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勇
摘 要:現代心理學認為,學習興趣是積極探索求知的一種帶有情緒色彩的意向活動,它能引起學習的需要,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活躍的成分,是學習者本身對學習發生濃厚的興時,才能使整個學習積極起來,具體表現為:學習情緒高、學習意志頑強,從而提高學習效率。
關鍵詞:新課引入;探究實驗;日常生活;成功體驗
課堂上,興趣的有無對記憶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如果記憶的過程中洋溢著樂趣,大腦皮層就會產生更強的興奮中心,能主動地參與學習,到底怎樣才能培養學生的興趣呢?我在多年的物理教學中,積累了一些教學經驗,通過對新教材的研究,我認為在實施新課改的物理教學中,應在以下幾方面加以考慮,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培養他們的探究創新能力。
一、通過新課的引入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新課的引入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精心設計的引入猶如樂曲中的前奏,起著提示主題、激起興趣、進入情境的作用。新課的開始,學生受好奇心驅使,學習勁頭較足,教師必須不失時機地抓住這種好奇心,使其轉化為真正的求知欲,把學生迅速帶到學習物理的環境中去。如講:“摩擦”時,可先問“穿舊鞋為什么比新鞋容易滑倒?”,講“壓強”時,可先舉“坐沙發比坐硬板凳舒服”的事例,講“慣性”時,可問:百米賽跑的運動員到終點時能不能立即停下?當汽車突然剎車時,車上的乘客會不會向前傾倒?實踐證明,用這些為學生所熟悉的事例引入新課,學生感到自然、親切、不但能喚起對有關感性知識的回憶,而且使他們積極思維,產生學習新概念的欲望。
二、讓學生覺得學習物理有趣
物理知識比較抽象,而初中學生年齡小,抽象思維尚未形成。因此,絕大多數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困難較大。為了克服這一困難,在實際教學中,形式要新,即溶知識性于趣味性之中,寓教于樂。特別是概念、原理、定律之間的相互聯系和因果關系,都會使學生產生疑問,引起強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我們要利用學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有系統、有目的地結合起來,從而達到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如:在進行“熱傳遞、傳導”一節的教學時,為了增加課堂教學中的趣味性,我在原演示實驗的玻璃試管中裝水并加放了一條小金魚,并在實驗前設問:若將裝有金魚的試管放在酒精燈上加熱一段時間,小金魚會怎樣呢?學生紛紛舉手回答:“魚肯定會死。”結果究竟如何?我引導學生們注意觀察實驗。這時教室里鴉雀無聲,學生個個聚精會神地觀察我的實驗操作:用酒精燈加熱試管上部的水,過一段時間后,大家發現試管上部的水已沸騰了。此時,我特別提醒學生注意小金魚怎樣了。這時學生驚奇地說:“小金魚仍自由自在地游動。難道這金魚有神奇的耐熱能力嗎?”我說:“不是,你想知道其中之奧妙嗎?”“想!”于是,我找了幾位同學用手摸摸試管底部,再讓他們說出感覺。原來,試管上部的水雖沸騰了,但試管底部的水仍是涼的——這就是金魚不死的原因。這個例子導出了熱的良導體及不良導體的概念與分類,也為下一節“對流”教學做了充分的準備。這種教學方式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感到學習物理“有趣”。
三、利用探究實驗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從心理學的認知觀點來看,學生的許多知識首先是通過感性認識,再上升到理性認識。而物理實驗就是先給學生一個直觀明了的感性認識,使之能順利掌握物理知識。同時從情感的角度來說,知識掌握的好壞程度,又取決于學生對該學科的學習興趣,是否是主動學習。只有發揮了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學生才能主動的自主學習,才能使學習效果達到最佳程度。而物理實驗,特別是具有挑戰性的探究性實驗,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四、利用物理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物理知識來源于人類生活及工農業生產,同時又應用于生活及生產,鼓勵學生聯系生活、生產實際,不但是學以致用的學習方法,而且能培養學生的興趣和激發他們的學習情緒。例如在學習活塞式抽水機和離心式水泵是靠大氣壓強將水抽上來的內容后,我讓學生計算,在標準大氣壓下,如果我們要將水抽到學校背后200米高處的山頂水塔內,抽水機必須放在離被抽水面不高于多少米的范圍內?客觀上,我校所在處的氣壓小于標準大氣壓,具體抽水時,抽水機的高度應此比計算的高度高還是低?離心式水泵在抽水前不往泵殼里灌水不知行否?(出示水泵模型)我們請個同學上來試一試。答案是不行,同學們能找出原因嗎?請討論,然后學生邊閱讀教材邊進行討論。在物理運算中也要聯系實際,數學運算中有一個四舍五入的原則,但在物理運算中不一定適用。有一次我在講密度應用時,讓學生計算用能裝1kg水的飲料瓶去裝9kg煤油需要多少個飲料瓶?幾乎全班同學都采取四舍五入,答案是11個,我讓學生從實際出發分析,用11個瓶子裝煤油后,剩下的0.2kg如何處理?從而使學生知道,物理中有時不能生搬硬套數學原則。
五、用成功的體驗,堅定學生的信心和意志
所謂成功,即行為者達到了預定的目標或獲得了預期的結果。行為者一旦取得成功便會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在初中物理教學中,成功意味著學生在學習上獲得進步和好評。因此,教師的表揚與肯定顯得格外重要,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困難學生,一次好成績的取得,教師的一句表揚和贊賞,甚至是一種信任的目光,都會給他們以無窮的力量,使他們興奮不已。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應關注學生的發展,體現學生主體,尊重學生個體差異。例如:為學生建立“檔案袋”、“文件夾”等。教師不僅要鼓勵成績優秀的學生更上一層樓,而且更要注重發展后進生的潛在能力,幫助學生建立“我可以學好”和“我能學的更好”的信心。教師應盡可能地給他們提供成功的機會,充分信任、尊重、愛護他們,善于發現,善于引導,對他們的點滴進步及時給予表揚和鼓勵,以堅定他們克服困難的自信心。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相信,教師只要在課里課外,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有計劃、有目的地對學生實施興趣的培養和激發,就不僅能有一個好的課堂氣氛,更重要的是會使我們的學生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和欣賞與創造美的能力得到培養,成為知識的主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