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記者 潘如丹
【自主品牌】
建設全球知名的海洋重型裝備制造商
文/本刊記者 潘如丹
振華重工成立于1992年,從成立的那一天起,就在努力成為全球范圍內參與國際競爭的外向型企業。目前,振華重工產品遠銷全球97個國家和地區,覆蓋全球200多座港口,連續18年保持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
追溯振華重工的發展腳步,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潛心研究和內化國際一流標準以迫使產品走向國際、占據行業頂端,直面用戶各類技術門檻來破解檢驗檢測技術難題,使產品經得起考驗,對于振華重工的成功所起到的巨大推動作用。

成立伊始,振華重工便鎖定歐美市場,尋找港口機械市場發展機遇,期望通過在歐美發達國家創下的高質量品牌效應,強力助推公司逐步培育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工業品牌,實現“世界上凡是有集裝箱作業的重要港口,都應該有振華生產的集裝箱機械”的戰略目標。
標準先行是公司實現該目標的重要抓手,圍繞“設計、產品、管理、服務”四個方面,公司積極深入推進標準化建設,聘請全球知名的IBM、SAP、西門子、GE、ORACLE作為智囊,對公司進行信息化頂層設計,以產品系列化、標準化為基礎,實現信息技術與公司整體業務的充分融合,通過IT上線11個系統,并實現一體化,以全面支撐智能制造。
公司直接對標國際一流標準,自行引進、吸收了以歐洲起重機標準FEM、美國焊接協會的AWS D1.1鋼結構焊接規范、AWS D1.5橋梁焊接規范為基礎的產品制造執行標準序列,直接確立其裝備質量立足國際的地位。經過多年積累,這些標準已經逐漸被振華重工轉化和提煉,并在國內推廣,提升了中國鋼結構焊接制造的整體水平。
作為全國起重機械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全國港口標準化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臂架起重機分技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單位、橋式和門式起重機分技術委員會委員單位,公司積極參加各類標準化活動,發布和編寫中的國家標準15項,行業標準8項,中國交通建設集團有限公司企業技術標準4項,企業標準和規范300余項,岸橋標準化率達49%,輪胎吊標準化率達90%,散貨產品制定標準化立項170余項,并承擔交通部、上海市經信委等部門的標準化研究項目3項。
近兩年來,振華重工通過調整結構,轉變發展方式,推動八大業務全面發展。圍繞著一體化、標準化、數字化、精細化、輕量化、美觀化,不斷對港機產品進行優化升級,繼續保持港機業務全球領先地位。除此之外,企業還在海工裝備、大型鋼結構、系統集成與總承包、投資、船運、電氣、一體化服務市場上實現突破。尤其在系統集成與總承包市場上,振華重工圍繞成套化、集成化與一體化產業,努力開拓自動化市場,取得巨大進展。公司自主研發的全球第四代全自動化碼頭系統分別落戶廈門遠海、青島港前灣碼頭。同時,上海洋山港,意大利VADO項目目前也已上馬。

伴隨著公司逐漸進入快速擴張的爆發式增長,在這個階段,管理問題尤其是質量的穩定性和可持續性問題,迫使企業重新定位質量策略,開啟了振華重工持續建立內控體系的征程。1994年,振華重工依據GB/T 19001-2008《質量管理體系 要求》國家標準,建立了質量管理體系,并在隨后的幾年完成ISO 14001、OHSAS 18001、ISO 50001體系建設,逐漸形成了質量、環境和職業健康安全管理、能源“多標一體”的企業管理格局。
國際金融危機的蔓延,以及中國制造業逐漸由粗放模式進行轉型升級的外部環境因素,振華重工在2011年確立了“二次創業”的戰略方向,明確了“堅持打造持續健康發展的國際卓越公司”目標。質量被視作公司的生命線,提升到戰略層面進行謀劃和布局,并于2012年與公司“十二五”戰略規劃匹配,制定了質量戰略規劃,并形成了具有振華特色、以“不欠債離岸”為核心的質量管理模式。通過“中國質量獎”的申報和對標過程,公司上下對自身的質量發展和戰略有了更加清晰的藍圖,為振華的質量模式持續深化創造了不可替代的良好條件。
為提升產品過程控制質量,并且符合全世界各地區、各行業的準入需要,振華重工持續不斷地獲得國際權威技術中心、行業協會及地區管制機構的準入資質,獲得了包括美國鍋爐與壓力容器協會(ASME)資質、美國鋼結構建造協會(AISC)、NHSS英國公路橋梁建造認證、API(美國石油協會)、歐洲EN1090認證、國際焊接協會(IIW)ISO3834等國際組織和機構承認的一大批高含金量資質,為中國產品突圍國外技術壁壘,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跟人到了一定年紀就必須定期做體檢一樣,機械設備同樣需要有一個“體檢中心”來為其進行“健康評估”。港口起重機在海邊作業,長期受風載、負載等作用力以及腐蝕破壞,易產生疲勞性斷裂等風險。當起重機進入后期使用階段時,就必須對它的超齡服役,作出或改造、或報廢的決策。因此,急需在役檢測技術來實時檢測岸邊起重機的工作狀態,確保其安全服役。
振華重工于2011年正式成立振華重工檢測技術咨詢有限公司,創建ITC(振華檢測)子品牌,并建立國家級中心實驗室,取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其業務范圍涵蓋了無損檢測、港機在役檢測、防腐評估、理化試驗、質量管理咨詢、焊工考證等內容。實驗室通過CNAS認可119個標準,產品實現過程中的原材料實驗、計量檢定和無損探傷等工作得到順利推進。憑借先進的檢測設備,健全的技術服務體系和高效的服務流程,檢測中心為公司內、外部工程提供了優質高效的檢測服務。

對于新服役或使用中的設備,尤其是大型起重機,為了更好維護設備,用戶很想知道機器的技術性能和安全狀態及相對薄弱部位在哪里、使用若干年后的機器健康狀態如何?當機器在運行過程中一旦有異常或操作失誤,希望馬上獲悉當時最直接的現場數據。這些原本被忽略的使用問題,催生公司研發出了起重機監測系統。該系統可以通過對起重機金屬結構和運行機構的應力、振動、溫度、變形等動態性能狀態的健康與安全進行實時監測、遠程控制和在線自動評估,及時有效地對機電系統動態技術性能狀態進行安全控制和健康分析評估。
檢測中心還進行包括結構剩余壽命評估、設備強度計算及分析、產品事故檢驗及分析評估、缺陷修復等在內的一系列增值服務內容,大大降低了用戶在使用設備時的安全風險,也通過及時維護提高了設備的使用周期。
振華重工始終注重產品售后服務體系的建立與完善。根據戰略規劃成立了振華國際集團,負責從產品離岸開始至現場安裝、交付及后期售后服務等成套業務功能,讓產品服務發揮其延伸價值、提升價值和創造價值的重要作用。在為客戶定制的服務內容中,通過升級檢測評估服務,使用戶能得到更好的購買和使用體驗。
經過幾代振華人的奮力拼搏,振華重工把握住了世界經濟全球化、全球貿易航運化、貨物運輸集裝箱化的歷史機遇,打敗了日本、德國、美國、韓國等國傳統港口機械制造商,成為當之無愧的全球“貿易之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