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朱 明
推進“上海品質”建設鑄造上海品牌形象
文/朱 明
在當前經濟全球化時代,品牌已經成為全球經濟和科技競爭的制高點,是國家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習近平總書記2014年在河南考察時提出“三個轉變”要求,即“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的轉變”,指明了新常態下我國經濟發展的方向和路徑。

2016年,連續發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于開展消費品工業“三品”專項行動營造良好市場環境的若干意見》《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發揮品牌引領作用推動供需結構升級的意見》《消費品標準和質量提升規劃(2016-2020年)》等一系列圍繞品牌建設的政策文件,多角度、多方位地推進品牌建設。今年李克強總理在全國“兩會”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質量之魂,存于匠心。要大力弘揚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恪盡職業操守,崇尚精益求精,培育眾多‘中國工匠’,打造更多享譽世界的‘中國品牌’,推動中國經濟發展進入質量時代”。 國家把品牌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5月10日,被國務院確定為“中國品牌日”,這意味著品牌已是國家當前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是培育經濟發展新動能的重要途徑。
上海市委市政府歷來高度重視質量和品牌工作,早在上世紀90年代初就提出實施“名牌戰略”。在推進經濟社會轉型發展的過程中,創新、轉型、提質、增效,一直是上海品牌建設的重要內容,科創中心建設和發展“四新”經濟,又為上海品牌建設增添了新的內涵。《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中明確提出:“把質量和品牌作為產業競爭力的核心要素”。本市陸續發布的制造業轉型升級、服務業發展、《“中國制造2025”上海行動綱要》等“十三五”專項規劃、行動計劃中,都把質量品牌工作放到了十分顯著的位置,體現了上海當前堅持創新驅動、品牌引領、提質增效的戰略思維。作為全國改革開放排頭兵、創新發展先行者,上海將按照國家質量品牌發展的最新要求,以市場為導向,以創新為動力,以企業為主體,打造新時期的上海品牌,打造國際品牌之都,為建設“令人向往的卓越的全球城市”注入活力。
上海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和民族品牌的發祥地、集聚地,但隨著經濟的發展,上海的一些傳統品牌由于經營機制和管理方式等種種原因,傳統品牌優勢逐漸消失,上海本土品牌地位也未能像“德國制造” “瑞士制造”那樣,對這一體現出上海獨特地理、文化、歷史和技術特點的品牌形象樹立其應有的地位,而我們傳統的產品和服務品質評價機制難以進一步適應市場的新需求。當前德國、美國、瑞士、日本等發達國家,普遍采用第三方認證的方式對產品和服務進行市場化的評價,由專業的第三方的認證機構通過自己的專業能力和依據制度化的評價規則,來證明產品、服務以及管理體系符合標準或者相關技術規范的評定活動,具有更加客觀、更加專業和更加規范的特征,有利于讓市場和社會來認可評價結果,也有利于國際互認。如德國在上世紀70年代建立了德國標準化協會(DIN)和電氣、電子和信息工程協會(VDE)的認證體系,統一了“德國制造”的實施標準,并開展系統性的認證工作。

“上海品質”建設就是要構建企業主體、政府引導、社會參與的多元共治格局,采取自愿性認證的方式,利用先進的標準來倒逼企業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品質,引導企業更加重視自我品牌建設,使上海品質再次成為國內外市場上高質量和高信譽的保證,提高國內外消費者的滿意度。具體而言,實施“上海品質”認證,一是具有專業化特點,將采用定量與定性評價相結合、產品(服務)與企業評價相結合的方法,以《上海品質評價通用要求》為基礎,以各行業管理部門牽頭制定的產品和服務標準為具體評價依據,通過社會第三方專業機構用認證的手段評定出滿足“自主創新、品質卓越、管理精細、品牌引領、社會責任”五個方面要求的產品和服務。二是具有社會化特點,將發揮市行業質量工作促進會等社會化組織的平臺作用,建立社會化參與機制,協調有關高校研究機構、行業協會、龍頭企業、標準化組織、檢測認證機構共同參與“上海品質”建設工作,認證的結果要得到市場的認同。三是具有規范化特點,將組建以認證機構為主體的“上海品質”認證聯盟,制定《聯盟章程》《“上海品質”認證實施管理辦法》《聯盟自律工作管理辦法》等管理制度,統一認證依據、認證規則、認證標識,實施嚴格的聯盟自律,并通過信息公示系統等方式接受社會監督。

“上海品質”建設工作是推動上海質量和品牌提升、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質量高地的重要措施,也是市政府今年重點工作的內容之一。經過前期的研究,初步確立了“上海品質”建設的制度框架。
1. “上海品質”的基本定位?!吧虾F焚|”的基本定位是國內領先、國際一流,將以上海文化的國際性、包容性、引領性為內涵,打造體現上海產業優勢的標準技術基礎,打造上海制造業和服務業的高端品牌。
2. “上海品質”建設的主要原則。一是堅持標準引領,以質取勝。以質量、品牌、技術、管理為核心,確立“上海品質”建設要求,塑造品質卓越、技術自主、管理先進的自主品牌形象,提升“上海品質”核心競爭力和國際美譽度。二是堅持客觀公正,科學嚴謹。“上海品質”建設將嚴格按照法律法規及政策要求,做到實事求是、客觀中立、公平公正,將采用定性與定量相結合的方法,科學確定評價對象的符合程度和關鍵指標。三是堅持企業主體,政府引導?!吧虾F焚|”建設以企業自愿為前提,引導企業增強質量主體意識、品牌意識和品牌經營管理能力。將加強法制建設、政策推動和部門監管,加大對“上海品質”的培育和保護力度。四是堅持社會參與,市場認可?!吧虾F焚|”建設將充分發揮企業、行業組織、科研機構及學術團體的作用,充分依托各行業主管部門的力量,并加強“上海品質”宣傳推廣,接受社會監督,推進“上海品質”得到市場認可。
3. “上海品質”建設的工作體系。為發揮政府在“上海品質”建設中的引導和規范作用,市質量工作領導小組下設了由市質量技監局、市經信委、市發展改革委等23個委辦局組成的“上海品質”建設工作推進委員會,負責統籌協調推進“上海品質”建設、共同研究制定相關政策措施、加強相關標準制定指導、重要事項決定等工作。
4. “上海品質”建設的法制體系。將依據認證相關法律規定,積極爭取“上海品質”建設地方立法,優化“上海品質”培育、建設、發展的法制環境。加大“上海品質”品牌保護力度,進一步凈化市場經濟秩序,建立完善企業自我保護、政府依法監管和司法維權保障三位一體的品牌保護體系。加強對“上海品質”建設的組織保障以及人才培養、資金等政策扶持。
5. “上海品質”建設的標準體系。將逐步形成由《上海品質評價通用要求》地方標準為基礎,包括相應的管理標準、工作標準和技術標準的標準體系。其中,管理標準一是規范認證機構資質、行為規范等內容,二是規范標準先進性評價的基本方法;工作標準主要規范“上海品質”認證的實施程序;技術標準主要規范“上海品質”具體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技術、管理等要求,形成國內領先、國際一流、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上海品質”產品和服務系列標準。
結 語
未來,我們通過“上海品質”建設工作的推進,積極培育具有強大國際競爭力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品牌、本土跨國公司品牌和世界級自主品牌,引導各行業和企業重視技術和管理創新,全面提升質量品牌,為重塑上海品牌、加快四個中心和全球科創中心建設做出貢獻。
(作者: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副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