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頒布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中明確指出,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與學生積極互動,共同發展,要處理好傳授知識與培養能力的關系,注重培養學生的獨立性和自主性,引導學生質疑、調查、探究,在實踐中學習,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努力創設有利的學習環境,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掌握和運用知識的態度和能力,使每個學生都能得到充分的發展。
在《綱要》精神的指導下,近年來,我們在課堂內、外精心設置教學活動,努力增加學生學習的參與度,課堂效率和學生的聽、說、讀、寫及交際能力較之以前有了很大幅度提高,具體實施情況如下。
一、積極創設良好語言學習環境,樹立正確的學生觀和新的教學觀
“一切為了每個學生的發展”是新課程標準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教師應當充分認識到:學生是發展的人,他們的身心發展是有規律的;他們有著巨大的發展潛能,他們正在一步步成長起來;學生是獨特的人,珍視學生的獨特性和培養具有獨特個性的人應成為我們對待學生的基本態度。我們應該還給學生完整的生活世界,豐富學生的精神生活,給予學生全面展現個性力量的時間和空間;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不可能代替學生讀書,代替學生感知,代替學生觀察分析和思考,代替學生明白任何一個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條規律。
教師的角色也發生了一定的轉換,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教育教學的研究者、課程的建設者和開發者。教師要經常聯系學生的生活實際,增強與學生的情感溝通,改進教學活動,為教學成效的提高創造良好的前提條件。
二、積極營造英語學習環境,增強課堂上師、生互動及生、生互動
英語教學的目的是將課本知識轉化為學生運用語言的能力。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創設一定的語言教學情景,把課本中的語言知識自然滲透到教學互動中去,讓學生在近似逼真的情景中學習和運用語言。
如在教學生詞匯時,很多詞匯貼近我們的生活,教師要因材施教,設計教學活動的場景就要貼近學生的生活,教表示學習用品、水果、食品、飲料、運動、動物等詞匯時,有條件的情況下盡量用實物展示。無條件時可借助圖片,用以增加直觀性,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教表示顏色的詞匯時,可讓學生談論各自及同伴不同的服裝;教人體部位詞匯時,可讓學生自摸或相互做“摸鼻子、摸耳朵”等游戲;教表示家庭成員的詞匯時,可以讓學生帶來家庭照,讓學生互相介紹自己的家庭,活學活用,記憶快而深刻。
初中課本中編排了許多對話,如購物、借東西、問路、看病等等,來反映人們的日常生活,教學中,我們可以讓學生手持物品進行交流,讓學生看著物品問答,這樣的語言活動就具有真實的交際意義。“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在英語交際中,教師是組織者、指導者,教師創設了一定的語言情景后,應該讓學生唱主角,教師對學生的語言表達要多加鼓勵、贊揚,使學生表達有安全感,不怕說不好,只要能說就行。
三、巧用多媒體,提高課堂教學效益
多媒體教學作為一種現代化教學模式的引入,為英語教學帶來了契機。它通過生動靈活的教學模式,促進和提高英語教學效果,是一種創新。在英語課堂教學中靈活運用多媒體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現代技術的引進為中學英語教學提供了多種理想的教學平臺。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活動,可以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學生英語的實際應用能力。
隨著計算機信息技術的發展,多媒體教學得以走進課堂,以其鮮明的教學特點,豐富的教學內容,形象生動的教學方式,促進教育技術的信息化,打破了以往教師灌輸為主的傳統教法,給我們展現了一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合理適時地使用計算機多媒體教學系統,創設學習英語的情境,解決英語教學的視聽等有關教學問題,使學生通過視聽感知英語語言素材,發展視聽能力;同時充分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和創造性,從而引導學生進行量多而質優的聽、說、讀、寫綜合訓練,使學生在有限的課堂上獲得英語基礎知識的同時,語言基本技能得到訓練,直接用英語思考和表達的能力得到培養,并為實現用英語進行交際打下堅實的基礎。現在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有了多媒體,大部分教師都積極進行多媒體教學,大大革新了課堂教學的形式手段和途徑。運用多媒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增長學生的知識,開發學生的智力,有利于幫助學生掌握知識技能,從而發展學生各方面的能力。
總之,教師應該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系統的功能,成功地運用多媒體教學,那樣將會對教學工作帶來極大的幫助,極大地提高英語課堂的教學效率和教學效果。
四、積極開展課外英語活動,提高學生運用英語能力
建立課外活動小組,根據學生的語言水平進行講故事、朗誦、猜謎語、學唱英文歌曲、辦英語墻報、英語知識競賽等活動,這些活動使學生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又增強了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提高了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課外活動由教師精心設計方案。全部過程由學生設計,學生組織,學生自己根據所學的語言知識或查資料,活學活用,自己設計情景對話,自己準備表演道具,多方位開展訓練。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適時引導學生廣泛地對日常生活中的各類題材進行觀察,此類題材涉及方面很多,如看病、問路、購物、運動、家庭生活、人際關系等。這樣,不僅能有效提高學生英語能力,還能讓學生容易體會到自己的進步,從而進一步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與動力。
五、積極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
教師要向學生講明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并且還要培養學生良好的個性,堅強的意志力。教師要充分利用各種教學媒體手段,如幻燈片、圖片、簡筆畫等,采取唱歌、朗讀、復述課文、競爭等多種形式,增強學生的感性認識,充分調動學生的眼、耳、腦、口、手各種器官,使學生得到直觀、形象、生動的印象,產生濃厚的學習興趣。同時,要在學生中強調英語在各門學科中是耗時較多的一門學科,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門學科,要想學好英語,需要師生之間共同做出長期不懈的努力。
作者簡介:
鮮永科(1977.06.23—),性別:男;籍貫:四川南部;單位:四川省南部縣鐵佛塘鎮九年一貫制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