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中化學的學習方式還是采用某些初中化學老師的強行記憶、快速完成單元教學,每課一練甚至兩練、三練,新課教學搞題目,單元復習搞題目,搞了練習題再搞練習卷,然后考試,考了講題再考打時間戰、題海戰磨出好成績的模式,那高中化學成績就只能塌方式垮桿。看著如此聰明的學生,那么相信其初中化學老師傳授的化學學習方法,愚蠢地學習化學,學得那么苦,那么累,心里不僅五味雜陳,更有說不出的痛與苦、傷與悲!識記的東西變成了該背的內容,分明是理科的化學硬是被教成了文科科目。
關鍵詞:初中化學;不死記硬背;整體謀劃;研透課標;教材;分類學習;條理;系統;輕松;不累
幾年前有一個考入重點高中的學生邀約了幾個同學在暑假開辦了幾期初中化學與高中化學對接的輔導班,目的是讓進入高中的學生能夠適應高中的化學學習,避免走入初中化學的死記硬背和老師軟磨硬泡拼時間的題海戰術的死胡同。
因為高中化學教學特別是高一化學的教學時間有限,不像初中應有盡有。高一化學每班每周三節課和一節晚自習再加周末的一節補課,共五節;初中化學每班每周四節加三節晚自習和周末的一節補課,共八節課,是國家規定所用教學時間(每周三節課)的兩倍多,因而時間綽綽有余。如果高中化學的學習方式還是采用某些老師的初中化學的“強行記憶、快速完成單元教學,每課一練甚至兩練、三練,新課教學搞題目,單元復習搞題目,搞了練習題,再搞練習卷,然后又考試,考了再講題,最后來個天天清、周周清、月月清背誦再過關”磨出好成績的模式,那高中化學成績就只能塌方式垮桿。
曾經多次因為托不住情,幫幾個老朋友的朋友的孩子查找他們進入重中后化學學習成績比起初中來一落千丈的原因,結果發現,這些孩子根本不會學化學:他們不去看化學教科書,也不會看教科書,更不管教科書上的習題,不清楚最基本的概念和理論;上課不認真聽講甚至睡覺,成天都是抱著厚厚的資料做題,晚上早則做到一、兩點鐘,晚有時要搞到四點鐘。問他們為什么?他們說初中就是這樣過來的,搞習慣了,題沒做完,感覺沒完成學習任務,心里不踏實。我問他們:你們晚上做題搞到那么晚,白天上課打不起精神,不專心聽講,甚至睡覺,沒看課本書,就完成學習任務、心里踏實了嗎?他們都普遍說:看書沒意思也沒勁,上新課老師不講題,有時一節課都在黑板上抄,好像沒講書上的內容,資料書也沒檢查學生做沒做,答案一路念起跑就完了;書上的知識老師又沒押到起背了,看書有什么用?不如做題!做得一個得一個!我說大部分資料書編的題都沒有緊跟課本書和課程標準進度要求,很多知識點根本是現在不需要管的,甚至以后也不會管的,有必要一天到晚就抱著它做,并且非得做完嗎?他們說,我們以前的老師都是要我們資料上的題擺一擺二的做起走,這樣題目做多了,自然就會做啦,考試時隨便什么題都做得起!自然就考得高分啦!多做沒壞處,選做的話,萬一沒做,考試的時候又考著了沒會做,失了分,腸子都要悔青!所以都必須全部做。
在一次培訓學習的閑聊中,一位優秀化學老師無比自豪的分享她的寶貴經驗:凡是要背的都提前讓學生背。比如1~20號元素的名稱和符號,初二下學期一結束,就布置任務給學生讓他們暑假背,初三開學第一節化學課就聽寫這些元素的名稱、符號和序號,聽寫不對的,必須留下來到辦公室等到背得了、寫得起了才放他走。第一次必須要橫下一條心,否則以后就難以收拾!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敢偷懶,該背的他就會自己去背!另外有些學生背功厲害,當時記得了,過后又要忘記,為了防止忘記,每節課上課前,再聽寫一遍,沒寫起的,重新再背再聽寫,直到全部記住為止,然后在每次單元考試中都加進去考,這樣自然而然就寫得起啦;再如元素和原子團的化合價,在放國慶假之前就布置學生國慶假期背,國慶收假回來就檢查、聽寫驗收過關,然后上課節節課都抽人起來背,背不得的留下來重新背!其它的都一樣,像金屬活動性順序、溶解性表等等都提前一個月叫學生背,背得了才會用,考試的時候才做得起題!好一個經驗之談!識記的東西變成了該背的內容;分明是理科的化學硬是被教成了文科科目!
有一次,聽一位年輕優秀老師的縣級優質示范課《化學方程式》,課上該老師不知從哪里搞來一個化學方程式要學生配平,在座的老師幾乎都傻眼了,我這個在初中混了11年,高中混了14年的化學老師也沒見過這個化學方程式。看著老師們的吃驚表情,該優秀教師得意異常,不知其心里是不是在想:我優秀教師就是優秀,眼界開闊,見過世面!示范課就是示范課!而老師們的心里滴沽:優秀教師竟然是這么“優秀”的么?教學不依課標、教材,任意加大難度,用做題代替教學?。
學生不會學,學得累,有的確實是學生本身各方面綜合能力的必然結果;有的是老師教學缺乏經驗和方法;而有的是老師人為造就的!比如說,有的老師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在又沒有什么特別本領的自身教學能力條件下,又想撈取所謂的優異的教學成績的功利心里,嘴巴上說著“考不了高分能進好學校嗎?”的為了學生好的謊話,把學生當作獲取名利的工具,置學生的綜合素質和未來于不顧,不去專研課標、教材、試題、教學方法,采用了最原始、最直接、最冷酷的方法:擠占時間,死記硬背、題海戰術,把本該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有趣、有味的初中化學硬是給教死了!有時我在想:那以犧牲學生其他時間和身心健康為代價換來的所謂的優異的教學業績是教師教學能力和價值的體現呢?還是教師能力低下的反映甚或是愚昧、無知的注解?
古有“一將功成萬骨枯”之說,今天我們千萬別做一個“一師名成千生苦!”的沒有教育常識、沒有教育理想心中只有名和利的狹隘的優秀教師。要相信“任何教育教學工作,做不到師生雙贏、共同成長都是失敗的!”
作者簡介:
章真利(1970.08—),男,貴州江口,大學本科學歷,高級,中學化學輕松學,江口縣民族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