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珠三角城市群大氣治污率先整體達標,部分地區水污染問題突出
4月13日中央第四環境保護督察組向廣東省委、省政府反饋督察情況。
督察認為,廣東省委、省政府把環境保護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斷強化主體責任,以實際行動爭當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排頭兵。珠三角地區在全國三個大氣污染重點防控區率先整體達標,創建了國家重點城市群空氣質量達標改善的成功模式,為全國大氣污染治理樹立了標桿。廣東在全國率先建立實施生態嚴格控制區空間管制政策,在珠三角地區實行最嚴格的環境準入制度,在全國率先對火電行業實施大氣主要污染物“倍量替代”,積極探索生態補償制度。
督察組指出,廣東部分地區水污染問題突出。2016年全省69條主要河流124個監測斷面水質達標率由2013年的85.5%,下降為77.4%。廣東省“十二五”規劃要求建成污水收集管網1.4萬千米,但實際只完成9000余千米。廣州市“十二五”計劃建設1884千米污水管網,實際只完成目標任務的31%。截至2016年年底,深圳市污水管網缺口達4600多千米,全市污水收集率不足50%。中山市2012年以來投資約21億元建成949千米管網,但由于工程質量不高,全市污水收集率沒有提高。
此外,廣東省環境保護推進落實存在薄弱環節,環境保護責任考核失之以寬,不擔當、不敢擔當問題比較突出。汕頭市潮陽區垃圾處理設施3年3次變更選址,至督察組進駐時仍未開工;部分地區環境問題突出。潮州市在治理三利溪黑臭問題上,不從建管截污上想辦法,而采取從韓江調水稀釋,不作為、亂作為問題突出。云浮市新興江流域新興縣內1.7萬余家養殖場及散養戶絕大部分僅配套簡易治污設施,大量養殖廢水直排。
督察要求,廣東要加快補齊生態環境短板。系統、科學推進水污染防治工作,狠抓城鎮污水管網建設,切實提高污水收集處理率,加強畜禽養殖污染防治,提升生活垃圾處理工作水平。依法依規嚴肅責任追究,對于督察中發現的問題,要責成有關部門進一步深入調查,厘清責任,并按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督察強調,廣東應根據《環境保護督察方案(試行)》和督察反饋意見要求,抓緊研究制定整改方案,在30個工作日內報送國務院。整改方案和整改落實情況要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向社會公開。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廣東省委書記胡春華強調要全面抓好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更嚴更實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努力在綠色發展上走在前列。

胡春華表示,督察組的反饋意見實事求是、客觀公正,給予的肯定增強了我們的信心,指出的問題切中要害,提出的整改意見精準到位,具有很強的指導性和針對性,我們完全贊同、誠懇接受。

胡春華指出,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做出重大部署,這是習近平總書記治國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我省做好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的根本遵循。我們必須認真學習領會、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生態環保的重要指示精神,更加自覺地推動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絕不以犧牲環境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
我們將根據督察組提出的反饋意見,對存在的問題與不足進行標本兼治,切實增強全省上下的使命感、責任感和緊迫感,再創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新局面。
胡春華強調,要堅持問題導向,切實加大整改力度,不留任何死角和盲區,確保中央督察組反饋意見整改落實到位。要嚴格落實整改責任,建立問題臺賬,明確具體整改任務、完成時限、責任分工,拿出堅決有力的整改行動,加強跟蹤督辦,推動整改取得實效。要全面抓好問題整改,逐條對照督察反饋的問題提出有力措施,對重點地區和突出問題進行掛牌督辦、重點攻堅,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生態環境的改善。要認真查辦督察組移交案件,依法依規嚴肅問責,處理結果及時向社會公開,接受社會監督。要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完善考核評價體系,全面開展省級環保督察,抓好整改“回頭看”,保證督察整改成效的長期性。
胡春華強調,要堅決貫徹落實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更嚴更實推進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努力在綠色發展上走在全國前列。要堅持新發展理念,把生態文明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擺在更加突出、更加重要的戰略位置,強化督察成果運用,推動珠三角地區率先建成國家綠色發展示范區,推動粵東西北地區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舉全省之力打好大氣、水、土壤污染防治“三大戰役”,實現美麗與發展共贏。
截至今年2月底,督察組交辦的4350件環境問題舉報已基本辦結,責令整改6248家,立案處罰3346家,罰款1.38億元,拘留118人,約談1252人,問責6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