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亞玲
摘要:教育不光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潛移默化的精神沐浴。在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的影響下我漸漸的感受到了教育的快樂。收獲到了教育的幸福。和孩子們在一起感覺自己也變得年輕了許多。孩子們的天真,孩子們的真誠,還有孩子們做事有板有眼的認真樣,讓我從心底喜歡上了他們,仿佛看到了他們的身上閃爍著的五彩光芒。面對這么一群可愛的小精靈我思緒萬千。
關鍵詞:語文素養;語文教育
如何在六年的時間里最大程度的讓他們發揮出自己的潛能呢?新教育理念提出一、二年級的孩子要多讀少寫。我個人認為在讀寫的基礎上還應該重視積累。因為6到14歲的孩子記憶力是最強的時期,如果抓住這個關鍵期強化孩子們的記憶,那么他們將來的語言發展空間將是不可估量的。因為這樣的訓練不但豐富了他們知識,大量的積累也使孩子們的識記能力得到相應的提高。在積累的同時,我注重從每個學生的切身利益出發,根據他們的實力積累相關知識的,讓每個孩子只要踮起腳尖就可以觸摸到成功的果實。
一、在工作中腳踏實地提升孩子的語文素養
1、積累國學知識,傳承中華文化。早上是孩子們記憶的最佳時間,為了充分利用好早上的時間,我每天堅持提前到校,整理桌椅,開窗通風,為孩子們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等孩子們基本到齊后我開始組織他們進行國文的積累。我從最基本的《三字經》開始入手,因為在 一年級剛入學時,我發現有一部分孩子已經會背幾句《三字經》了。所以《三字經》成了我們積累的切入點,每天早上引導孩子們背兩行,就這樣一天一天,一周一周,一個月一個月堅持下來終于背完了《三字經》。接著我們又背完了《弟子規》和《成語接龍》。通過背誦達到積累的目的。在《三字經》的積累中孩子們了解了一些歷史人物和歷史故事;《弟子規》中的小故事讓孩子們明白做人的道理;實用性最強的就是《成語接龍》了,有的孩子在組詞和寫話中就運用到了他們積累的成語,做到活學活用,速度之快這是我沒有想到的,通過積累孩子們的理解能力也明顯增強。
2、勇于創新,培養孩子們的閱讀興趣。二年級的孩子有了一定的識字基礎,具備了一定的識字能力。針對這一特點,我利用休息時間在教室的后面布置了讀書樂園。為了吸引孩子們在讀書樂園讀書,我把樂園裝飾的如同童話世界。墻上貼滿了孩子們喜歡的七彩的圖案,地上鋪上了孩子們從家里帶來的彩色泡沫板,讓孩子們在這童話般的讀書園地盡情享受讀書的快樂。課間孩子們有的趴著,有的跪著,有的坐著,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讀著,說著,快樂著。而我坐在教室里一邊批改作業,一邊享受著他們帶給我的快樂。課間沒有一個孩子在樓道里跑跳打鬧,因為他們已經養成了讀書的習慣。
3、利用20分鐘的寫字小課,扎扎實實提高孩子們寫字能力。學會觀察是寫好字的前提條件。為了引導孩子們寫好字,我在網上購買了有關硬筆書法的字帖,并且每天堅持利用20分鐘寫字小課的時間引導孩子們觀察每個字的結構和每個筆畫在田字格里的位置的。并做到每天的寫字都有評價,還采用了小組比賽的方式激勵孩子們認真觀察寫好每一個字,每天的優勝組都可以得到一朵小紅花。經過一年多的訓練,孩子們都有了可喜的進步。每天的寫字從剛開始一個筆畫 一個筆畫的范寫指導,到現在孩子們可以通過自己的觀察寫好每一個字。孩子們的字一天比一天有進步我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同時孩子們的進步也讓我感到欣慰。
二、無私奉獻與孩子們共度快樂時刻
在我們班的黑板旁邊有一張孩子們最感興趣的紅花臺,它可不是普通的紅花評比臺,而是以小組合作的方式來爭奪小紅花的雛鷹爭章臺,這上面的每一朵花都凝聚著小組里每一位成員的汗水和力量。自從有了它,孩子們多了份責任,多了份努力。我們有約在先,如果哪一組在一定的時期內獲得的小紅花最多,那么老師就帶哪一組的孩子,利用一個星期六或星期天的時間在公園游玩,在學校做游戲- - - -這成了孩子們最盼望的事。現在已經有兩組的孩子實現了這一愿望。和孩子們一起游戲不但是孩子們最快樂的時刻,也是我最快樂的時刻。
作為一名小學語文教師我深感責任的重大。因為從這群可愛的孩子們的身上我看到了教育的希望。我不但要繼承和發揚老一輩教育工作者無私奉獻的大無謂精神,更要把這種精神傳承下去。在今后的教育實踐中,我要不斷地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充分調動起孩子們學習的積極性,挖掘孩子們的潛能,使他們成為愛祖國,愛人民,愛學習;有孝心,有愛心,有善心的人,用辛勤的耕耘,收獲教育的快樂。
參考文獻
[1] 沈力.低段小學生閱讀積累能力培養研究[D].重慶師范大學,2016.
[2] 林高亮.淺析生本教育理念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策略[J].學周刊,2017,(05):79-80.
[3] 李亮,劉霞.寫字,語文教育的題中之義——基于江蘇省小學寫字(書法)教育調研報告的分析與思考[J].江蘇教育研究,2011,(02):52-55.
[4] 黃海霞.簡簡單單教語文老師學生都快樂——初識深圳名師趙志祥老師有感[J].學周刊,2011,(35):62.
[5] 李湘華,曾傳彬,陳慧.教書育人使我們嘗到當老師的快樂與幸福[J].成功(教育),2008,(01):162.
[6] 賈巧生.我是老師,我快樂[J].中國校外教育(理論),2007,(09):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