茍惠蕓
摘 要:初中數學作業設計中普遍存在諸多問題:作業機械、重復性較多,忽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差距,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而設計不同層次的作業,能讓學生更好地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也能讓教師從不同的角度了解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從而為教師進一步改進教學方法、調整教學結構提供有力的依據。
關鍵詞:目的;基礎;分層;主體性;廣泛性;生活趣味化;講評策略
作業設計,是數學教學工作中的基本環節,是實施素質教育﹑進行課程改革的重要載體,也是促使學生認知﹑能力﹑情感全面協調發展的重要途徑,還是學生學習數學、發展思維的一項經常性的實踐活動,也是師生信息交流的一個窗口。下面本人結合近幾年的教學談談優化設計作業的一些原則。
一、初中數學作業的意義與作用
新課標下初中數學作業設計的探索就是指初中數學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新課標的理念指導作業的設計,通過對作業內容、作業形式、作業評價方式的研究,教師努力形成新的教學理念,切實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素質。本課題研究將作業定義為:為了改革傳統的“題海戰”方式,減少目前普遍存在的“高耗低效”的作業現象,實現課程目標而由教師根據教學過程要求指定由學生去完成的課內外練習和綜合實踐活動作業。包括課內作業和課外作業設計是教學活動的有機組成部分。它的優化特指“從一定的作業標準來看是最好的”,標準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時間,既提高質量,又不增加負擔。
二、初中數學作業設計與實施應該遵循哪些原則
1.注重作業設計的目的性
正如教學引導學生目的是為了引導學生進行知識討論、學習,作業也有其特定的設計目的,比如通過作業,教師可以讓學生對于當天學習的知識進行及時的復習,通過作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對于知識有一個重新的認識,通過作業,教師也可以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而制定合理的教學策略等等。
2.注重作業設計的基礎性
根據作業的設計目的,在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我們注重作業設計的基礎性,因為作業面對的是全體學生,而初中時期的數學知識更需要學生打牢基礎,才能夠有效的進行以后的學習。這就需要我們注重作業設計的基礎性,通過作業的布置讓學生對于基礎知識進行良好的掌握,以便于他們日后的學習。
3.注重作業設計的分層性
由于學生的學習基礎不同、學習能力不一,在作業設計的過程中教師也要注重作業設計的層次性,對于不同的學生采取不同的作業策略。比如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則注重其基礎知識的鞏固,而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就要鼓勵其拔高知識的學習,培養其探究意識以及自主學習能力。
4.學生主體性原則
初中數學教學以及作業的布置都應該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目標。以學生的內心需求為出發點,開發學生的多元智能,為學生發展興趣愛好、個性特長提供廣闊的空間,注重數學學習方式的轉變,培養學生主動學習數學的意識。自主探究要求給學生充分的自主空間,讓學生自己去發現,去感悟,去探究,多給學生提供充分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把課堂上寶貴的時間盡可能留給學生,讓學生主動卷入學習過程,讓其思考、讓其獨立感受和駕馭知識,讓其親自進行學習實踐和學習新知的嘗試活動,讓他們真正成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同時在整個過程中充分遵循學生主體。
5.注重作業設計的廣泛性
一是挖掘教材資源,加強鞏固運用。如學習后的遷移式作業設計和設疑式作業設計。二是挖掘網絡資源,拓展作業空間。網絡信息知識容量大,內容更新快,是教師進行作業設計的有效途徑。關鍵是要進行篩選、分析、綜合,屏棄全部“拿來主義”的陋習。三是挖掘社會資源,實現作業的生活化。綜合實踐作業的設計,往往來源于傳統節日、地方習俗、社區資源、家庭親情等,教師要充分利用好這些資源。
6.作業內容力求生活化、趣味化
生活中處處有數學,也處處用到數學。為此,我布置作業時總是考慮到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設計一些與學生生活有關的作業,引導學生動手、動腦、自主探究數學知識,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從而使所學的知識得到繼續拓展和延伸。同時,為了激發學生對作業的興趣,我們可以在作業形式的多樣化上下功夫,在“趣”字上做文章。我盡量把作業中的數學知識編成故事、謎語、童話、游戲等形式,使學生一看到這樣的作業就來勁,就躍躍欲試。游戲一直是學生感興趣的話題,將所學的知識穿插于游戲中,可以提高學生作業的積極性。數學的學習方式不能采取單一的、枯燥的、以被動聽講和練習為主的方式,必須讓學生有廣泛的信息來源,提高學生的科學素質和創新水平。開放題內容豐富、題材廣泛、背景新穎,貼進學生生活實際;形式多樣,有文字、表格、圖畫、對話等,不像封閉性習題形式單一呈現,敘述呆板;開放題解法靈活,不單靠記憶、套模式來解題,其深受學生喜愛。同時由于開放題的答案不唯一,解題時需要運用多種思維方法,通過多角度、全方位的分析探索,獲得多種結論,為學生提供了充分發揮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的途徑。
7.注重作業的講評策略
對于學生的作業,教師也要進行合理的講評,這樣才能讓學生對于自己的學習狀況有一個更好的認識,比如有些知識學生可能認為自己已經掌握,但是通過作業,也會暴露出其存在的一些問題,通過教師的講評,學生就能夠更好的進行認識,從而不斷的實現學習的進步。作業的講評也需要講究一定的策略,筆者認為主要應該做好以下幾點工作,即要從初步擬定作業講評課課堂模式如下:獲取作業反饋信息→整理作業信息→重組作業信息→課堂講評→作業再設計。首先是要創設高效型的作業講評課,力求簡單題型不講或少講;典型錯例多講或詳講;錯誤率高的題目通過再演練,讓學生學會舉一反三。其次是要創設趣味型的作業講評課堂,努力體現在游戲中感受快樂,在實際操作中感受快樂,在多媒體中感受快樂。再次是要創設拓展型的作業講評課堂,運用同類題型進行拓展,設計作業進行鞏固訓練,有效擴大作業講評的面。
總之,教師應正確理解作業的價值,不能為布置作業而設計作業,更新教育觀念,按照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學生為本,改革作業設置,在作業的數量質量方面進行努力,避免題海戰術,讓學生在完成作業過程中掌握技能,形成能力,發展思維,用有限的作業創造學生無限的能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