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雪婷
【摘要】“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概念的提出是基于教師職業共同目標,從強化人與人之間的共同精神意識基礎上來形成專業認同。獨立學院在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實踐中,從構建獨具特色的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來打破師資結構瓶頸難題,構建多元化、特色化、協作化教師隊伍,來提升獨立學院的教育合力,達到人力資源共享、促進內外信息溝通的目的,增強院校競爭力。
【關鍵詞】獨立學院 教師專業發展 共同體建設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011-01
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在歷經十多年發展中,規模和教育實力取得較大成效。從獨立學院師資力量及師資構成實際來看,盡管獨立學院總體師資力量顯著提升,但與公辦院校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獨立學院要積極發揮自主辦學的靈活性,著重突出教師專業特長優勢,來打造獨立學院“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促進獨立學院師資人才隊伍的全面發展。
一、獨立學院教師專業發展現狀及問題
(1)忽視個人專業發展
一方面,年輕教師因課時多,工作量大而無暇顧及和學習學科知識,因教學經驗不足,難以從學科特色教育上,長遠規劃學科教育;另一方面,獨立學院在教學經費、教育資源方面還落后于公辦院校,很多新教師面對教學資源匱乏實際,無法有效的深化教學,學校也忽視或難以提供培訓資金,使得新教師自我發展意識淡薄,學習型教師氛圍難以形成。
(2)缺失教學科研團隊
從獨立學院師資團隊建設來看,盡管一些獨立學院也建立學科師資團隊,但多處于應付狀態,無法發揮各成員的學科專業優勢,導致教師團隊教學效力不明顯。一些教師團隊中的成員以個體教學、研究為主,缺乏組織協同性,學科關聯性,學科帶頭人未能從研究方向、研究資源上進行有效整合,導致自發教研,管理缺位。
(3)學術氛圍不夠
獨立學院在學科科研項目申請及批準方面,相對偏少,在沒有學科帶頭人有效管理和引導下,科研積極性不夠,年輕教師缺乏項目管理及科研經驗,使得科研氛圍不濃。再者,獨立學院盡管也積極開展學術交流,但多是聽而難以深入探討,使得科研工作停滯不前,也未能形成研究方向。
(4)自主學習意識薄弱
受到獨立學院現有教學、科研環境的制約,很多年輕教師缺乏應有的克難攻關的信心和自主學習的意識,學習主動性不強,對知識更新缺乏動力,難以提升自我學科職業素能,不利于教師的專業化發展。
二、構建獨立學院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的對策
(1)多元化專業繼續教育體系構建
開展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要從構建多元化專業繼續教育體系中,立足專業知識、教育資源,來細化繼續教育方向。比如結合當前網絡化繼續教育平臺,以在線學習、熱門課程、專業技術為關鍵點,來優化教師專業繼續學習發展目標,鼓勵和資助教師參與專業課題、專業知識的進修,引導教師從學術科研活動、項目開發,以及企業帶薪掛職鍛煉中來提升自我專業素能。
(2)深化教學實踐與專業協同發展
打造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要不斷拓寬教師學習范圍,增強專業師資互動與交流,特別是從教學實踐、科研技能等方面,促進教師個體情感性和社會性素養的提升。利用專業學習共同體,一方面增強教師的教學能力,將最新的知識、方法運用到課堂中;另一方面通過專業學習共同體,來打造符合自身學院特色的專業課程,以新技術、新成果來突顯服務地方經濟,促進行業協同發展的優勢。
(3)構建教學、科研團隊
組建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要從教師團隊建設中,從教學、科研中來協同作戰,共享教育資源,共同完成教學任務,促進各成員優勢互補,以教促研,研學并進,增強教師參與學習的自覺性,自主性,發揮教師的獨創性,挖掘教師的專業潛能。
(4)培育“三層級”教師隊伍
獨立學院在辦學特色及師資隊伍建設上,要充分認識到自身學科優勢,師資群體心理和專業特點,從理論知識、實用技能及產學研協同發展上,構建以專業師資為核心層、骨干專職教師為穩定層,高素質的兼職師資為外圍層的三級師資資源流動體系,來彌補本校師資結構缺陷。
(5)打造特色學習型教師組織
構建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需要打造學習型教師組織,以開放的、動態的管理理念,以學習為中心,來促進教師成員間協同與合作。比如從制度上組建以教師發展為中心,以管理和支出教師教育為根本的多元化、自主性學習模式,以績效為手段,以競爭為契機來增強教師的學習意愿,促進特色學習型教師隊伍發展。
三、結語
獨立學院在構建教師專業學習共同體實踐中,要系統、全面、統籌自身教育資源優勢,以高度柔性、符合人性化、可持續發展的學習型教師學習共同體為目標,來逐步提升教師的學習意識,推動教學質量和科研水平再上新臺階。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