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建軍
青少年是國家和民族的未來,青少年的素質直接關系民族的素質。要切實加強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品德教育、紀律教育和法制教育,特別是加強法制教育,它既是加強對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同時又具有極其重要的社會意義。因此,必須要抓深、抓實、抓細、抓好。在長期的工作實踐中,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要有一整套符合規律的方式方法,至少要處理好以幾種關系:
一是正確處理疏和堵的關系。一提到對青少年學生的教育問題,許多同志就想到要取消這個禁止那個,把社會看成是個大染缸,不讓學生涉足其中,有的學校甚至對學生參與正常的社會活動也加以限制,這是不科學、不客觀、不現實的做法。社會是客觀存在,任何認為把學生與社會隔離開來就可以達到教育目的的想法都是十分幼稚的。只有立足于社會,從社會的現實出發來探索規律、研究對策,才能從根本上提高青少年學生的自身免疫力,在復雜的環境中經受起風浪的考驗而健康成長。
二是正確處理教授法律知識與塑造法制意識的關系。思想指導行為。在法制教育中,循序漸進地傳授法律知識是必要的,但對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重點,應放在塑造他們的法制意識和法制觀念上,因為青少年學生正處于思想觀念的塑造期,在這一時期,通過教育、培養,使他們養成自覺以法律來規范自身行為的習慣,就免去了長大以后強制改正的痛苦。因此,對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著重應放在學生的法律意識和法制觀念上,教育青少年學生學習和遵守法律,用法律約束自己的行為。
三是正確處理道德教育與法制教育的關系。學校教育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歸根結底是為了育人,而育人的主要內容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法制意識。因此,法制教育必須與思想品德教育結合起來,才能從根本上增強法制教育的效果。因為法律和道德是制約、調節社會生活與人的行為的規矩,把法制教育與思想品德教育有機結合起來,兩者互相作用、互相促進,有利于培養青少年學生辨別是非的能力,從而養成良好的道德規范和法律意識。
四是正確處理施教與受教的關系。對青少年學生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影響最大的是老師,老師的思想、觀念、言行對學生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學生往往是看老師和家長的。因此,在法制教育中,老師的身體力行,為人師表十分重要。但有的老師就不能很好地做到為人師表,有的惟利是圖,占學生的便宜;有的打罵體罰學生;有的教學馬虎應付,主要精力用去搞第二職業;有的只管教書,不管育人,對學生中出現的的不良現象不聞不問,聽之任之等等。因此,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抓好教師綜合素質的提高,讓老師處處以高尚的風范來影響帶動學生,在整個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工程中顯得更為重要。
五是正確處理好家庭、學校和社會教育三者之間的關系。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工作是一個系統工程,必須齊抓共管,全社會廣泛參與。要建立健全協調運行的工作機制,營造領導有力、職責明晰、分工協作、規范有序、整體推進的工作格局,建立政府部門與家庭、學校、社會聯動機制,形成青少年學生法制教育的工作網絡,實現青少年法制教育的制度化、規范化。在家庭教育方面,我們的教育部門、學校和群眾團體要加強對家長家教方法的培訓,特別是對家教方法不當的家長給予具體指導。采取舉辦家長學校、家教培訓班、家教講座等形式,明確家長責任,普及家教知識,交流家教經驗,提高廣大家長的素質,使他們能夠以身作則,自覺給孩子樹立好榜樣。教育部門要把推動和指導青少年學生的法制教育列入工作規劃和具體日程,要有專門的普法工作機構和相應的專項經費,保證各項措施的落實;要把學校的法制教育工作納入質量評估、督導檢察等工作內容,設立相應的評價機制和獎勵制度,調動學校和廣大教育工作者開展學生法制教育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各級司法行政部門要協助教育行政部門組織法制課師資和法制副校長的培訓工作,加強協調、指導、檢查和監督。文化行政部門要下大力氣清理和整頓文化市場,對不健康的文化娛樂場所堅決取締;對不健康的音像制品該收的收,該罰的罰,觸犯刑律者,依法懲處。各級綜治機構要指導協調法制副校長、法制輔導員的工作。各級共青團組織要充分發揮優勢,加強青少年校外法制教育陣地建設,切實搞好有關未成年人權益保護的法律宣傳教育活動。要把法制教育納入學校教育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評估體系,開展專項評估。把學生學法和遵紀守法的情況納入升學、招生、招工、參軍等考核內容。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