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淑燕
摘 要:朗讀是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地組成部分,也是語文的一項基本功。學生朗讀能力的提高不但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章,感受文章的美,還能促進學生的寫作,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能力與效率。小學語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運用各種有效的教學方法培養學生的朗讀興趣,加強對學生朗讀的訓練,從而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本文以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培養措施為主題,展開了分析。
關鍵詞:小學語文;朗讀能力;策略
朗讀能力是小學生語言能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目標。朗朗讀書聲是小學語文課堂的重要特點,不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就無法完成教學目標。在素質教育全面實施的今天,小學語文教師應當關注學生朗讀能力的形成與培養,通過多種形式的朗讀訓練活動,讓學生成為朗讀學習的主體,促進學生語感能力的提升。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在小學語文教學改革的今天,朗讀教學的課堂地位大大提高,越來越多的小學語文教育工作者認識到朗讀教學的重要性。但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實踐中,朗讀教學的地位并不高,教學成果有限,沒有起到培養學生語言能力的作用。在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中還存在如下問題:
(1)朗讀學習時間不足。一直以來,小學語文教學大綱沒有對朗讀教學的時間做出明確的要求,但朗讀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課堂時間中的一部分應當屬于朗讀學習教學。大量的教學實踐證明,很少有教師會利用課堂時間組織學生做朗讀練習。在大多數小學語文課堂中,朗讀是學生的課前預習作業或者課后復習作業,課堂中的實時朗讀時間得不到保證。在小學語文教學工作中,教師也沒有重視朗讀教學的地位,沒有有效發揮教師的朗讀示范作用,影響了小學生朗讀學習意識的建立。
(2)朗讀評價過于死板。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朗讀評價,對于小學生朗讀學習熱情的高漲有著直接影響。在小學語文教材內容的講解過程中,教師會組織學生做簡短朗讀練習。但是在評價學生的朗讀行為時,很多教師只會用“讀的不錯”“讀得很好”“你讀得很有感情”這樣的評價語言評價學生的朗讀水平。模糊性較強,針對性不足的課堂朗讀評價,不能滿足新課程標準對當代教育工作者的要求。教師沒有從學生朗讀的語音、語調以及個人情感方面給予學生綜合且客觀的評價,不利于學生反思個人朗讀問題,也無法促進學生與文章有更為深入的互動。死板的朗讀評價,更沒有辦法提高學生的朗讀學習積極性,阻礙了小學生朗讀信心的建立。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朗讀能力培養措施
(1)加強重視,擴充朗讀學習時間。提高對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的重視力度,才能讓朗讀成為小學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體系中的一份子。打破傳統的教學理念,接受素質教育改革過程中的創新教學觀念,從教師的教學觀念改革入手,以教師的教學觀念與行為帶動小學生的朗讀學習,才能促進朗讀教學過程的優化。教師要合理分配45分鐘的小學語文課堂,根據教學內容的多少為學生提供5~10分鐘的朗讀學習時間。讓學生在這段時間內有機會開口讀課文,有機會將個人情感與作者的情感結合在一起。例如,教師在教授課文《火燒云》的時候,由于這一篇課文使用了很多排比和比喻的修辭手法,因此學生在朗讀之后,能夠進一步地應用和理解這一系列的修辭手法。這樣的小學語文朗讀教學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成績,而且在將來的生活與學習中,還能夠使學生更加有效地通過語言文字表達思想感情。
(2)尊重學生,靈活朗讀教學方法。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是優化朗讀教學的重要手段。用多元化的朗讀教學方法實施教學,讓學生體會到朗讀學習的樂趣,還能激發起小學生的朗讀學習積極情感。教師要關注多種朗讀活動的開發,利用小學生喜愛的形式,讓小學生自愿融入到朗讀學習活動中,才能取得良好的朗讀教學效果。教師可以利用情境創設法實施朗讀教學,讓學生成為情境的創設者,成為課堂的主人。例如,《草原》這一篇文章有著優美的文字、濃郁的情感,以及深遠的意境,應當要求學生在把握文章思想的前提下,通過恰到好處的語速和語調、感性地進行朗讀。像是對于《草原》當中的“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表示我滿心的愉快”這一部分內容,能夠從兩個環節入手:一個環節是將重音讀出,另外一個環節是將停頓讀正確。應當這樣讀:“那里的天/比別處的天/更可愛,空氣/是那么清鮮,天空/是那么明朗,使我/總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滿心的/愉快。”教師如此指導學生朗讀,就能夠使學生體會到草原的天非常開闊,讓人非常快樂。
(3)重視積極引導,優化朗讀評價。教師的積極引導,對于小學生的朗讀學習積極性有重要影響,利用藝術性的評價語言與激勵性的評價語言實施朗讀評價。藝術性的朗讀評價,是指教師在處理學生朗讀不足時,用委婉的方式讓學生接受個人不足。比如,有的小學生朗讀過快,教師可以這樣評價“你讀得很快,證明你基礎知識掌握得很好,也一定在課前認真地預習過。為了讓大家跟上你的朗讀,你可以稍慢一點,等等大家”。這樣的評價以表揚的方式引出學生的問題,能夠讓學生積極接受個人不足。激勵性的評價,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個人語文學習情況,制定不同的朗讀評價標準。作為教師,要善于發現學生的朗讀學習優勢,多給予學生積極評,賞識發現學生的優點。用鼓勵的方式,讓學生不斷進步。
總之,朗讀能力是語文教學的基本能力之一,也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目標,一個沒有瑯瑯書聲的課堂必定不會是一個良好的課堂,同樣,沒有培養學生朗讀能力的語文教學也必然是一次失敗的教學。小學語文教師要重視對學生朗讀能力的培養,努力激發學生的朗讀興趣,通過比較朗讀、看圖朗讀、配樂朗讀、分角色朗讀與想象朗讀等多種形式的朗讀教學方式,加強對學生朗讀能力的訓練,培養學生良好的朗讀習慣,培養學生的朗讀能力。
參考文獻:
[1]李良娟.淺議學生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培養[J].學周刊,2015,(21).
[2]劉雪飛.淺談小學語文朗讀教學策略研究[J].長沙鐵道學院學報,2016,(01).
[3]季文修.小學語文教學中培養學生說寫能力的策略[J].教育教學論壇,2015,(25).
[4]潘成峰.淺議學生小學語文教學中朗讀能力的培養[J].教育教學周刊,201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