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東格
摘要:大學生是國家的未來,提升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的意義毋庸置疑。影響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的因素有個體、高校和社會因素,也啟發(fā)我們在提升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時從個體、家庭、高校、社會四個方面考慮,理論與實際相結合。
關鍵詞:大學生 道德 道德認知能力
中圖分類號:G641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9-5349(2017)19-0108-01
一、道德認知能力的概念
道德認知即對現(xiàn)實道德關系和道德規(guī)范的認識,包括道德印象的獲得、道德概念的形成和道德思維能力的發(fā)展等。道德認知能力是個體形成道德概念并應用已有的道德知識進行分析、判斷和選擇的能力。本文所指的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就是指大學生對于當前社會主流的道德規(guī)范的主觀能動性的反映,包括對社會的期待、自身的未來發(fā)展的認知。
二、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的影響因素
(1)個體因素。當今對大學生道德認知水平的測量方法是確定問題測驗,測試大學生的道德認知影響因素,最后確定影響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的個體因素主要有能力傾向和智力、人格特質(zhì),其他因素影響較小。
(2)高校因素。高等教育連接社會與學校,對大學生道德認知有重要影響。教師在平時的授課中會不自然地將自己的價值理念、判斷標準等傳遞給學生,思政課是促進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提升的有效途徑,同學之間的道德行為直接影響著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由此可見,影響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的高校因素主要有教師、思政課、同學。
(3)社會因素。社會中發(fā)生的一切事件都能夠通過網(wǎng)絡傳播,因此社會因素尤其是大眾傳媒對大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影響極大。
三、當代大學生道德認知存在的問題
(1)道德認知本身。大學生在之前的人生經(jīng)歷中受到家庭教育、社會影響,道德認知可能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學生進入高校之前道德認知本身出現(xiàn)問題。
(2)道德認知與道德情感不相符。當今大學生在道德情感方面,基本上是積極的,但也存在不和諧方面,表現(xiàn)在:一是對知行合一缺乏認識,二是道德情感處于低谷,三是情緒變化大。因為環(huán)境的影響,大學生對于理性認識和感性認識把握不準確,既接受理想事物的影響,又接受不良事物的影響,內(nèi)心感觸復雜。
(3)道德認知與道德行為相悖。在當代大學生中知行相悖的現(xiàn)象普遍存在,例如,目前普遍被重視的是誠信,大學生對于誠信也十分認同,但考試作弊在高校也很平常。
四、提高大學生道德認知能力的措施
(一)個人方面
(1)大學生要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一個人的道德品質(zhì)的形成受很多因素的影響,除了外在因素影響以外,更重要的是內(nèi)部因素,大學生必須將道德思想和道德規(guī)范內(nèi)化在自己的道德思想體系中,并能在實踐中體現(xiàn)出來,這才是真正做到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
(2)大學生要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大學生通過自身道德修養(yǎng)的提升還是不夠的,還需要具有社會責任感,只有對社會有責任感,才能在社會中作出符合道德規(guī)范的行為。因此,要培養(yǎng)大學生增強自身的社會責任感,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提高在社會中的道德意識。
(二)家庭方面
(1)父母應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質(zhì)。父母應該提高自身的道德修養(yǎng),使青少年以父母為榜樣,從生活、學習、為人處世等方面吸收父母的優(yōu)點,在自己的道德體系中打下良好的基礎。
(2)營造和諧的家庭氛圍。家庭氛圍對青少年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和諧、溫馨的家庭氛圍會使青少年健康成長,道德認知能力較強。父母要善于處理家庭關系,處理好與青少年的關系,巧妙化解家庭糾紛,定期召開家庭民主生活會,以多種方式促進家庭成員和睦相處。
(三)高校方面
(1)促進校園道德文化發(fā)展。高校只有將道德思想融入校園文化之中,才能促進道德思想在大學生中的傳播。例如,高校可以將道德故事做成展板展出,建立道德長廊;鼓勵平時記日記的大學生寫善行日記,記錄自己生活中的善行等。
(2)加強傳統(tǒng)道德文化宣傳。我國傳統(tǒng)文化中有很多關于道德的要求,對大學生道德教育富有啟示,高校可以開設傳統(tǒng)文化的課程,舉辦傳統(tǒng)道德文化論壇,開展傳統(tǒng)文化知識問答比賽等,促使大學生感受傳統(tǒng)道德文化的魅力,在傳統(tǒng)文化的熏陶下,道德認知能力進一步提升。
(四)社會方面
(1)完善法律法規(guī)凈化社會道德環(huán)境。法律法規(guī)的完善可以有效防止公民做違背道德和法律的行為,凈化社會道德環(huán)境,帶動大學生的道德水平也相應提升,實現(xiàn)社會整體面貌的改變。
(2)優(yōu)化大眾傳媒進行道德建設。在網(wǎng)絡流行的今天,大學生日常接觸最多的就是手機、電腦,因此,要從大眾傳媒入手,強化道德行為。例如,推行道德文化的主題壁紙,將道德故事畫成漫畫或做成動漫,通過小故事領悟大道理,潛移默化中提升大學生的道德認知能力。
責任編輯:孫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