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學云
摘 要: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聽是一種非常重要的學習手段。但是農村初中學生聽力水平相對較低,文化背景知識欠缺,因此在聽力教學中存在一定的問題和困惑。本人圍繞聽力的重要性,影響聽力水平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策略,談談自己的體會。
關鍵詞:農村;英語;聽力;策略
隨著各國間的交流日益密切,英語作為多國的母語,在各國間的交流和合作方面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在聽、說、讀、寫四項基本技能中,聽之所以居首位,是因為它既是我們獲得語言信息,進行語言交際的首要途徑,又是促進說、讀,寫三項技能發展的重要基礎。聽力教學的目的是教會學生“聽”英語,從而達到用英語進行交際的目的,同時也可以發展說、讀、寫等三大技能,進而提高學生的英語綜合運用能力。
一、影響初中學生聽力的因素
1.語音方面的困難
語音是語言學習的基本要素,因此學好聽力一定要過好語音關。如果語音不標準,就很難聽懂標準的聽力材料也很難理解文章的基本內容。即使詞匯量再大,也影響正確理解材料所表述的內容。有的同學單個單詞發音比較標準,但不懂連讀、爆破、重音轉移、語調、語氣等因素會使單詞在句子中的發音有所變化。因此就很難聽懂句意,因而影響對篇段的理解和概括能力。
2.詞匯、句型、語法等方面的困難
常言道“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萬丈高樓平地起”,詞匯的積累是任何語言學習的基礎,如果達不到所屬年級所要求的詞匯量,又沒有基本的語法知識和句型積累,那么就無法聽懂材料所講述的內容。
3.文化背景知識欠缼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要提高聽力能力必須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英美歷史和語言文學常識。同時,還需了解和熟悉一些英美國家的風土人情,如果這方面知識貧乏,就會影響聽力。
4.母語干擾
許多學生在聽到一段語音信息以后,常受母語干擾,習慣用中文逐字逐句翻譯出來,不能直接將語音信息轉化為一定的情景,不能直接用英語進行思維,因而影響了反應速度和記憶效果。
5.聽力習慣較差
聽力主要目的就是弄懂所聽材料的基本內容。在聽的過程中要盡量理解全文的主要內容,不要力圖把每個詞、每個句子都聽懂,如果遇到不理解的單詞和句子時就停下來思索,就會跟不上語速,從而影響了聽的效果。
二、提高聽力教學的策略
1.運用多媒體,視聽結合,培養和激發聽力學習興趣
教師要充分運用多媒體,豐富教學手段,有效的運用網絡,電影,電視節目中的音畫,有效的把視聽結合起來,給學生提供聽的實踐。(比如:在課間或者平時的空余時間,教師可以選擇一些大家熟悉的英語歌曲或者電影片段,充分利用多媒體,經常播放,進行長期的聽力訓練,讓學生在循序漸進中有所收獲。)視頻使聽力教學更加活潑。也就是說畫面與聲音的結合給學生提供了全新的感受,增強學生的理解力和成就感進一步培養了學生的聽力興趣。
2.規范語音,使發音更準確
語音是語言學習的最基礎元素,良好的語音是掌握更多語言知識和提高語言運用能力的關鍵。中學英語聽力訓練應包括聽辯和理解,只有正確理解說話人所發出的語音,辨別相似因素,才能確切理解其內在含義。在語音起始階段,要進行分類強化語音訓練,對提高語音特別重要,在聽錄音和教師先示范的基礎上,幫助學生發音,辨別相似因素,進行近音、連讀、完全爆破、弱讀、重讀、升調、降調等一些語音語調變化的敏感性和語速的適應性,最后選用英美人士材料,有助于辯音。
3.克服心理障礙,培養良好的聽前習慣
良好的心理狀態是提高聽力水平的重要環節。我在上聽力課時,聽前播放一首輕松、歡快的英語歌曲,把學生煩躁緊張的情緒穩定下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沉著、冷靜、自信、保持自己頭腦清醒,心靜神定。
在做聽力練習題前,要做好充分的準備。利用放音前的時間,迅速地捕捉每個題目選項所提供的信息,預測短文或對話可能涉及的內容。做題時,要快速作答,不會作答的,先優化處理或暫時擱置。不要強迫自己聽清每一個單詞,重點放在聽關鍵詞上,可以一邊聽一邊適當地做筆記。
4.培養跨文化意識,突破漢語式思維使思維更靈活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異較大,風土人情不同,了解相應的文化背景知識便成了我們提高聽力水平的又一前提。語言是文化的載體,沒有無文化的語言,離開了文化,語言便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因此,學生最起碼要掌握和了解西方的某些生活特點,英語民族的語言習慣,風土人情和社會文化背景知識。若對這些一無所知,那么學生聽到的將全部是新信息,只能見字譯字,會給其理解帶來不便。
5.棄“車”保“帥”,學會速記
在聽力過程中,要想一字不漏的把聽力原文全部記住幾乎是不可能的也是不必要的。這就要求學生在聽的過程中學會有側重點的去聽,克服每個詞平均分配注意力的錯誤心理。教師在聽力過程中應注重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內容,并對文中出現的人物、時間、地點、事件、數字等(when,who,where,what,why,etc.)重要信息適當的記筆記。如:數詞用阿拉伯數字記錄;有些專有名詞用代號,長詞用縮寫等。
6.泛聽和精聽相結合
泛聽要求的是聽的速度、數量以及對文章的整體理解。對選擇的泛聽內容要靈活多樣,要求學生基本了解發生的時間、地點、情節以及圍繞情節出現的人物,并能回答簡單的問題。精聽是提高聽力水平的關鍵。教師要安排學生在每一節聽力課中都有5~10分鐘的精聽訓練,要求學生逐詞、逐句、逐段地聽,并能立即復述每一句話,在復述每一句話的基礎上,復述整個短文。在聽的過程中要注意幾個疑問when,what,why,who,how等,精聽之后,可將全文重聽一遍,使理解進一步深化。深化的目的主要在于糾正前兩次的理解錯誤,將全文整體聯系起來。只有泛聽和精聽相結合,才能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
總之,學生聽力能力的提高是一項復雜的、系統的、長期的工程。教師和學生必須密切配合,同心協力,才能全面提高學生的聽力水平和語言素質,實現英語在生活中廣泛運用的目標,使英語教育緊跟時代的步伐。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