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志武
摘 要:隨著邊疆地區城市化進程節奏的加快和旅游業的興起,城中村農民將自建住宅用作經營性場所的現象也越來越普遍,導致潛在的火災隱患居高不下,火災防控形勢愈加嚴峻,如何有效推動解決邊疆地區城中村農民自建經營性民宅消防安全隱患,是當前消防管理工作所面臨的又一個難題。
關鍵詞:城中村 經營性民宅 消防安全 管理
中圖分類號:TU99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b)-0170-02
1 邊疆地區城中村經營性民宅基本情況
邊疆地區因地理區位優勢差于內地,但隨著當地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和城中村農民思想觀念的轉變,通過將自家宅基地房屋用作經營性場所使用,大部分被用作賓館、酒店、出租屋、桑拿浴室、網吧、卡拉OK廳、酒吧等經營性場所,這些建筑雖在城市規劃區內,但基本都沒有住建部門的規劃許可,屬村民違法建造,未按城市規劃要求建設,大部分都存在消防車道不通,安全出口、疏散樓梯、防火間距不足,未按要求設置消防設施、設備求等火災隱患。
2 導致邊疆地區城中村經營性場所出現的原因分析
2.1 城市化進程加快與城市規劃管理滯后導致的結果
在城市化進程中,原有的村莊變成城市,原有的農村郊區變成了城區,其原有村民的自留地或宅基地經濟價值成幾何倍數增長,而且這種不合法建筑因缺少規劃管理部門的及時有效管控,致使其留下了無室外消防供水、消防車道不通、防火間距不足等先天性消防安全隱患,因此在房屋設計和建設上都以實現土地的最大效益為目標,毫無章法可循。
2.2 旅游業帶來的經濟利益最大化導致的結果
近幾年來,隨著邊疆地區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外來旅游、經商等流動人口逐年增多,特別是伴隨著“國慶”、“春節”、“潑水節”等重大節日,轄區賓館、酒店、旅館爆滿,房間價格日日暴漲,比平時翻幾倍經濟利益的現象,在強大經濟利益的驅使下,大量擁有自留地和宅基地的村民多方湊錢,一座座以經營為目的自建民宅拔地而起,或對自家住宅進行改建、裝修,窮盡辦法來滿足和迎合市場需求,以獲取旅游業帶來的諸多實惠。
2.3 職能部門監管職責不明,使城中村自建經營性民宅愈演愈烈
經營性民宅是由村(居)民住宅改變使用性質形成的,特別是在旅游地區,一些村(居)民為了高額經濟利益,私自將自家住宅出租或與他人合伙在自家宅基地上建改經營性建筑。由于這類建筑在建設初期,打著村民自建住宅的幌子,各項法律法規還不健全完善,消防部門在開展日常消防監督執法工作中,由于消防監督員較少,單位較多,監督員與單位數比例過大。日常監督存在重城區輕郊區,重大單位輕小單位的現象,導致城中村消防安全得不到有效監管,再加上相關主管部門職責不明確,致使城中村經營性民宅有恃無恐的增加。
3 邊疆旅游地區城中村經營性民宅現狀分析
3.1 違障搭建,無正規合法手續
作為營利性質的公眾聚集場所,首先須有土地部門頒發的土地證,住建部門的規劃、施工許可等手續,還要有消防部門的備案、驗收和開業檢查等手續。只有這些手續齊備了,才是真正意義上合法的場所。但是這些城中村農民在原有的宅基地上建立經營性場所時,因土地使用性質導致無法取得規劃、施工許可等相關證件,最終成了“三無”建筑。
3.2 消防車道、防火間距、安全疏散通道嚴重不足
隨著城中村經營性民宅的大量興起,村民自建建筑一棟緊挨一棟,甚至有些城中村村民聚居地出現“一線天”、“握手樓”等混亂布局,有相當多的城中村房屋建筑消防車道被占用、堵塞或先天寬度不足,防火間距嚴重不足,多數4層以上建筑只有一把疏散樓梯,大多數用作賓館、酒店、KTV等公眾聚集場所的經營性民宅在建設之初就沒將消防安全考慮在內,導致房屋不設置封閉樓梯間,為了節省成本不安裝防火門,還有為了“防賊”設置了影響逃生、疏散用的防盜籠,一旦起火,極不利于火災撲救和人員疏散。
3.3 消防設施、器材配置嚴重不足
由于村民自建房在建造時脫離了行業部門的監管,為了節省投入,大部分都沒有按照消防技術標準要求安裝室內消火栓系統,自動噴水滅火系統、自動火災報警系統、聲光報警系統等消防設施,更有甚者心存僥幸,連最基本的滅火器、應急照明燈、安全疏散指示標志這些常規的消防器材也不配置或配置數量不足,一旦發生火災,無法自救。
3.4 管理混亂,消防安全意識淡薄
些經營性民宅因旅游業和興起而興起,因此在管理上比較混亂,因此對電氣線路的敷設,電器設備的使用就顯得很隨意,消防安全意識淡薄或不知消防為何物,加再上一些生活習慣和個人的不良喜好以及對易燃易爆物品的存儲和使用在安全方面往往被忽視。
4 對邊疆旅游地區城中村經營性民宅消防安全管理的措施
4.1 落實消防工作責任制,加強消防安全源頭管控
成立專門的城中村治理機構,協調相關部門對城中村經營性民宅進行調查分類,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開展消防安全形勢評估,在整治上要結合房屋布局、道路系統的改造、公共服務、市政公用設施建設,采取強力措施,制止此類建筑繼續私搭亂建,使其認識到要在自家宅基地上建立用于營利性質的場所的違法性和后果,否則將依法進行拆除、停止營業等行政處罰。
4.2 加強政府職能部門的溝通協調,開展有針對性的聯合執法
作為消防安全的一些成員單位要立足本職結合本地實際,開展聯合執法。公安、消防部門應加強對區域性火災隱患場所、單位進行檢查、抽查。重點對消防車通道堵塞、缺乏消防水源、防火間距不足以及用于人員密集場所的村民自建房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設施器材配備、內部裝飾裝修和用火、用電、用氣存在火災隱患的進行排查治理。城建、規劃、城管等部門要依照有關規定對自建房、出租屋進行排查登記,對自建房進行合理規劃,規范審批,對違章搭建的自建房依法進行整治。
4.3 完善相關針對城中村治理的法律法規
城中村治理工程,只依靠消防部門是不可能完成的,它需要各部門的通力合作。但現有法律、法規體系在該方面的缺失,無法對現有隱患進行徹底的根除。城中村的治理要結合實際制定(修訂)消防規劃、補建欠賬的消火栓、消防水源、打通消防通道。因此,就要從注重規劃的前瞻性和科學性出發,制定科學的消防規劃,從房屋布局、道路系統的改造、公共服務的改善、市政公用設施建設等方面著手,堅決制止違章建設。
4.4 加強城中村經營性民宅的管控力度
一方面對現存的經營性民宅,消防部門要對存在先天隱患的城中村民宅進行檢查并提出整改意見;對符合條件能夠整改的,指導進行整改使其符合消防規范要求,不完全符合的可采取限制使用層數、面積、房間數等措施;對無法整改、安全隱患又突出的可督促其改變使用性質,以降低火災危險。另一方面,要對即將要建為經營性民宅的建筑,進行前期技術指導,使其按照消防規范設計和施工,以此來遏制這種惡性循環。
4.5 加強消防宣傳培訓,提高防范意識
政府要結合實際情況,積極發動廣播電視報刊等新聞媒體,以當前影響較大的火災案例為教材,不斷加大消防安全宣傳力度,爭取得到更多的群眾支持。廣泛開展城中村消防宣傳工作,普及消防常識、消防法律法規,使消防安全意識深入每一位民宅經營者的心中。
參考文獻
[1] 曹邦卿,方正.城中村消防安全等級模糊綜合評價模型構建[J].科技通報,2015(11):271-276.
[2] 張九海.城鎮化進程中消防管理創新工作探究[J].消防界:電子版,2016(5):20-21.
[3] 王竟萱.城中村改造對于城市消防安全影響的研究[J]. 消防技術與產品信息,2015(3):58-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