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寶兵
摘 要:本文對采礦事故原因進行了簡單的分析,針對采礦安全管理完善進行了深入的研究,結合本次研究,發表了一些自己的建議看法,希望對采礦事故的預防和處理起到一定的參考和幫助,降低采礦事故發生率。
關鍵詞:采礦 事故 安全管理策略 完善
中圖分類號:TD7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b)-0183-02
煤礦屬于一種十分重要的不可再生資源,很大程度上影響到社會的建設以及經濟的發展,就煤礦行業而言,煤礦開采過程有著非常高的風險性,不安全因素比較多,一旦管理工作不到位,缺乏嚴格的防范措施,將很大可能出現安全事故,不僅煤礦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同時還會使作業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受到嚴重的威脅,社會影響十分惡劣。在這種情況下,就必須要重視煤礦采礦過程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以及事故防范工作,制定針對性的預防措施,降低采礦事故的出現,使煤礦的開采可以順利進行,本文對此進行了研究分析。
1 采礦事故原因分析
采礦事故的原因有多個方面,不僅存在客觀方面的因素,還有著主觀方面的因素,具體來說,可以從意識觀念、管理制度、評價機制等方面進行分析。
1.1 缺乏安全生產意識
采礦事故的出現很有可能受到安全生產意識方面因素的影響,安全生產意識的缺乏主要表現在人為方面,總的來說可以從三個方面出發進行分析考慮,首先,企業負責人缺乏對安全生產意識的正確、全面理解;其次,工作人員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缺乏對自身安全的充分認識;最后,企業的管理人員管理意識較為缺乏。企業負責人在安全管理以及經濟效益方面難以把握好尺度,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資金在生產效率方面,在安全管理方面的投入力度很難滿足生產過程中在安全管理方面的實際需求,不僅影響企業安全生產設備的健全性,還很大程度上導致企業缺乏安全生產的文化氛圍。現階段的一線礦工,很多都是缺乏知識文化的農民等勞動人員,這些人員文化素養較低,在實際的工作過程中操作能力規范性嚴重不足,非常容易有安全事故出現。另外,這些一線工人沒有足夠的紀律觀念,實際的工作中無法嚴格按照規章制度來開展工作,也會很大程度上增加安全事故出現的可能。企業領導人員主要是負責制定安全管理目標,組織人員主要是實現安全管理目標,兩者之間的分工雖然有較大的區別,但是在目的方面有著很高的一致性。組織人員如果對上級的要求以及指示不能全面領悟并貫徹落實,實際的安全管理工作效率將很難得到有效的提高,安全管理工作更多的是存在于表面形式,使得企業的健康發展受到極大的影響和阻礙。
1.2 企業安全管理缺乏完善性
企業安全管理缺乏完善性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第一,難以實現對生產全過程的有效監管,企業在事故處理方面,更多的集中在事后分析,對于事中以及事前缺乏足夠的分析和認識,使得企業的各項安全隱患沒能得到妥善的處理和解決。第二,企業管理人員缺乏對安全生產信息的實時掌握,很大程度上影響到企業對安全生產管理的及時性。一旦生產過程中有安全狀況出現,不能及時地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進行處理,降低事故的影響,經常會錯過最佳的處理時間。第三,部分企業在進行安全體系的設計時,設計中結合實際地形等方面情況進行深入的研究分析,使體系設計中部分細節問題被忽略,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第四,對于出現的問題,企業領導往往很難及時有效解決,安全管理人員缺乏對采礦過程的全面監管,沒能及時分析采礦工作人員上報的故障信息,及時有安全隱患出現,也很難做到及時識別,導致失去解決的最佳時機,發展成為嚴重事故。
1.3 缺乏健全的安全評價體系
通過安全評價體系,可以使采礦行業的安全發展得到有效的保障。在安全評價體系的建立方面,需要結合采礦行業實際發展情況進行分析考慮,同時在工作中對安全評價體系進行完善更新。隨著小型采礦企業的增多,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采礦事故的發生概率,國家如果沒能及時對安全評價體系進行健全和完善,那么小型企業的發展將缺乏科學理念的指導,使采礦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非常容易受到威脅。另外,國家如果沒能實現對采礦企業的有效監督管理,相關安全防護建設力度較差,部分違規企未能第一時間進行取締,使工作人員長期處于危險狀況下作業,也會增大采礦事故出現的可能。
2 采礦安全管理完善策略
2.1 更新安全管理理念
對企業的安全管理理念進行更新,首先要更新企業管理人員的安全管理理念,企業管理人員,第一,需要做好對經濟效益以及安全生產之間關系的有效把握;第二,做好安全管理理念的宣傳動員工作。企業在實際的生產過程中,必須要以安全為首要原則追求利益最大化,提高對企業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視度,打造專業安全管理隊伍。為了進一步提高企業安全管理理念,企業可以定期開展安全生產培訓,在落實安全生產理念的同時使員工安全生產的專業性得到顯著的提高。領導人員在進行安全理念的宣傳動員時,可以通過一些更加柔和的方式來進行,比如將員工的業績和安全管理工作掛鉤,通過相關的獎勵和懲罰機制,提高員工安全生產的積極主動性。
2.2 健全安全評價體系
通過健全的安全評價體系,可以使采礦行業整體安全水平得到顯著的改善和提高,國家要對采礦企業的審批進行完善和規范,杜絕不符合規定的采礦企業運營。在評定了企業的安全許可證以及安全級別之后,還需要提高企業內部監察部門的監察力度,提高企業安全管理工作的可靠性。監察部門定期做好對企業安全生產的調查研究,結合調查結果對企業的生產經營進行重新評估。企業在加大安全生產投入時,不僅要從硬件方面出發進行分析考慮,還需要考慮到對員工安全意識方面的提高,使員工的安全理念得到加強和更新。
2.3 做好企業的應急處理工作
采礦企業不僅要有完善的事后處理制度,還需要從事前以及事中方面出發,做好對安全生產的防護,為了使事故第一時間得到解決和處理,還需要建立應急處理機制。比如說當因為災害天氣因素導致礦井存在溢水現象時,需要有專門的應急處理措施,成立危險處理小組,提高員工災害自救能力。采礦企業想要降低生產風險,還可以通過風險轉移的方式。
2.4 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
煤礦開采過程中一般自然條件都比較惡劣,最常見的一種礦難事故是地表塌陷。隨著煤礦的開采,礦山會產生地下采空區,受到采礦方法、管理制度等方式的影響,不同煤礦采空區的結構形式有著較大的差異性,在采空區,很有可能會出現突水、巖爆、塌陷、空氣波等自然災害。做好采空區危險的防范,在整個煤礦開采安全防范中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義。煤礦企業的開采一定要避免存在盲目開采現象,在開采前必須要做好對自然環境的勘探,做好對礦區地質條件以及采礦技術方式等方面的綜合分析,結合礦區實際情況選擇最佳的開采方式。
3 結語
采礦事故很大程度上影響采礦企業的經濟效益以及采礦人員的生命健康安全,因此必須要做好對采礦事故的安全分析,制定相應的解決完善策略。想要提高采礦安全性,首先要更新安全管理理念,其次要健全安全評價體系,還需要做好企業的應急處理工作,最后要加強對自然災害的預防,從多個方面出發,降低安全事故的風險和影響。
參考文獻
[1] 尹服龍.采礦事故分析及安全管理[J].世界有色金屬,2016(6):92-93.
[2] 馬志宇.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策略[J].能源與節能,2016(10):9-10.
[3] 黎東.煤礦采礦安全管理與事故防范分析[J].科技經濟導刊,2017(8):22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