海上絲綢之路”是我國在經濟全球化不斷深入、世界經濟不均衡發展格局日益強化和科技革命迅猛發展的情形下統籌國內區域發展,實現東部經濟發展能力持續增強,西部經濟實力不斷擴大的戰略選擇?!耙粠б宦贰苯幌噍x映、相得益彰,必將促進區域合作新格局的形成。
2 構建區域合作新模式
建設“一帶一路”,遠景目標是構建區域合作新模式,近期目標是實現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帶動產業布局優化,促進我國與周邊國家共同發展,實現雙邊及多邊共贏,為保持我國經濟持續穩定發展奠定基礎。通過“一帶一路”建設,無論是“東出?!边€是“西挺進”,都將使我國與周邊國家形成“五通”,進而為我國長遠發展和持續增長創造堅實的基礎條件。
在政策溝通方面,就是要進一步鞏固我國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政治互信,加強友好對話與磋商,積極推動交流合作機制形成,最大程度求同存異,在變化的國際發展環境中找到不變的合作主線,在不變的合作理念中動態優化合作的契機和途徑,從而使各自經濟發展戰略有效對接,消除合作中的政策壁壘,找到利益契合點和重疊點,協商制定合作規劃和措施。
在道路聯通方面,就是要保證相應基礎設施在合作中的重要作用能夠充分發揮,利用我國在公路、鐵路建設等方面擁有的先進技術,高鐵技術穩定成長并趨于成熟的極大優勢,高速公路里程世界第一的運輸能力,造船能力位于世界先進行列的現實基礎,在公路、鐵路、口岸、航空、電信、通信網絡、油氣管道等基礎設施方面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現互聯互通,形成我國與相關國家的立體化區域大通道。
在貿易暢通方面,就是要及時全面了解“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發展戰略、發展思路和發展途徑,理性分析相關國家的產業發展模式和貿易特征,在此基礎上統籌各自的比較優勢和不同的發展基礎條件,改善貿易結構,擴大貿易規模,簽署和完善雙邊投資保護協定,打破貿易壁壘和貿易禁區,在雙方關切的領域內做好文章,逐步提高雙方貿易和投資便利化水平,把合作的蛋糕做大,把合作的效益做優。
在貨幣流通方面,就是要基于長遠考慮,在合作的過程中緊緊抓住金融這個現代經濟發展的核心,以擴大本幣結算和本幣互換合作為基本途徑,促使在經濟交往中與相關國家形成貨幣安全網,進而推動本地區在整個區域合作中發揮主體作用,增強各國捍衛自身金融安全和經濟利益的內在能力,體現合作中的互信和真誠,同時在區域合作中強化發展中的抗風險能力和韌性。
在民心相通方面,就是要在區域合作中繼承和發揚我國與沿線國家世代友好的基本精神,利用我國文化多樣的特點,推動特色交流,建立互相包容的合作理念,充分發掘不同文化的內涵,在區域合作中不斷使各種文化相互交融,找到相互認同的基礎,在教育、文化、科技、旅游等領域實現密切的人文合作,從政府到民間、從精神到理念保持協同,從而為深化區域合作增添內在動力。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014-07-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