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春艷+楊建國
摘要:班主任是班級工作的組織者與引導者,班級環境是除家庭之外的另一個影響學生成長的重要環境,兩者都對學生的全面發展產生至關重要的影響。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采用的領導風格又在影響著班級環境的狀況。因此,對于班主任領導風格及班級環境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論價值和實踐意義。本研究通過將班主任的領導風格劃分為四種類型,發現不同風格類型的班主任在班級環境的秩序與紀律維度差異顯著,在師生關系維度、競爭維度差異極其顯著。據此,提出優化班主任領導風格與班級環境的對策與建議。
關鍵詞:領導風格;班主任領導風格;班級環境
一、相關概念界定
班主任是一個重要的專業性崗位,是學生的主要精神關懷者,是全面關心學生發展的人生導師。在班級管理中,班主任承擔著承上啟下的管理職能,既是學校管理的政策執行者和落實者,又是學生的領導者與管理者,負責學生行為規范、學習、生活以及思想工作、體育衛生工作的落實等瑣碎的具體事務[1]。班主任領導風格是指班主任在關注學生成長、激發學生潛能、進行班級管理過程中形成并表現出來的帶有明顯個性特征的獨特的行為方式或態度。班級環境是一個寬泛的教育概念,其包括物質環境、制度環境以及社會心理環境等。物質環境主體是物,是有形的,主要有班級的桌椅擺放、教室布置、學生座位等;制度環境指的是班規班紀及約定俗成的東西;班級的社會心理環境主要指制度環境與精神環境所在造就的班級氣氛、班風等無形的,也是最最核心的環境[2]。
二、班主任領導風格與班級環境分析討論
班主任的領導風格決定班級環境。每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的實踐中都存在不同的領導風格。這些領導風格體現在班主任對于學生管理及班級管理的領導行為中,班主任所采取的具體的班級管理的策略,措施及技巧等[3]。
1、不同性別班主任領導風格不同。女性班主任在班級環境的師生關系、秩序與紀律優于男性班主任所帶班級,即女性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相對更加注重學生良好人際關系的培養、最優秩序與紀律的形成。這既于女性自身的特點有關,也與女性班主任在管理的過程中,采用的方式方法有關。女性班主任的社會定位,讓他們必須兼顧事業和家庭的雙重負擔,更檀長于調和氣氛化解矛盾。此外,女性班主任在溝通中會鼓勵學生說出他們的想法,從而更能夠了解對方的需要,有效的解決問題。
2、不同年級班主任領導風格不同。不同年級班主任在領導風格不同,如七年級學生剛進校,身份的改變很多難以適應,所以班主任多注意幫助學生盡快融入新集體,養成良好的行為、學習、生活等習慣,而九年級學生面臨著人生的第一次分流,因此班主任對于學生學業之外的其他關注就相對減少。這既是與學生本身的特點有關,也與中國教育所推行的教育體制有關。
3、不同科目班主任領導風格不同。擔任不同科目班主任在師生關系,同學關系上差異顯著。一方面,不同科任教師與學生相處的時間是有差距的,另一方面,不同學科的班主任帶有學科所具有的特點,因此領導風格也不同。班主任對班級的管理學生的教育,既是因為班主任能夠通過多種教育渠道,采取多種教育活動方式,更直接地對學生施加教育影響,也是因為班主任平日接觸時間較長,有更長的時間教育影響學生,進而影響班級環境。
4、不同教齡班主任領導風格不同。教齡為3年以內的班主任其領導風格不太穩定,還處于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教齡為3- 8年的班主任,有些會存在一定的職業倦怠,只是進行班級的常規管理;教齡為8- 15年的班主任,自身己經具有一定的領導風格,在班級管理中也會因不同的學生群體來適當調整領導風格;教齡15年以上的班主任,己經具有較高的班級管理的藝術與技巧,具有豐富的生活與工作經驗,更易建立和維巧與學生的良好關系。
三、優化班主任領導風格與班級環境的對策與建議
1、班主任要參加職前職后教育培訓。在班主任的職前,我們應從多方面對班主任進行培養與引領。一是作為教師應接受的課程設置如學科專業課程、教育學心理學、教師技能課程、思想道德與修養課程,還要設置一定的班主任專業與實踐課程;二是要從職前就對班主任進行能為的培養;三是班主任資格的取得接受完整的專業訓練為依據,為班主任專業發展奠定基礎。
2、班主任要構建科學管理評價體系。傳統的班主任評價主要是以學生的學業成績、班級的常規管理等易于用數據衡量的這些方面,而對班主任所做的努為,對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上采用的方法對于學生進步的程度所起的作用等方面有所忽略,難以發揮評價機制的導向和激勵的作用。學校要建立新型班主任及班級評價機制,讓不同領導風格的班主任認清自身優缺點和今后努為的目標,切實提高班級管理能力與教育教學水平。
3、班主任要加強自身素質風格建設。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應根據不同情境的需要需要,針對初中學生個性的差異,調節自身的領導風格,以便更好地營造健康向上的班級環境。班主任領導風格是班主任工作實踐不斷積累,個人能力不斷提升的過程。首先,班主任應當有較強的專業知識與教育管理知識、高水平的教育和教學經驗,能為學生提供幫助和指導。其次,要有強烈的團隊精神,團結所有任課教師一起解決班級管理和學生發展方面的問題。
4、班主任要更加重視班級環境創設。班主任要加強創設班級環境的意識、精心進行班級環境設計。班級物理環境創設時注意要符合安全與環保原則、符合學生身心發展的原則、配合教學目標的原則、班級個別化原則、實用與美觀并重原則;而尤其要注意班級社會心理環境的創設,從班級干部的選擇,建立班級的規則和程序,協調班級的師生關系與生生關系、競爭意識的形成和減輕學生的學業負擔等影響班級環境的重要因素。
總之,關于初中班主任領導風格與班級環境及其關系的研究,是班主任專業化的不斷深化,是素質教育及學生發展的進一步要求,也是班主任提高自身班級管理能力的實然要求,也應不斷跟進基礎教育新課改的步伐,進一步深入,進一步細化。
參考文獻
[1] 李家成.論作為領導者的班主任[J].班主任,2012,(4):5-7.
[2] 王光.班主任管理風格對學生行為的影響[J].科學中國人,2015,(2Z).
[3] 徐平利.班級環境與教師作用[J].外國中小學教育,1998,(6):45-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