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平頂山市婦幼保健院(467000)薛小青 姜旭豐 劉娜娜
1.1 一般資料 從我院2016年1月~2017年4月接受宮頸癌篩查的患者中選取2000例作為研究對象,均為農村女性,且簽署同意書,自愿參與篩查。最小年齡為28歲,最大年齡63歲,平均(38.67±5.29)歲。
1.2 研究方法 所有女性均接受陰道鏡與病理檢查,具體流程如下:①全面檢查:了解受檢者的年齡和既往病史等基本信息,并以此為依據制定專業的檢查方案,將陽性結果錄入數據庫予以保存。②宮頸刮片:對于刮片檢驗異常者采用陰道鏡與病理檢查,并對病理檢驗為陽性的受檢者進行隨訪跟蹤。③陰道鏡檢查:采用SLC-100B陰道鏡,用浸過生理鹽水的棉球,對受檢者的陰道以及宮頸分泌物進行擦拭,并在其宮頸表面敷上浸入濃度為5%的醋酸溶液,保持60s,然后觀察宮頸的變化[1]。若宮頸表面出現鑲嵌、白色上皮、血管異常等現象,則提示存在異常,需要在異常轉化的部位進行碘溶液實驗,并觀察上皮的著色情況。若檢驗結果依然為異常,則應實施病理檢查。
1.3 觀察指標 對本組女性宮頸癌的篩查結果進行統計,將是否存在鱗柱交界位置作為參考標準,分析檢查圖像,其中篩查滿意:對圖像資料滿意,且懷疑受檢者為宮頸上皮內瘤樣病(CIN)。在指示下完成活檢后,再次進行標本病理檢查。不滿意:圖像信息未達到預期效果,且懷疑受檢者為宮頸浸潤癌或CIN者,需對其病變最嚴重的區域進行活檢,行宮頸管搔刮手術[2]。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9.0統計數據,其中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錄入Excel表格。
經篩查,本組2000例女性共有13例診斷結果為CIN,檢出率約為0.65%,具體分布如附表所示。其中CIN共11例,約占0.55%,CIN1級的發生率最高,約為0.25%。

附表 2000例農村女性宮頸癌篩查的診斷結果(n=13,%)
早期開展宮頸癌篩查活動,對于該病的預防和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作用,對于廣大農村婦女而言,由于知識水平局限,她們的積極性不是很高,對她們展開宮頸癌篩查活動,對于提高農村地區宮頸癌預防水平有重要意義。目前,宮頸刮片是宮頸癌最常用的檢查方式,它直接獲取女性的宮頸細胞進行檢查,準確率較高。但是這種檢查方式還是有一定的局限性:①操作力度難以控制。如果力度不足,會對受檢細胞的數量和質量產生影響;但如果操作力度過大,又可能導致宮頸受損。②當受檢者的宮頸存在出血或者粘液等現象時,會對圖像的質量產生較大的影響。③這種檢查方式需要將刮片板上獲取的細胞轉移到玻片上,但是這種轉移的效率較低。在宮頸癌的篩查中應用陰道鏡檢查則可以有效彌補上述缺陷,因為該檢查方式能夠直接將宮頸暴露出來,然后只需要對其進行放大處理,就可以確保醫師能夠直觀地觀察受檢者宮頸轉化的范圍及病變情況,還可以對可疑的部位提取活性組織進行進一步的病理檢查,進而為提高活檢的準確性提供可靠保證。
在本次研究中,本組2000例女性共有13例診斷結果為CIN,檢出率約為0.65%,其中CIN1級、CIN1~CIN2級的發生率分別為0.25%和0.20%,CIN2級、CIN3級、癌前病變以及鱗癌的發生率均為0.05%。由此可知,在農村婦女的宮頸癌篩查中,聯合應用陰道鏡和病理檢查可以取得良好的檢查結果,為疾病的防治提供科學指導。
綜上所述,在農村婦女宮頸癌的篩查中聯合應用陰道鏡與病理檢查能明顯提高疾病的檢出率,為臨床治療提供依據,具有較高的臨床應用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