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年級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對形成和發展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語文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以及勞動素質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語文較之其他學科,作用更直接、更全面,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學語文教學應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通過語文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才能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揮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處于自主學習、主動發展的狀態。如何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呢?
一、創設情境,激發興趣,通過有意義的學習來實現素質教育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形式,當然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低年級語文教學應該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學生的有意義的學習來實現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有意義的學習不是憑空產生的,它要使學生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和興趣。好奇心又是學生產生興趣的先導。世界是充滿問號的,小學生對萬物喜歡問“為什么”,什么事都想去試試。他們的這種好奇心,天然美妙,閃著求知的靈光。根據這一心理特點,創設情境,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二冊第7課《烏鴉喝水》時,在講解中可采用直觀教學法。
二、憑借教材,在教學內容上落實素質教育
挖掘教材(包括課文、練習、訓練體系)中的素質教育因素,通過教學充分體現,并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揚長避短,使教學內容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二冊第19課《王冕學畫》時,王冕看到雨后的荷塘產生一種迫切的把這美景留住的感情,這也是他刻苦學畫的動力。這么豐富的內涵怎樣讓學生理解呢?我把重點放在了引導學生感受荷塘之美上。一是理解語言文字之美,二是讀出晚霞中荷塘之美。在講讀中,一位學生說:“這荷塘的顏色很美。荷葉碧綠,荷花粉紅,加上夕陽的照射多美呀?!绷硪晃粚W生說:“這荷塘還有一種生機,大雨過后,它們多么亮,都好像在爭著生長?!边@使我想起巴金先生作品中的一句話:“那每一片樹葉上都仿佛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彼麄冞@么小的年齡竟然也能感受到如此神秘的東西,這正是課文理解的到位。
三、加強學法指導,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新課改特別強調要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這既是順應時代發展的要求,也是現代教學改革的必然趨勢。教師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設自主學習的環境,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使學生不但學會知識,還要掌握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不僅是知識或技能,而且是學習能力在行為上的表現。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是學生形成學習能力的重要環節。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法主要依靠老師的引導、啟發,自主學習的技能,要在反復的練習實踐中形成,獨立的能力要在長期的自學過程中培養提高,這就要求教師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年級的高低和不同學科的特點,循序漸進分步進行。低年級學生掌握了漢語拼音以后,就教給學生“設疑自學識字法”,先給學生設置一系列的疑問:“這個字該讀什么音?屬于哪種偏旁部首?是什么間架結構?應該按怎樣的筆順寫?用它可以說怎么一句話?”然后讓學生順著設置的疑問去自學生字。隨著學生年齡增長,年級的升高,自主學習的方法就不斷增多。如學習《兒子的創意》這課時,在課文結束時最后一段內容拓展設計兩個題:①當兒子知道自己的創意得了銀獎時會有什么反應?“我”又是如何反應?②你對“我”和“兒子”各有什么看法?讓學生帶著問題各自讀課文,通過學習的思考解疑和教師引導、疏通、解惑,并非花費很長時間,而最佳答案便可躍然“表”中,整個過程有序、有法,有章可循,真可謂“水到渠成”,學生是在賞、議、學、練,自主學習的氛圍中獲取知識。
科學的教學方法,其實質是科學的運用教學規律及科學地認識學生,用合理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在德、智、體、美、勞各方面都得到提高。首先,學生是一個個充滿生機的人,在一切活動中都表現出自身的主觀能動性、獨特的個性,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尊重學生的人格、把學生當成教師的朋友,互相理解、教學相長。因此從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出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智力,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是提高學生素質的重要一環。要想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教師首先在教學過程中,指導學生認識學習的過程,在讓學生掌握所學知識的同時,教給學生學習的學法。在這一過程中,要使學生逐步地循序漸進地形成學習的技能與技巧。語文教學中通過對具體的語言、文字的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使用,達到聽、說、讀、寫融會貫通。從而逐步形成良好的自學能力。
四、語文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雙基訓練上,以語言素質為核心,全面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語文教學的實質是以語言素質為核心的人才培養活動,而這樣的人才,要有良好的個性和獨立創造精神,以適應社會的急劇變化和高度信息化的21世紀。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更應根據這一特點,全面培養學生的語文素質,發展學生的語言個性,小學語文教學的最基本任務就是從教學生識字寫字開始學習語言,培養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言有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谡Z在人們的學習生活實踐中占有重要地位,低年級階段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是非常關鍵的。由此可見,低年級語文教學要在新形勢下對雙基教學有所發展,在教會學生聽說能力上下功夫。仍以低年級教學為例:小學低年級教材選的多是些較短的詩歌、故事。教師在讀講課文中應注意選擇恰當的方法教會學生說,讓學生多說、多讀、多寫、多背、看圖回答問題,看圖說一段話或幾段連續的話,或者把自己的見聞感受按一定要求講給別人昕,還可以通過例句訓練學生說話得體。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說,不加修飾地直說,進而引導學生說得有層次、有條理、迅速、準確、生動。
綜上所述,實施素質教育要從低年級起步,使素質教育融合在語文教學的每一個地方,在語文教學中充分體現素質教育,激發興趣,給學生創設成功發展的空間,使每個學生的能力和個性都得到全面健康的發展,以適應新世紀的需要。
作者簡介:
張宇(1978.11—),女,本科學歷,遼寧省營口市站前區建設小學教師,研究方向:小學語文教學。
重要榮譽:本文收錄到教育理論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