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五玲
摘要:在中學的教學過程中,通過情景教學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數學的氛圍。啟發學生能夠自主、合作愉快的進行數學探究,從而增加學生數學學習的興趣,拓寬學生的思維方式。數學教師通過采用情景教學法來鼓勵學生學習,提高學習效率,本文將針對課堂教學情境的創設進行探討,以便更好的提高數學學習質量。
關鍵詞:課堂教學;情景創設
豐富的情境教學有利于啟發學生們的學習興趣,輕松愉快的學習環境,有利于營造良好的數學學習氛圍 ,多彩的數學活動有效地鞏固學生數學學習的基礎知識和技能。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初中數學教師應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改變以往的教學方式,根據學生的真實水平進行創設數學課堂教學情境。
一、創設數學教學情境的類型
數學新課標詳細的表明數學教學要同學生的實際生活相結合,運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有趣的教學情境,使學生能夠跟隨著數學活動的變化而對數學學習產生興趣。因此。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適當的創建生動有趣的情景,使學生能夠自主的融入到數學學習中,提高學習效率。在采用情景教學法進行教學時,教師應根據實際的教學內容設立不同的教學情境,以下是數學教學中常見的情境類型:
1、創設導入式情境。導入是整個數學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要想數學教學取得成功,其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原因是好的導入。成功導入能夠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于數學學習中,進而帶領學生領略學習數學的樂趣。為了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教師在導入新的教學內容時,通過創設輕松、愉快、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以最快的方式進入最佳的學習狀態。例如教師可以通過導入數學習題的探索性、實驗的動手能力以及風趣幽默的方式啟發學生的學習思維,進而提高學習效率[1]。
2、創設問題情境。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教學內容對初中數學創設問題情境,這一情境具有一定的啟發性。利用一些具有啟發性的問題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將學生置于問題情境中,使其能夠主動地對知識和問題進行深入研究,在老師的引領下,學會思考、解決問題。
3、創設故事情境。將生活中、歷史中具有教學意義的數學典故和數學名人軼事引入到教學中。利用現有的文化資源,創設豐富多彩、積極向上的教學情境。更好的激發學生學習的樂趣,從中領會到數學知識存在的意義,與此同時,受數學先賢的熏陶,學生逐漸體會到數學的魅力和精神,增強思想道德教育[2]。
4、創設實驗情境。皮亞杰的活動內化原理指出,動手操作是中學生學習數學的主要途徑。因此,在對其進行教學時,教師應將數學知識合理的運用于實驗中,進而創設實驗情境,將形象化、具體化的數學知識融入實驗中,使學生在操作的過程中主動發現和分析其中的數學問題,并將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在以后的學習中能夠學以致用。
5、創設游戲情境。每個學生在初中階段都會有其自身的心理特征,都會對某些方面產生興趣,其中主要以游戲活動為主。因此,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打破傳統的數學教學模式,根據新課標的教學內容進行合理的改革,將教學內容與游戲結合在一起,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創設游戲情境,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為學習效率的提高提供有利條件[3]。
6、創設開放性和創新性情境。新課標中將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開放性和創新性作為教學要求。因此,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在尊重學生的思維活動、想法以及創新觀點的前提下因材施教,靈活的把握教學內容。數學教學過程可以不遵循單一的教學方式和預先設計的教學方案,而是采用動態的教學方式進行啟發式教學。教師在創設及時動態情境時,應注意學生的思維方式、情感的變化及時對教學內容進行修改,并對學生進行針對性指導,以便更好的鞏固數學基礎知識,為今后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7、創設合作情境。數學新課標中明確表示,創設合作、自主學習的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在數學知識和技能方面的動手能力操作能力、觀察和掌握基礎知識的能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因此,在教學的過程中,應加強學生團隊合作意識,創建合作情境,將學生學習的思路和視野進行拓寬,以便更輕松的學習數學知識,更好的提高學習效率。
二、創建數學教學情境法的方法
1、將創設情境與現實生活相結合。理論聯系實際的要求是將具體的事物和生活融于所創設的情境中。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將抽象的數學知識應用于設計生活中,讓學生意識到數學不僅源于生活同樣也應用于生活。如此一來,學生既可以學到數學知識,也能夠運用數學知識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因此,在創設數學教學情境時,教師一定要注意將理論和實際相結合,創設一個更接近于生活的情境,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將新舊知識相結合創設情境。初中數學知識同其他各部分的知識體系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課程知識的特點是具有連續性,新知識的學習主要以已有知識為基礎。因此,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時,首先應將新舊知識進行結合,在已有知識的前提下,創設新舊知識情境,進而開拓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方式,使其能夠從中發現新的知識和理論。這一情境的設立,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同時也活躍了學生的思維能力。[4]
3、創設人文情趣的情境。數學教學通過數學故事、數學名人軼事以及美育知識不僅展現了數學知識的形成過程,同時也將數學知識的本質表現出來。創設數學文化情境,增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使其能夠更深入的了解數學,從心里和行為上展現對數學的喜愛,進而提高學生的數學素養和綜合品質。在鼓勵人奮發向上的數學典故影響下,學生樹立了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在道德情操和審美情趣方面也得到了顯著提升。
三、結語
總而言之,在進行初中數學教學時,教師應以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和教學內容為基礎,合理的改進教學方法,創建多彩的教學情境。使學生感受到不同的教學環境所使用的學習方式也不同,進而自主的進行數學交流和探究,在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的同時,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提高學習效率。
參考文獻
[1] 劉來書.創設有效問題情境,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J].學周刊,2012(23):85-85.
[2] 金光一,韓禹.淺談初中數學教學中問題情境創設的有效性[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6):46-48.
[3] 王鑫.創設問題情境助推初中數學教學有效性淺析[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2013(5):6-6.
[4] 許枝旺.創設問題情境,提高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J].才智,2016(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