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劍虹
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的教學工作要達到良好的效果,重要的就是如何使學生能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把學習視為一種樂趣。小學英語學習更是如此。因此,小學英語教師應該重視培養小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讓學生愛上英語學習。
一、注重“以人為本”,發揮學生主體作用
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力,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方法。母語習得研究及外語學習研究均證實:外語教學中的重點不再應該是“我們該教些什么”,而應是“我們如何在課堂教學中創造這些條件”。新課程標準強調的是學生“能干什么”,因此,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充分體現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增強學生使用英語的能力。
二、創造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
小學生活潑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因勢利導,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的用風趣幽默、充滿懸念的語言,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教學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可以使學生們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用英語大膽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英語和實戰能力的興趣。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上課前的十來分鐘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增強英語課堂的趣味性,引發學生的求知欲。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重視師生情感交流,培養興趣
教育是充滿情感和愛的事業,教師應多與學生進行情感方面的交流,做學生的知心朋友,甚至與學生建立起親人般的融洽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覺得老師是最值得信任的人,跟老師無話不說,打到師生關系的最佳狀態。青少年的心理特點告訴我們,這個年齡段的學生對某個老師有好感,他們便會對這位老師的課感興趣并分外重視,肯下大力氣,花大工夫學這門課,因而成績卓著。
四、將激發興趣延伸到課堂以外
為了增強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給學生更多的運用英語進行交際的機會,教師可以設計和組織多種難易適度的課外活動。通過活動可以讓學生把所學知識運用于實際,使學生認識自我,取得了不同程度的成就感,增強其自信心,增添了學習英語的興趣。例如開展學習課外材料、演唱英語歌曲、表演英語短劇等小組活動。學生在這些活動中能夠互相幫助,互相感染,進而共同提高,長久保持學習英語的興趣。
總之,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層動力,教師要通過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增強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從而提高學生的英語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