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瑾紅+陳滿娥
【摘 要】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使得世界各國之間的聯系正在不斷加深,進入新世紀以來,互聯網技術的發展進步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同時國家與國家之間的界限也在慢慢淡化。互聯網技術的普及以及推廣,使得國家間的文化交流變得越來越頻繁。近些年來,以日本動漫以及美劇為代表的文化產品開始在我國出現并蔓延,尤其是美劇受到了我國大學生的廣泛喜愛。本文就網絡時代美劇對大學生的影響進行探討。
【關鍵詞】網絡時代;美劇;大學生;影響
中圖分類號:G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8-0165-02
當前階段,互聯網技術為不同文化間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環境,美劇的流行使得中國與美國之間的文化交流更加頻繁。不可否認,美劇在一定程度上對我國大學生的發展成長產生了一定的積極意義,例如,《老友記》《犯罪現場調查》《生活大爆炸》等美劇不僅可以有效拓展大學生的知識面,還能促進大學生英語知識的學習以及獨立自主等良好品質的培養。但是,美劇中充斥著的大量血腥、暴力、犯罪等鏡頭也會對大學生產生不良的影響,例如《越獄》《行尸走肉》《吸血鬼日記》等。因此,在美劇盛行的今天,針對美劇對大學生的影響進行研究,對于應付文化入侵有著積極的意義。
一、美劇的概述
(一)美劇的主要類型。在美國,電視劇制作公司對于觀眾的定位具有嚴格的標準,因此,美劇的分類十分嚴謹,并自成系統。不同興趣的人群可以尋找到適合自己觀看的劇目。美劇的主要類型大致可以分為情節系列劇、肥皂劇、情景喜劇、迷你電視劇等。由于文化觀念上的差異,當前階段,在我國大學生群體中傳播最廣的是情景喜劇以及情節系列劇兩大類型。
其中,情節系列劇是一種系列化劇集,分季播出,每季集數大概在25集左右,放送時段在晚上八時左右。情節系列劇涉及內容十分廣泛,囊括了當下最熱門的話題,根據內容可以將其進一步劃分為科幻、冒險、奇幻、戰爭等類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情節系列劇有《行尸走肉》《越獄》《吸血鬼日記》等。
肥皂劇的播出時段比較靈活,一般在白天或是晚間放送,其受眾大多為女性,既包括年輕的姑娘,也包括家庭婦女。每周一集,時長約為一小時左右。日間播放的肥皂劇與晚間播放的肥皂劇在形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別。日間肥皂劇每周播放五集,晚間肥皂劇每周播放一集。肥皂劇的內容主要是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或是男女之間的愛情,主要以人物對白的形式展開劇情,劇中人物彼此間的情感沖突以及關系演變是其重要的看點。代表劇集有《成長的煩惱》《緋聞女孩》等。
情景喜劇是情節系列劇的種類之一,相較于情節系列劇和肥皂劇,其時長較短,普遍為半小時左右。與現場觀眾的互動是情景喜劇的一大特色,可以有效增加觀眾的代入感。情景喜劇的另一大特點便是其主線的多變性,基本上每一集都會有一條全新的主線。情景喜劇詼諧搞笑,其中豐富的笑料能夠為觀眾帶來大量的歡樂。因此,情景喜劇對于編劇以及演員有著很高的要求。具有代表性的情景喜劇有《老友記》《生活大爆炸》《廢柴聯盟》等。
相對于其他類型的美劇,迷你劇的劇集較少,普遍在3-5集之間。由于篇幅較短,因此迷你劇的制作更加接近電影,其內涵深刻、人物生動獨特、情節連貫性較高。代表劇集有《西部風云史》《太平洋戰爭》《迷之屋》等。
(二)美劇在中國的傳播情況。20世紀80年代,美劇開始進入中國,自從第一部美劇《大西洋底來的人》在中國電視臺播出之后,美劇在中國的傳播可謂是一波三折。初始階段,隨著美劇的流行,其形式開始應用于我國電視劇制作中,例如,電視劇《我愛我家》便是參考了美國情景喜劇的形式制作出來的。后因一些客觀原因,如傳播渠道、放松模式以及數量等多方因素的限制,美劇在我國的發展空間被壓縮,導致美劇在經歷了初期的繁榮之后,逐漸在我國銷聲匿跡。
20世紀90年代,數字存儲技術的發展使得美劇再一次出現在中國觀眾的視線之中,在這一階段,《老友記》《X檔案》等一批優質的美劇在國內得到了大范圍傳播。相較于國內的電視劇,美劇的形式更加新穎,內容更加豐富,使得美劇的“粉絲”群體不斷擴大,美劇在我國擁有了一定的群眾基礎。
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劇漸漸在中國熒幕上消失,但是網絡技術的發展為美劇的傳播開辟了全新的道路。大量的美劇如同雨后春筍般出現在中國的網絡平臺之上,加之計算機網絡技術在人們工作生活中所占的比重不斷提高,《迷失》《欲望都市》等一大批美劇引發了觀看熱潮。當前階段,年輕人對新奇文化事物的接受度更高,美劇在我國大學生的校園生活中占據了重要地位。實際上,美劇的盛行不僅與其精良制作有關,也與我國電視劇制作粗制濫造現象有關。
二、美劇對我國大學生的積極影響
(一)促進大學生形成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生活態度是一個人面對自身周圍環境所反映出來的心理狀態以及情緒,在一定程度上決定著人們的選擇方向。近些年來,我國社會經濟高速穩定的發展,使得我國民眾的生活水平大步提升,與此現象對應的是,我國人民的精神生活需求也在進一步提升。當前階段,我國教育事業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大學生教育作為中國教育體系中的最終環節,對我國國民素質的提升有著重要意義。由于新時代的大學生普遍是獨生子女,父母大多嬌生慣養,因此當他們面對生活中的實際困難時,往往表現出自信心不足,畏縮不前。一旦遭遇挫折,便會導致他們失去拼搏的斗志。究其原因,是因為我國教育體制過于注重對學生理論知識的傳授,而忽略了其身心的全面發展,使得當代大學生普遍缺乏優秀的心理素質。而美國的教育方式與中國有著巨大的差別,這一點不僅體現在知識的傳授方式上,還體現在生活態度的培養上。因此部分美劇中所展現出來的健康向上的精神面貌,正是我國當代大學生所需要的。
在許多美劇中,主人公的形象大多是活潑開朗的,即使在生活中遭遇了嚴重挫折,也會保持樂觀積極的生活態度。他們或是幽默風趣,或是沉穩內斂,總是以昂揚的姿態面對生活中的人和事,為了心中的理想努力拼搏,頑強奮斗。這一點對于中國大學生而言是極具價值的,不僅可以有效激勵大學生認真對待學習,即使步入工作崗位,也會推動他們向著目標不斷努力。例如,在美劇《絕命毒師》中,主人公只是一個普通的中學教師,有一個殘疾的兒子以及懷孕的妻子,當得知自己患了癌癥后,不但沒有一蹶不振,反而通過不斷奮斗維持著家庭的穩定。雖然主人公達到目的的方式是不可取的,但是他的這種生活態度是值得學習的。
(二)促進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形成。大學時期,學生正處于人生觀、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優秀的藝術作品所表現出來的健康積極的精神品質,對于大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培養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當前階段,美劇在大學生的業余生活中占據著重要地位,美劇中所展現的有關社會、人生等方面的思考與判斷,能夠有效提升大學生的思想境界以及道德素質水平。例如,在美劇《成長的煩惱》中,以家庭的誕生為切入點,展現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親情以及朋友之間的友情,能夠激發觀眾的情感共鳴,促進人們珍惜生活,珍愛家人以及朋友。
美劇中的細枝末節對于當代大學生良好品質的培養也有所裨益,首先,美劇中的人物更加注重生活情感的追求,而不是奢靡享樂。其次,美劇中家庭生活所展現的節約精神也能促進大學生在生活中重視資源,不浪費使用。因此,優質的美劇不僅可以提升大學生的精神內涵,還能培養大學生的良好品質。
三、美劇對大學生的負面影響
(一)沖擊我國社會主流價值觀。在美劇中展現的核心價值往往與美國的社會意識形態有著密切聯系,很多美劇所體現出的個人主義與我國傳統的集體主義有著不可調和的矛盾。美國的社會制度與我國存在很大的差異,美劇中所表現出的資本主義生活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是新奇且富有趣味的。例如,美劇《老友記》中,六位主角的和諧共處是建立在彼此相互尊重的前提下的,崇尚以個人利益為主。再如,美劇《越獄》中,所有人物的行為都是以自身利益為出發點,甚至為了實現目的不擇手段。
美劇在展現美式生活的過程中對于價值觀的滲透可謂是不遺余力,其中對利己主義、個人英雄主義的核心價值觀的刻畫,不僅會對當代大學生價值觀的形成產生嚴重影響,還會在一定程度上動搖我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二)模糊道德以及法律底線。不同于國內的電視劇,美劇為了達到吸引觀眾眼球的目的,有很多犯罪、血腥、暴力鏡頭。例如,美劇《越獄》中所展現的罔顧社會道德以及法律規范的行為,雖然滿足了大學生追求刺激、新奇的心理需求,但是可能會對大學生的道德意識以及法律意識產生嚴重沖擊。
一部分美劇刻意淡化了社會道德以及法律規范,犯罪分子將犯罪行為定性為一種藝術,劇中的犯罪人員崇尚利用暴力解決一切問題。美劇《逍遙法外》便是典型例子。
上述現象對人生觀以及價值觀尚不成熟的大學生而言,具有惡劣的影響,導致大學生道德意識與法律意識淡薄,甚至會促使大學生走上犯罪的道路。
四、結語
綜上所述,美劇在我國的傳播對于當代大學生而言有利有弊,因此,在大學教育中,應該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提升大學生的辨別能力,使大學生在觀看美劇時能夠對其中的內容進行選擇吸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逐漸培養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質,提升精神層次。
參考文獻:
[1]倪翠.美劇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D].西安工業大學,2016.
[2]郁有凱.美劇對我國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研究[D].天津理工大學,2016.
[3]劉暢.從跨文化傳播角度看美劇對中國大學生的影響[D].遼寧大學,2013.
[4]張春鵬.從跨文化傳播角度論述美劇對中國大學生獨立意識的影響[D].東北師范大學,2015.
[5]薛舒文.美劇輔助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實證研究[D].哈爾濱師范大學,2016.
[6]李卓杭,王其珍.美劇對中國大學生英語口語表達的影響[J].海外英語,2013,(16):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