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楠
【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不斷進步,國有企業進行了一次又一次改革以適應自身發展的需要。在財務管理方面,資金的綜合管理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在市場經濟的影響下,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既有模式已經很難適應國有企業資金運營的需求。對資金管理的制度創新已經成為企業發展的必由之路。本文從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現狀出發,分析了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困境,并對資金管理的制度創新提出了切實的改革措施。
【關鍵詞】國有企業;資金管理;制度;創新
資金,是企業運營的根本,是企業得以生存的關鍵因素。特別是在現代社會,資金管理關系著企業的經營的效率,資金的匱乏可以直接導致企業的破產倒閉,資金的充裕可以幫助企業渡過諸多難關,甚至是經營危機。因此,作為財務管理的關鍵部分,資金管理應該引起企業管理者足夠的重視。通過對企業資金管理制度的創新,不斷提高資金管理的水平,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是企業深度發展的關鍵因素。尤其是對國有企業來說,以穩定性為首要經營管理目標,資金管理制度的優化是確保企業穩定發展的重要途徑。
一、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現狀
1.國有企業的重要地位
20世紀90年代,西方社會出現很多中小型國有企業破產的情況,這與國有企業資金管理創新程度跟不上經濟社會的發展速度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但是經濟危機對我國的國有企業影響卻不大,主要是因為國家為我國的國有企業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撐,且企業的資金管理效率較高,具有抵御風險的能力。從另一方面來看,國有企業的效益與國家的福祉息息相關,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水平與我國的經濟水平直接相關,重要程度不容小覷。
2.國有企業資金管理模式
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模式由“差額集中”到“收支兩條線”,其實質都離不開資金的集中管理模式。通過銀行系統建立資金賬戶,對所有下屬公司的資金賬戶進行統一的管理,收支或者撥付均通過核心賬戶進行。一旦企業核心資金賬戶出現短缺,也是由總公司進行協調解決。這就是國有企業的傳統資金管理模式。
3.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重要性
國有企業的經濟情況在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中起著中流砥柱的作用。而資金的使用效率是一個企業發展的靈魂。資金管理的制度是提升資金使用效率的關鍵。首先,資金的有效管理可以充分調動起企業中的各種資金,積少成多、集中調配以后可以發揮令人驚喜的作用。其次,良好有效的資金管理制度,可以縮短資金的使用周期,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從而提高資金的積極作用,為企業發揮更大的效用。
二、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困境
1.資金管理意識淡薄
隨著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國有企業也在按部就班的按照要求展開改革工作。通過參與改革浪潮,國有企業普遍可以建立自身的企業文化和企業制度,對財務管理的重視也愈加顯露。但是,現階段,我國的國有企業普遍缺乏較為科學的財務管理理念和方法,企業管理者對資金管理的意識尚顯薄弱。許多企業對貨幣的時間價值和現金流量的控制尚處于初步認識階段,不能深刻的理解和嫻熟的使用,導致企業財務資金管理料率低下,資金管理水平不足。從而出現不能合理規劃企業的資金的情況,影響企業整體的長遠發展。
2.關鍵責任人缺乏有效監管
國有企業的管理模式既有企業以盈利為目的的特色,又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特色,因此,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常常出現“一言堂”的絕對決策權和資金支配權。這種資金管理制度模式存在很多弊端,不僅不利于資金的運營效率,更給腐敗滋生創造了可能。目前的國有企業經濟體制改革還不完善,缺乏健全的監督管理制度體系,對關鍵責任人的監管力度不足,財務管理監督流于形式,影響企業的資金管理水平。
3.資金壞賬追討困難
在我國的國有企業中,資金呆賬、壞賬并不少見。許多是歷史遺留問題,急需出臺健全的監管制度進行挾制,以防止其對企業的資金管理造成不可挽回的影響,帶來財務危機。
4.資金使用效率有待提升
財務資金管理要求資金要集中管理,但在實際工作中,大多數國有企業資金存在過于分散的情況。傳統的資金管理方式并不能有效解決這一問題。這也是國有企業資金管理最為棘手的問題。大型國有企業集團公司的子公司多頭開戶十分普遍。這意味著資金不能得到合理的控制運用。資金過于分散也阻礙了其規模的形成,影響資金使用效率。同時,大多數國企還存在著預算執行與預算編制相脫節的情況,實際的貫徹落實與計劃制度相背離,預算資金的使用計劃成為雞肋,流于形式。此外,在固定資產上還存在大量的閑置和重置情況,以及存貨的周轉效率過低,也對資金造成了積壓,資金使用效率低下的問題也就不可避免。
三、國有企業資金管理的制度創新
1.正視且重視資金管理工作
國有企業的管理者對國有企業的工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資金管理的制度創新工作必須在管理者的支持下進行,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資金管理制度創新工作與企業內部控制完善程度分不開,健全的內部控制制度可以對資金的使用起到有效的監管作用,為資金管理制度的順利運行創造良好的內部控制環境。在內部審計部門和財務管理部門的共同合力下,資金管理的制度必定會順應經濟環境的變化發展,取得預期的效果。
2.更新審計模式,優化監管效果
審計分為外部審計和內部審計。現階段我國國有企業的審計屬于內部審計和事后審計。首先,應充分借助外部審計的力量,彌補內部審計的不足,最大程度發揮審計的監管作用。其次,如果在制度上將事后審計提前到事中審計,效果會大大提升。企業可以在第一時間查擺問題并解決問題,避免資金損失。第三,應加強審計規范性建設,完善內部審計制度,提高審計質量。最后,應注重審計人員的團隊建設,嚴格遵守審計準則和企業審計制度,招錄高素質審計人才并定期進行崗位培訓,打造審計團隊凝聚力。
3.建立健全國有企業資金管理體系
在國有企業經營發展中,資金的運營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嚴格規范的資金管理體系可以為企業的經營發展保駕護航。完善的資金管理體系需要具備專業獨立的機構、科學明確的職能責任分配、資金控制合理化以及預算審批制度和有效的監督管理制度等。優化組織結構、嚴謹制度規章,通過分解制度責任,將責任分配到個人,以此提升資金管理效率,強化資金管理效果。同時,要重視建立資金使用信息的回籠制度,通過細致及時的記錄,將資金使用信息反饋給管理者和資金控制人員,加強對資金的控制力,凝聚閑散資金,提高資金使用效率,優化資金管理水平。
4.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優化資金使用效率
國有企業的資金管理制度,不能忽略降低資金使用成本的作用。一方面,通過建立全面的預算管理體系,最大限度的避免資金風險項目,降低資金使用成本;另一方面,國有企業應與銀行系統維系良好的關系,在遇到資金風險時,可以得到銀行系統的支持,避免違規融資的情況發生,降低融資成本,降低破產風險。同時,在融資范圍上,可以考慮通過發行企業債券等形式的間接融資行為,提高企業的資金運行效率,促進企業的安全穩定發展。
四、結束語
綜上所述,我國的國有企業在經濟體制改革的背景下,在經濟環境迅速發展的浪潮中,應充分重視資金管理的積極作用以及資金管理制度創新的重要優勢。通過科學有效的制度創新設計和實施,提升自身的資金使用效率和企業競爭力,保障企業的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孟齊,趙偉.過期資金集中管理制度及其借鑒——支付寶體系對國企資金集中管理的啟示[J].企業該改革與管理,2015(11):5-7.
[2]林力維.國有企業提升資金管理效率的策略分析[J]企業技術開發(下半月),2015(22):34-35.
[3]莫麗君.分析企業財務資金管理制度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新財經(理論版),2013(7):218-218,22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