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晴
摘要:國家《英語課程標準》要求英語教學應從語言知識、語言技能、學習策略、情感態度和文化意識五個方面共同促進學生綜合運用語言的能力的形成,這一目標是多維的。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不能只是為了語言而活動,應在活動過程中合理而巧妙地把語言學習任務、技能學習任務、文化情感學習任務和何各種交際性運用任務安排在活動的各個階段,在“玩”的同時,必須將語言知識和豐富的多彩的活動有機地結合起來,遵循英語課堂教學的規律,在學習和運用知識的同時,培養學生的語音語調基礎和良好的語感。
關鍵詞:活動;認知情感;個性行為;活動式教學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亞杰指出,“認識源自活動”。活動在學生的認知情感和個性行為發展中起著重要作用,活動對于小學生學習英語尤其重要。從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看,他們具有模仿力強,求知欲旺、記憶力好,表現欲強等特點.這些都是他們學習英語的優勢所在。但小學生理解能力相對較弱,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在小學英語教學中采用活動式教學則能因勢利導.揚長避短,吸引他們的注意,滿足其參與的欲望,提高其學習興趣,讓他們在自己所喜歡的學習方式中快樂地學習英語。而在英語學習中為了提高課堂的有效性,應從下列幾方面考慮:
一、有效地導入營造英語學習氛圍
好的導入能幫助學生整理已有的知識體系,并將其調整到適于接受新知識的狀態。常用的導入有,復習導入法,歌謠導入法,游戲導入法,提問導入法等等。而我常用的則是歌謠導入以及游戲導入。歌謠,因其簡單生動、韻律優美、連貫流暢等特點,深受孩子們的喜愛,而且有利于降低兒童學習語言的難度。如在教學pep四(下)第一課時有關教室內設施及物品的單詞前,教師引導學生朗誦三(上)學過的歌謠whats in the picture?并由此引出:whats in the classroom? 本節課新單詞“board, light, door, window”等也很自然地就引出了。游戲是兒童喜愛的活動,它是激發和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方法之一。我國著名教育家陳鶴琴先生說過:“小孩子生性是好玩的,是以游戲為生命的。如我在復習單詞前,讓學生參與一個“The Big Wheel”(大轉盤),我把各種單詞放入一個轉盤中,讓學生喊開始和暫停,指針指向哪個單詞就由學生快速說出。這種導入,可直入主題,又可集中學生的注意力。
二、創設真實情境,易于操作,并且要發揮學生的主體性
新課程提倡創設真實、具有挑戰性的開放的教學環境和問題情境。要求教師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創設生動有趣的教學情境,引導學生開展觀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動,使學生通過學習活動,掌握基本的知識和技能。如在教四上unit 5 What would you like? Part A lets talk部分時,我就設計讓學生表演三人短劇。其中兩個學生是朋友,他們在食品店中見面,要買食品。另一個人是售貨員,在賣東西。 首先教師引導學生回憶所學過的打招呼的話語:Hello, Hi . 然后告訴學生,買東西的人要說出他們喜歡的食物,如:I like (ice- cream )。而買東西的人要對售貨員說:Can I have some ?, please? 扮演售貨員的學生則要說:Sure. Here you are. 并假裝遞給他們所要的食物。再由買東西的學生要問:How much? 賣東西的學生要根據每樣東西的價簽,告訴對方實際的價格。并且讓各小組布置自己的情景(如:用課桌當柜臺,用卡片代替食品),排練話劇。而創設了真實的情境并且發揮了學生的主體性,學生在學習時興趣也很大,完成的效果也是非常好。眾所周知,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好奇心強、求知欲望是小學生的一個重要特點。興趣對于小學生學習英語顯得尤為重要。基礎教育階段英語課程的主要任務之一是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形成有效的學習策略,發展自主學習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這就要求我們善于用新穎的教學方法和手段引起學生對學習英語的好奇心。活動這種教學形式,較之傳統的教學而言,更有利于培養學生整理和重組知識的能力,有利于發展學生運用語言在表情達意過程中思維的靈活性、創造性和變通性。我們可以采用學唱英文歌、自編短劇、游戲、表演、智力活動(猜謎、競猜等)等形式來增強活動的趣味性。
三、創造良好的英語學習環境
小學生,特別是低年級的小學生在學習態度、方法上往往受周邊環境的影響。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對英語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英語學習氛圍的創造要注意三點。其一,積極開展各種英語活動。例如,英語故事比賽、詩歌朗誦、英文歌曲比賽等。通過各種各樣的活動影響整個英語學習的氣氛,激發學生對學習英語的興趣。其二,創設英語學習的情景。教師可以通過教室的布置增強英語學習的氛圍,如教師英語板報等。
課堂教學是課程實施中最基本的因素,它的有效性如何會直接關系學生的學習質量。所以課堂教學應遵循小學生的心理發展特點,符合學生認知規律,造就學生健全人格,課堂應成為開啟學生自由天性,激發其生命活力,展現其自我多彩的舞臺。影響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很多,但是只要教師負責,父母配合,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過程,就能相對應地提高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 程曉堂,龔亞夫.《英語課程標準》的理論基礎[J].課程.教材.教法,2005(3):66-72.
[2] 邢淑靜.情境教學的小學英語教學實踐初探[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6(37).
[3] 孫建華.素質教育中的教師與學生關系及內涵[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04,6(6):30-32.
[4] 陳堅林.現代英語教學?組織與管理[M].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4] 鄭潔敏.小學新手英語教師課堂教學問題及對策[J].教育實踐與研究(A). 2012(08).
[5] 劉叢叢,段作章.教師教學行為方式變革問題研究綜述[J].中小學教師培訓. 2012(06).
[6] 蔣紅梅,任建華.近十年來中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管理研究綜述[J].現代教育科學. 2012(02).
[7] 郭云蓮.簡論改進初中英語教師課堂教學行為策略[J].英語廣場(學術研究). 2012(0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