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先介紹現有空管設備巡檢工作情況,指出其在檢測管理方面存在一些不足。通過借鑒業內權威的CNAS檢測理念和規范做法,認真剖析設備巡檢工作流程,以及研究設備巡檢和CNAS實驗室的檢測管理區別,分別在儀器儀表管理、檢測作業指導書、檢測工作管理程序、數據記錄、檢測報告等五個方面進行完善,改進不合理方法,補充有益措施,達到強化空管設備巡檢工作目的。
關鍵詞:設備巡檢 CNAS 檢測
中圖分類號:V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b)-0012-02
設備巡檢是空管行業設備保障的一項重要工作,其目的是為了全面掌握設備的運行狀況,及時排查設備運行中存在的問題和隱患,保證設備連續可靠運行,確實提高空管設備安全保障能力,實現安全關口前移的目標[1]。根據管理規定要求,各地區空管局每年都會組織實施轄區范圍內的設備巡檢工作。而設備巡檢工作的重要環節是使用儀器儀表對在用設備進行停機檢測,查找存在隱患和故障問題,依據檢測結果形成最終巡檢報告。
目前空管設備巡檢工作的檢測管理程序和操作步驟方法往往都是由巡檢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在實施過程中不斷完善。由于巡檢部門不是資深專業化的檢測機構,對檢測理念和操作規范沒有透徹理解,同時技術人員受到自身專業的局限性,經常有習慣性的不合理操作,從而會導致檢測結果有偏差。
不難得知,國內具有權威的檢測機構往往具有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證[2],其檢測程序規范性和檢測結果準確性均受到行業認可。因此,可以借鑒CNAS檢測理念來強化空管設備巡檢工作,將實驗室認可相關內容引入設備巡檢管理,規范化設備巡檢的檢測工作。
1 強化設備巡檢工作
從本質上看,設備巡檢和CNAS實驗室對檢測工作擁有相同目標,都是為了有效完成檢測任務,但是CNAS實驗室對檢測工作的要求更嚴格。
CNAS實驗室規定要求較多,由于篇幅原因不能詳盡闡述,結合設備巡檢工作實際情況,下面僅從儀器儀表管理、檢測作業指導書、檢測工作管理程序、數據記錄、檢測報告等5個方面進行說明,通過借鑒CNAS理念來加強設備巡檢工作。
1.1 儀器儀表管理
儀器儀表是設備巡檢的主要測量工具,其性能好壞將會直接影響檢測結果?,F有設備巡檢管理對儀器儀表庫存環境、期間核查、年度校準沒有詳細要求,而CNAS實驗室有嚴格要求。
(1)控制庫存環境溫度和濕度。由于空管設備種類多,設備巡檢部門根據專業安排多個巡檢小組同時巡檢。在傳統做法中,各巡檢小組通常單獨保管所用儀器,沒有統一庫存管理,這樣存在個別存放場地的環境溫度或濕度不滿足要求。而CNAS實驗室需要定期記錄庫存環境溫度和濕度,保證儀器儀表處于穩定狀態。
(2)加強儀器儀表期間核查。以往設備巡檢工作中,對儀器儀表日常維護很少涉及期間核查。而CNAS實驗室要求開展儀器儀表期間核查工作[3],使得證明儀器儀表在兩次校準周期之間保持著校準狀態的良好置信度,具體方法有兩種:①采用計量標準器具進行核查。②選用穩定性好、靈敏度高的樣品在不同時間進行多次重復檢測,并采用統計技術對每次測量結果進行評估。
(3)細化儀器儀表校準計劃內容。設備巡檢部門每年均要制定儀器儀表校準計劃和實施校準。在傳統做法中,校準計劃僅含有儀器儀表名稱和規格型號等信息,接著按照第三方檢測機構的工作程序去執行。而CNAS實驗室對這方面有嚴格要求,針對檢測設備工作內容,需要明確每個儀器儀表的校準項和校準范圍,且這些校準項及校準范圍必須滿足檢測設備要求。例如當檢測項目是頻率1090MHz時,則可以指定該儀器校準計劃的頻率范圍為500~1500HMz,以此類推。這樣做法的好處在于可以有針對性地指定儀器儀表校準項目,保證儀器儀表性能符合滿足檢測項目內容的要求。
1.2 巡檢作業指導書
巡檢作業指導書是設備巡檢工作的主要依據,其內容包括巡檢目的、標準依據、實施條件、巡檢流程、巡檢內容、附錄表格等。從文檔結構角度來看,現有巡檢作業指導書已基本齊全,但是模塊內容還需繼續細化完善。
(1)缺少詳細檢測步驟說明。在傳統做法中,巡檢作業指導書的巡檢內容僅列舉了檢測項目名稱,沒有給出具體檢測方法和步驟說明,這樣會導致巡檢小組成員根據自己理解或經驗來執行,容易造成檢測結果有偏差。而CNAS實驗室要求對每個檢測項目給出詳細操作步驟,必要時還應結合框圖說明。
(2)測試方法步驟和記錄表格沒有獨立區分。在傳統做法中,巡檢作業指導書和記錄表格融合在一起。而CNAS實驗室建議巡檢作業指導書和記錄表格分開,這樣便于測試記錄填寫管理。
1.3 檢測工作管理程序
檢測工作管理的目的是保證檢測工作各個環節正常有序地進行,確保檢測結果準確有效。
(1)檢測工作準備。在傳統做法中,巡檢小組部分成員是從其他地方臨時抽調過來,可能對檢測流程和技術材料不夠熟悉,這樣造成團隊協作和檢測效率不能最優。而CNAS實驗室要求檢測負責人根據檢測任務要求和檢測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必要時制定檢測工作計劃。檢測人員接受檢測任務后,在檢測前應充分熟悉所采用技術標準、規范及作業指導書。提前調試準備好在檢測有效期內且狀態標識合格的檢測儀器設備,同時準備符合檢測規定要求使用的各種材料。
(2)檢測工作環境。在傳統做法中,設備巡檢工作對檢測環境不太在乎,而CNAS實驗室對檢測環境非常重視,要求檢測工作在適合環境條件下進行開展,不僅要滿足檢測工作需要,還要符合設備儀器或材料對環境的要求。在檢測實施過程中,檢測人員要嚴格執行有關標準、規范及作業指導書。
(3)檢測方法確認程序。在傳統做法中,設備巡檢工作的檢測方法確認程序不夠規范,部分方法是憑經驗處理,而CNAS實驗室對檢測方法確定程序有要求。檢測部門優先采用國家標準發布的方法,確保使用最新有效版本。當缺乏檢測細則會造成檢測人員對標準規范理解不同、操作方法不同、判斷不同而影響檢測質量時,檢測部門須依據標準規范編制檢測細則。檢測開展工作時,應采用滿足客戶需要并適用檢測的方法。endprint
1.4 數據記錄
數據記錄是填寫檢測報告的憑據和參考,其記錄內容不能有模糊或產生歧義。
(1)記錄管理。在傳統做法中,設備巡檢工作對數據記錄沒有太多講究,只要記錄準確齊全就行。而CNAS實驗室要求非常規范,記錄填寫須用鋼筆、圓珠筆或簽字筆進行填寫,保證真實清晰。記錄不能隨意涂改或描改,若發現錯誤需作更改時,應在錯誤處用雙線劃掉,同時寫明更正內容和更改人簽名。檢測人員及時認真地做好每道工序的原始記錄,如有發現異常現象或意外情況,應在檢測原始記錄中注明。
(2)使用法定計量單位。在傳統做法中,設備巡檢工作對計量單位經常有疏忽,而CNAS實驗室要求在原始記錄及檢測報告必須使用我國的法定計量單位,其填寫要求不漏項和不錯項。原始記錄應在檢測工作進行中由檢測人員及時記錄,保證記錄數據的有效位數及運算依照相應標準的規定。
1.5 檢測報告
檢測報告是執行檢測工作的最終結果,能夠體現出檢測專業化水平。
(1)檢測報告填寫。在傳統做法中,設備巡檢填寫檢測報告存在格式不統一、缺少申明頁、委托信息不齊全等,而CNAS實驗室要求檢測報告具有規范性、可靠性和公正性,符合主管部門及認可準則的管理規定。根據原始記錄和檢測標準來編制檢測報告,不僅要內容完整、數據準確,還要分析合理、結論正確。檢測報告應統一報告格式,編制后由檢測人員對數據處理及報告內容錯漏進行自查和確認,經過審核人員審核和批準人同意后才發布。
2 結語
設備巡檢是空管行業每年例行實施的重要工作,其檢測結果能直接反映出在用設備性能的好壞。通過設備巡檢檢測可以及時發現隱患問題,安排相應維修或整改計劃,為保障設備安全運行提供有力支撐。在以后設備巡檢實施過程中,認真借鑒CNAS檢測理念,結合實際情況嚴格執行,不斷提升檢測能力,從而達到強化空管設備巡檢工作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邱志豪,李百鋒,高國坪.空管設備巡檢管理工作要點探討 [J].空中交通,2015(11):55-56.
[2] 晏南軍.CNAS認可對檢測實驗室的重要性[J].化工管理,2013(8):178.
[3] 戴萍.實驗室儀器設備的期間核查[J].品牌與標準化, 2012(14):57-5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