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瑞娟
【摘要】我國高校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高校教育改革以人才培養為基礎。目前高校教育存在專業設置、課程設置、學生評價、就業創業等問題。高校教育改革通過探索課程設置多元化、教育開放化、學生個體創新與集體智慧融合、學生自助式教育及學生評價體系多元化等方面,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教育體系。
【關鍵詞】高校教育 改革 探索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008-01
我國高校教育改革自1998年以來,接受高等教育人數居世界第一,高等教育進入大眾化教育階段。高中畢業生關注的不再是上大學的問題,而是上什么大學的問題[1]。高校的四大基本職能是人才培養、科學研究、社會服務、文化傳承,其中人才培養是高校的首要任務。近年來結合國家創新創業的發展戰略,高校成為創新創業改革先鋒。2017年高考改革在浙江、上海試點,高考及高校招生制度改革從分類考試、綜合評價、多元錄取等方面進行了探索。高校教育改革探索也將進入一個新時期。
一、高校教育存在問題
1.高校專業設置不合理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社會需求的專業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更新速度快,高校專業更新較慢,與社會的需求、經濟發展不適應,出現了很多專業設置不合理。老舊專業、就業領域窄的專業不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得不到學生、家長的不認可,導致無人報考。高校為完成招生計劃不得不將考分低、服從志愿調劑的學生調劑到這些專業。
2.課程設置不符合人才培養目標
目前,高校課程設置以課堂教育為主,實踐課、網絡課、技能課、探索研究課程開設得較少。高校課程設置的培養目標更多培養的是知識型人,不注重學生實際操作能力、社交能力、專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缺乏人文關懷,對學生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及社會道德、個人品德等方面培養欠缺。
3.就業的問題
高校畢業生就業難,一方面由于高校招生規模不斷擴大,2016年高校招生錄取739.8萬人。另一方面公務員、事業單位、企業等勞動力市場供大于求。高校畢業生從入職到勝任工作需要1至2年的時間,有的學生在高校只關注知識的學習,學生的社會適應能力低,解決問題能力低下。大部分畢業生只能完成程序性、流程性工作,對開創性、創新性工作勝任力低[2-3]。
4.高校對學生的評價體系單一
高校評估學生的體系較單一,以學生的學業成績評價為主。在高校獎、助學金評定過程中,高校主要以學生學科成績為依據。對參與社會實踐活動,學科成績不高的學生評價低。這部分學生解決問題、適應社會的能力強。由于高校對學生的評價單一,使得參與實踐的部分學生不能按高校規章完成學業,出現被警告、受處分,休學、退學等現象。
二、高校教育改革探索
高校的首要任務是“人才培養”,在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的今天,探索出 “因材施教”,按學生個人發展意愿開展的個性化教育,探索學生和家庭、社會滿意、認可的教育體系,是高校改革發展的主要任務。
1.課程設置多元化
高校將課程設置覆蓋人才培養的全面素質提升。除設置課堂教學外,設置實踐教學、網絡教學、職業技能培訓教學、社會道德、責任感等教學。培養能解決問題、能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
2.開放式教育
設置開放性的問題,讓學生們分小組去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教師提供指導或參與探索,整合校內外資源來解決問題,獲得各界幫組完成任務。將教師的“教”轉變為學生的“學”,結合學生自身關心的問題,主動探索并獲得知識。同時也提高教師的科研更貼近學生、更實用,在學生的推動下更快速的將成果轉化。
3.學生個體思考與集體智慧融合
正確引導學生產生創新想法,組織學生組建團隊,發揮集體的力量,配備相應指導教師,學生們相互監督、促進、分工、探索完成學習、實踐、創新、創業等事宜。
4.自助式教育及多元化評價體系
高校拓展多種教育形式,將課程、實踐、競賽、培訓等融入教育體系。學生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發展自助選擇多樣的教育形式學習。要培養什么樣的人才讓學生自己選擇培養方式。高校對學生的評價不僅從課程、實踐、競賽、培訓等方面評價,也從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方面評估,建立多元的、全面的學生評價體制。用人單位通過課程、競賽、實踐、技能等全面挑選畢業生。
三、高校教育改革展望
1994年國家教育部對高校開展教學評估以來,高校教育在評估中不斷改革、提升教育教學質量[4]。高等教育質量監測評估堅持“五個度”,分別是社會需求的適應度、培養目標的達成度、辦學資源的支持度、質量保障有效度、學生和用戶滿意度[5]。高校教育提供年滿18周歲以上成人受教育服務,高校學生作為一個心智健全的人,有自主選擇、決定的權利,高校教育改革應以學生為中心,把培養什么樣的人放給學生、社會來決定。滿足學生、社會需求,培養能解決問題的人,全面改革,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高校教育。
參考文獻:
[1]馮藝, 高校教育改革的完善及解決思路探討[J].出版與印刷,2012(2):42-44.
[2]趙頌梅.高校大學生就業問題分析與對策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5, (21):39-41.
[3]李元元.高校畢業生就業過程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7):50-52.
[4]劉振天.高校教學評估何以回歸教學生活本身[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4):60-67.
[5]王銘.我國高等教育質量標準“五個度”的分析、評價與操作化研究[J].高教探索,2016(11):21-2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