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梓璇
摘 要:當今社會,琺瑯工藝作為一種獨立且具有世界性的傳統金屬工藝已經不能適應人們審美的個性化追求,但是集高品質的藝術氣息與時尚于一身的琺瑯拓展了珠寶首飾的色彩空間,應當被設計者們所珍視。此文章通過對琺瑯工藝的了解以及琺瑯歷史發展的探究,同時結合琺瑯工藝在各大珠寶奢侈品牌中的應用,來探討琺瑯工藝在現代首飾設計中的應用,以及在珠寶首飾中的發展空間和經濟價值。
關鍵詞:琺瑯;首飾
1琺瑯的工藝
琺瑯工藝是一種在金屬胎體表面繪以各種顏色釉料的金屬工藝,不但可以應用于器皿之上,而且還是十分好的首飾應用材料,其色彩可以達到美輪美奐的炫麗色彩以及寶石般的通透,有著源遠流長的歷史,直至今日都在延續發展和不斷被學習,受到廣大設計師的青睞。琺瑯首飾是用金銀銅等金屬或陶瓷、玻璃制成胎骨,再將琺瑯彩顏料繪畫或填充于胎骨上,再經高溫燒制而成。琺瑯首飾的色彩極為絢麗,擁有寶石般的光澤和質感,耐腐蝕、耐磨損、耐高溫,堅硬牢固,不老化不變質,歷經千年而不褪色且不失光澤。根據制作方法琺瑯主要分為:掐絲琺瑯、畫琺瑯、內填琺瑯三種。琺瑯又稱“佛朗”或“法藍”,其實又稱景泰藍,景泰藍為掐絲琺瑯的一種,掐絲琺瑯工藝受哥特時期教堂的色彩工藝玻璃啟發而誕生的,其制作一般在金、銅胎上以金絲或銅絲掐出圖案并填色燒制,后來掐絲工藝由中國傳入日本,并且在日本達到工藝高峰但是中國的琺瑯藝術品大氣恢弘,而日本則雅逸精致。畫琺瑯工藝(畫琺瑯也叫琺瑯彩——enamel,在中國廣東俗稱“燒青”,在北京俗稱“燒藍”,在日本叫作“七寶燒”。)起源于西歐法國,于清朝康熙年間由歐洲商人及傳教士經廣東傳入中國,將琺瑯釉料繪于銅胎上燒制而成,這種具有繪畫趣味性的工藝在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時期深深受到皇室的喜愛與應用,北京皇宮造辦處及廣東兩地均設立了琺瑯作坊,所作琺瑯器及琺瑯珠寶皆供皇室享用;內填琺瑯最初由法國的工匠發明,清初康熙年間傳入中國并得以發展。琺瑯工藝根據胎地種類可分為金胎琺瑯、銅胎琺瑯、瓷胎琺瑯、玻璃琺瑯、紫砂胎琺瑯等。
2琺瑯的歷史及應用
從琺瑯悠久的歷史來看,最早的琺瑯器誕生于希臘,希臘普魯斯島出土的公元前12世紀的六枚戒指和雙鷹權杖首被公認為最原始的掐絲琺瑯;到了拜占庭時期,琺瑯工藝已與寶石、黃金相結合制作珠寶以及具有宗教韻味的琺瑯圖章;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蓬勃發展,琺瑯藝術品逐漸流行,對日后發展到珠寶首飾的琺瑯工藝有著深刻的影響;新藝術時期是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歐美發展的重大的裝飾藝術運動,期間運用透光琺瑯首飾恰好的表現出了大千世界最原始、靈動的自然萬物,例如雷諾(RenéLalique)的經典作品——蜻蜓女人胸飾,是新藝術時期典型的琺瑯首飾。中國成熟的琺瑯工藝主要是兩個時期的不同工藝類型,其一是13世紀末14世紀初元朝在征戰時從阿拉伯引進的掐絲琺瑯工藝;其二是17世紀末經對外貿易傳入的畫琺瑯工藝。自古以來,國外首飾中的琺瑯工藝就得到了很好的運用,例如新藝術時期精美生動的透光琺瑯首飾、日本典雅的七寶燒等。其中琺瑯釉豐富的色彩種類使新藝術主義時期的珠寶首飾在表現自然界的萬物的色彩上,發揮的爐火純青。琺瑯工藝是一種廣范使用的傳統工藝,與各地的經濟文化、政治歷史等相聯系,并且隨著歷史的發展與不竭的變遷,各個國家形成了本身獨特的琺瑯首飾風格。例如中國傳統風格的景泰藍、古埃及圖坦卡門黃金琺瑯彩面罩、日本的七寶燒首飾以及大氣時尚的意大利琺瑯首飾等。琺瑯工藝是一種獨特的金屬工藝,時至今日在眾多的產品領域中都得到普遍的應用:奢侈品珠寶、腕表、以及各種工藝品、奢侈品中都有琺瑯工藝的影子。一些著名的奢侈品牌也陸續推出了許多以琺瑯工藝為主的設計產品,并得以立足于市場。例如由“珠寶詩人”讓-史隆伯杰設計的被稱為“杰姬的手鐲”的Tiffany&Co.Schlumberger琺瑯手鐲、奧地利國寶級的奢侈品牌FREY WILLE、運用并且傳承至今的金箔雕花琺瑯工藝(裝飾藝術珍寶)的雅克德羅品牌(Jaquet Droz)、梵克雅寶(Van Cleef&Arpels)運用透明琺瑯打造的腕表系列堪稱藝術臻品、迪奧(Dior)炫彩琺瑯材質的高級珠寶系列等等,無一不體現了琺瑯在首飾中應用的價值。正是由于琺瑯這種歷久彌新的特性,琺瑯在首飾未來的發展中才更具有市場。
3琺瑯首飾的發展
長期以來,以貴金屬和寶石作為主要材料的首飾設計一直占領著珠寶首飾的主要市場,琺瑯首飾不能得以廣泛的投放市場,然而當代首飾設計正在逐漸廣泛的運用各式材質。而琺瑯是一種可塑性極高的材質,運用琺瑯材質的首飾色澤明快、清透,琺瑯材質的這種特性很好的表現了首飾對色彩純度的要求,同時每款琺瑯首飾由于燒制的溫度與時間的長短不同,呈現的顏色效果也不同,因此設計師們可以運用琺瑯釉在燒制過程中的不確定性給自己的首飾設計提供更廣闊的思維和想象空間,使設計師所設計的首飾更加豐富神秘且極具表現力。中國傳統樣式的思維局限性使如今國內的琺瑯首飾設計受到限制,琺瑯在中國首飾中的應用過于狹窄,其經濟價值和設計理念不能得到充分的體現,不能迎合當代首飾設計的需求。所謂當代首飾,不再僅僅以裝飾和美麗為目的,而是應該通過廣泛的運用材料而設計出能夠充分表達設計師個人獨特的精神世界的首飾。琺瑯工藝恰好拓展了首飾的色彩空間,集高品質的藝術特質和審美于一體,若得到設計師們的充分利用,將能夠很好的迎合現代人獨特的審美需求,琺瑯首飾將是極具潛力和市場的產品。
4結語
現如今,琺瑯工藝在珠寶首飾行業中琺瑯工藝的運用越來越頻繁,從我國的工藝美術發展角度來看,琺瑯這種材質的運用最多應用于景泰藍器皿上,而景泰藍作為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越來越多的出現在人們的視線中,逐漸吸引了國內外更多人的目光。色彩瑰麗表現力極為豐富、質地猶如寶石這些特性都是琺瑯的魅力所在,這種具有繪畫趣味性的獨立工藝應該被珍視,被設計師們用于精心設計的作品之中,正是由于人工的原因,琺瑯首飾中才沒有一款首飾是完全相同的,而這恰恰符合當今時代人們追求個性化審美的需求。所以我相信琺瑯在珠寶首飾未來的領域中,能夠得到充分的利用,并且在珠寶首飾行業有很大的經濟價值。
指導教師:李中豪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