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琴++郭瑞華++陳林++張建飛++劉永珍++李振亮++鄭麗紅++王雪梅
摘 要:少數民族預科生作為大學生中的特殊群體,是推動本民族發展的主要力量。由于蒙族預科生一直都是使用蒙語進行授課,有部分預科生對于漢語的使用能力有限,導致學習過程中存在語言上的障礙,而專業課對他們來說完全是全新的知識,無法理解和掌握,導致學習興趣不高,成績偏低,這也是一直困擾我們教師的問題。本文通過對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探究,從而總結出提高預科學習興趣的手段。
關鍵詞:預科生 技能教學 專業知識 探索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7)08(b)-0235-02
自1980年以來,內蒙古自治區的高校開始招收少數民族預科生,至今已有三十多年,培養了大批少數民族人才,為我國的建設,特別是在加強民族團結,維護祖國統一和邊疆穩定,促進民族當地經濟快速發展和社會快速進步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貢獻[1]。
近幾年的不完全統計,發現目前我國高等院校中,開設民族預科教育的高校已高達三百多所,在校預科大學生已近3萬多人,然而大部分高校對民族預科生的招收還在逐漸增加。
1 問題的提出
自從實行了預科教育之后,人們就對預科教育產生了錯誤的認識,總是認為預科教育就是補習性質的教育,只要求預科生學習一些數學、外語和基礎漢語等工具性科學,對于其他專業課的學習要求不高。因此導致預科生在學習習慣、學習方法和運用現有的學習資源等方面存在能力不足的問題[2],而大學階段和高中又有很大的不同,例如,教室不再固定,座位可以隨意選擇,老師和學生課上交流減少,以上這些問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所以,本文研究的目的是從整體上去了解民族預科生的學習特點,嘗試構建一種全新的教學方法,從而提高預科生的學習效率和學習興趣,努力探索培養學生自我學習能力的方法,對于我省少數民族大學預科生的教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2 本專業預科生學習現狀分析
2.1 預科生特點
預科教育與本科教育相比存在很多不同點,無論是在學生管理方面還是在教學管理方面,都有自己獨有的特點。少數民族預科生在成長與發展的過程中與普通漢族大學生之間存在許多共同特點,但少數民族預科生也具自己的鮮明特點,比如:語言、習俗、教育和地域等。大部分民族預科生由于一直接受蒙語教學,所以在日常的生活與學習中,少數民族預科生也習慣使用蒙語進行交流,更有甚者有少部分民族預科生對于漢語的使用能力有限,而導致在大學學習過程中存在語言障礙。加之在學習過程中沒有充分認識到學習的性質、目的和意義,產生依賴心理,自卑心理,缺乏自信心,學習成績不理解,難以融入到學生群體生活中。特別是專業課對他們來說完全是全新的知識,無法理解和掌握,導致學習興趣不高,成績偏低,這也是一直困擾我們教師的問題[3]。
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本專業預科生具有以下特點:(1)少數民族的學生在高考的時候會享受到降分錄取政策,因此會與非少數民族的學生在學習起點上存在一些差距;(2)很多少數民族的學生來自農村和牧區,教學資源匱乏,教育基礎較為薄弱;(3)少數民族適應文化的過度需要時間,對于不同的個體適應性的快慢不同,適應時間也就有長有短。在學習過程中由于語言上的障礙使少數民族的學生對于所學知識的理解有限,同時語言障礙還會阻礙他們與同學和老師之間的交流,慢慢地就會產生陌生感而不愿意去與老師和同學進行交流。因此導致少數民族大學生的學習興趣不高、學習成績差。
2.2 本專業預科生學習現狀分析
1998年教育部新增設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此專業不但具有機械專業的典型特征, 而且帶有豐富的材料學科知識,其中包括材料塑性成型、金屬塑性加工、鑄造、焊接和鍛壓等專業,是名副其實的寬口徑專業[4],“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是我校的校級特色專業,《金屬塑變物理基礎》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專業學好其他相關專業課程的基礎,是大三第一學期開設的一門專業基礎課,是學生開始專業學習的第一門課,也是學生走向工作崗位直接受益的專業基礎課。內容包括:(1)金屬塑性加工工藝。(2)金屬塑性變形的物理本質。(3)金屬形變的基本規律。(4)塑性加工時組織性能變化與控制的基本原理等,同時又與金屬壓力加工實際緊密結合[5]。“鍛造工藝學”和“軋鋼工藝學”是該校“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主要的專業課程,與實踐緊密結合,涉及的學科知識非常廣泛。
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發現課程剛開始時,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很困難,尤其是一些初次接觸的專業術語,但隨著課程的進行,學生們才逐漸開始對本專業有一些了解,對課程內容有一些理解,但對于預科生掌握本課程還有很大的困難,雖說來到學校已經上了3年的課程,但之前的基礎課對于預科生來說他們有點基礎同時老師用漢語授課時也能翻譯過來。可上專業課之后表現出信心不足,甚至感到心灰意冷。因為對專業課預科生一點基礎都沒有,上課時老師講解的內容不理解,課后也不主動去問。所以,蒙古族預科生的主要問題就是,專業課的成績較差,不及格率非常高。例如材料成型專業的“金屬塑變物理基礎”課,以卷面成績低于45分的不及格率約在40%,卷面成績低于60分的不及格率超過50%。
因此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摸索出適合預科生專業課學習的教學和指導方法,對有效提高預科生的學習成績,培養預科的學習興趣、增強自信心、提高自身素質、增加就業機會具有重要意義。與此同時這樣的教學研究可以促進教師的再學習和再提高,而且還可培養學生扎實的專業基礎知識與完善的知識架構,達到“以點帶面”的目的,推動本專業學科的共同發展。
3 本專業預科生有效學習的解決方法
通過對預科生學習質量差的原因分析之后,得出以下幾點解決方法。
3.1 化整為零
預科生進入大學學習時,將預科生均衡分配到宿舍,以此促進和其他同學之間的和諧相處,有利于他們彼此交流,相互學習。這樣以宿舍為單位,組成了一個小團隊,在這個小團隊中他們一起學習和生活,溝通能力逐漸提高,為以后專業課程的學習打下穩定的基礎。endprint
3.2 明確課程教學目標
作為教學改革的基本指導思想結合本科專業教學要求, 針對各課程的特點,我們將教學目標基本分為兩部分,第一部分是知識的掌握,第二部分是能力的培養,注重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
3.3 “實例教學與實地教學”結合
充分利用學校的產業基地和實驗室資源,有針對性地實施“實地與實例”教學。“軋鋼工藝學”和“鍛造工藝學”是與實踐密切相關的專業課程,必須通過大量實驗與實踐教學才能使學生理解透徹,例如,講解軸承的鍛造工藝時,可以將一些小型軸承的模型或者是實物在課堂上展示給學生,使學生首先對于軸承這個概念有更好的理解之后再講工藝,比單一的講解更加有效。對于鍛造設備和模具結構的內容,通過適當的“現場教學”,可以達到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同樣在講解熱軋板帶材時出現的魚尾和舌頭缺陷,在實驗室實地講解更具有說服力。
3.4 設計靈活多變的考核方式
傳統的考試模式,是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水平的一種有效方法,也是自古以來一直采用的考核方式,但是這種模式存在一定的弊端,例如:會束縛大學生自我創新能力以及動手實踐能力的發展,不能反映出學生的真實能力與水平,針對改革以后的教學方式,考核方式也應做出相應調整。初步計劃將考核內容分為知識掌握水平的考核和能力的考核兩部分,根據自學和團隊協作情況給出適當的分數。各項考核分值的具體分配為:自學能力考核占10%;團隊協助能力考核占10%;試卷成績占70%;出勤情況考核占10%。
3.5 教師一對一的輔導和指導
預科生進入專業課學習階段,為及時了解和掌握預科生的學習生活情況和思想動態,將預科生分配給每位教師,有針對性的因材施教,增強學生對專業課的興趣,使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逐漸引導預科生了解和理解掌握專業課的特點,指導預科生不斷完善其學習方法和思維方式,激發學習熱情,提高專業知識和技能。
綜上所述,少數民族預科生的培養是一個復雜而漫長的過程,民族預科教育的重點不僅僅是使學生獲得一定數量的知識,而是重點培養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有效的學習策略。使學生具備自我學習、自我探索、獨立思考及解決問題的能力,教會他們如何快速適應大學的學習生活。要使少數民族預科生能夠具備自主學習的能力,需要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從中汲取經驗,推陳出新形成適合少數民族預科生的教學模式,通過新的教學觀念,培養出專業基礎知識扎實、自主創新能力強的優秀少數民族大學生。
參考文獻
[1] 劉小勇.內蒙古高校少數民族預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內蒙古科技大學,2012.
[2] 斯日古楞.內蒙古高校預科生學習策略特點及其干預研究[J].廈門大學,2009,20(95):41.
[3] 劉運合,尚海濤.包頭地區預科生學習態度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0(11):184-185.
[4] 徐小兵,楊雄,吳文秀,等.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專業人才培養目標與知識結構[J].理工高教研究,2006,25(1):81.
[5] 馬海濤.《塑性加工金屬學》課程改革探索[J].民族教育研究,2011,22(1):59-6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