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月明
【摘要】單片機技術作為計算機技術的一個重要分支,是電子技術專業重要的基礎課程,但單片機既有涉及硬件電路知識,又涉及軟件編程,技工學校學生基礎知識不是非常扎實,學習中會有一定的困難。采用項目教學,讓學生動手實踐,分組實施,同時通過學習任務書和作業標準書提供操作指引,避免在教學過程中出現冗長、復雜的說教無疑是單片機教學中最好的教學方法。
【關鍵詞】單片機技術 技工學校 項目教學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38-0016-02
針對單片機課程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以“產品制作”引領課程的教學,創設職業環境,讓學生在“學中做,做中學”; 學生動手實踐,進行單片機項目制作,解決實際問題,在實踐中發揮主觀能動性;采用分組教學,參考電子生產企業生產線設置相應崗位,學生各司其職,在職業角色的體驗過程中,學習知識,體驗社會,樹立正確的職業價值觀和職業道德觀。根據單片機項目教學法的總結與經驗本人認為應該注意以下幾點:
一、創設真實氛圍的工作環境,將教室與實訓室合二為一,開展一體化教學,形成仿真的工作場所,使教學過程變為生產過程,學習任務變為工作任務,使學生通過學習親身體驗工作,培養學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完成的每個任務都會帶給學生極大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生強烈的求知欲。
二、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整個教學圍繞各個項目的解決而展開,教師提出引導性問題,給定項目要求;每組學生查找資料進行決策分析,制定出計劃,并實施計劃,完成項目任務。
三、縮短了與實戰的距離每一次任務的完成都模擬了實際產品設計的過程,任務構建越來越復雜,學生的實際應用能力也越來越高,使學生進入企業后一旦需要從事單片機設計,很快就可以上手。
四、《單片機技術與應用》任務教學法繼承了傳統教學方法的優點,始終把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以任務作為驅動,讓學生通過自己的操作把書上死的理論變成活的知識。任務教學法較好地解決了教與學的矛盾,在教學過程中充分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和教師的引導作用。
五、在教學過程中,對傳統教材中部分內容不太適合現在的單片機技術的發展,如:程序與數據存儲器的擴展、P0口分時用復用、等相關知識點刪減,減輕學生的學習負擔,使學習的效率提高。將原有內容章節內容重新劃分,將各部分教學內容分解到各個項目當中進行講解,將不同知識點,加以組合,完成某一控制功能。
六、在項目法教學中以項目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獨立完成項目把理論與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不僅提高了理論水平和實操技能,而且在教師有目的地引導下,培養了合作、解決問題等綜合能力。
七、合理安排教學環節與教學步驟,項目教學法通常包括以下幾個環節:
1.在組織教學環節,學生進行儀容儀表的整理,和安全防護檢查。教師重點檢查學生的工服穿著和水瓶放置,強調安全防護意識。
2.接著為了讓學生明確今天要學什么,怎么學,通過展示“委托設計制作合同”向學生介紹制作項目的背景與要求,為學生創設職業情境,讓學生學會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3.學生在明確了學習目標后,要完成對應的任務,必須先進行相關理論知識的儲備,此時在老師的指導下,通過自主探究的方式,通過對學習工作業完成學習實現在項目必要的理論知識。項目教學法中,教師只對重點教學內容進行講解,一般的是通過簡單的例子用實操的方法進行。
4.項目實施的步驟,教師要解釋清楚,相關資料要及時給出。學生要知道即將完成的項目是什么,還應該清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這樣,學生既可避免面對項目時束手無策,又能避免在完成項目時走不必要的彎路。
5.設計好電路方案后,各組選出本組最佳的電路方案,派代表進行電路仿真演示和原理分析,老師對學生的方案進行點評,選出最優方案并提出修改的建議。
6.在選出了最優的電路方案后,各組按照選出并完善后的最優電路,參照“學習任務書”、“作業標準書”對插件、焊接、調試等崗位進行分工和任務的準備。
7.各小組分工后,按標準書進行產品的組裝與調試,老師指導學生正確進行操作,解答疑問,實現教學目標。
8.產品組裝調試完成后,各組代表上臺進行產品的展示,教師通過對作品功能、工藝進行考核,檢驗教學目標“按照作業標準書的要求完成產品的組裝與調試”是否實現。
9.最后,教師對本次課的內容進行小結并布置課后拓展問題,讓學生課后對知識進行提高與鞏固。
八、采用“產品引領”、“學中做”、“做中學”、“職業體驗”的教學方式起到了較好的作用;教學中應繼續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創設問題情境,不斷產生新的探究需要,并能將其舉一反三應用到其他不同的情景中,達到了預期的教學目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