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軍+劉奇偉
【摘 要】作為湖南文化的名片,湘繡以其獨特的湖湘文化特色及精湛的針法技藝,與蘇繡、粵繡及蜀繡一起,被列為中國“四大名繡”。自上世紀九十年代以來,湘繡受到市場經濟的大肆沖擊,加上自身系列弊端的嚴重存在,其傳承與發展面臨著諸多尷尬窘境。本文擬從湘繡的人才培養、工藝傳承、題材創新及產業發展等四個方面入手,來探討湘繡傳承發展的系列問題。
【關鍵詞】湘繡;傳承;工藝
中圖分類號:G7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7)18-0192-01
近二十年來,作為傳統美術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湘繡遇到了傳承發展的瓶頸,拋開外在環境因素,湘繡自身傳承發展的內在問題是導致目前這一瓶頸的根源。時代已經發生巨變,作為傳統工藝美術,關于傳統人才培養模式的變革、核心工藝的整體繼承、題材審美的時代價值及產業發展規劃等問題都需進行重新估量與謀劃,如此,湘繡才能克服各種困難,走出傳承發展的尷尬局面。
一、人才培養模式變革
非遺傳承與保護工作,關鍵在于解決非遺傳承人的問題,必須著力提高非遺傳承人的傳承能力,增強傳承后勁。作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湘繡的傳承保護工作也應首先解決傳承人的問題,防止其“后繼無人”的局面出現。目前,湘繡行業從業人員規模較小,整體素質偏低,后續人才的培養仍以傳統師徒相授為主,人才培養模式滯后,整個行業人才青黃不接。因此,變革原有落后的人才培養模式,嘗試構建適用于湘繡傳承的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模式,探索適用于高素質湘繡技能人才的培養途徑,是目前湘繡傳承發展的重要舉措。
目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藝術學院正努力探索與實踐著這一現代學徒制,著力培養湘繡后續人才,并且取得初步成效,其做法與經驗,值得其它工業美術的傳承發展借鑒。
二、核心工藝的繼承與發展
從相關政府工作報告的信息來看,最近幾年湘繡的交易額呈現提升的態勢,產值有所增長。但是,市面上的各種湘繡作品普遍存在工藝不精細的問題,在這背后,體現了湘繡核心技藝缺乏很好的繼承與發展。對于某一工藝美術品種,某種非遺,其是否得到傳承與發展,一個重要的因素,即其核心工藝是否得到有效、整體的繼承與發展,如果沒有,則意味著該項核心技藝的流失,該項工藝美術品的傳承出現了嚴重問題。
湘繡核心工藝的整體繼承,其做法絕不是簡單的,它涉及到傳承的整體環境,傳承隊伍人員的數量穩定與素質優化及其它各種主客觀因素。在這一核心工藝的繼承、發展過程中,政府、科研院所扮演的角色至關重要,可以動用相關行政力量,調動相關人物力資源,為湘繡核心工藝的繼承、發展保駕護航。
三、符合時代審美的題材創新
湘繡藝術的審美形式、題材都應隨著時代而發展。長期以來,湘繡題材主要對動物、植物的表現為主,隨著時代發展,現代人們的審美觀念與意識發生了巨變,快餐文化、流行文化盛行,加劇了人們對傳統俗套的美術題材的摒棄,湘繡題材亟需變革與創新。
目前,湖南工藝美術職業學院湘繡藝術學院鼎力革新,其師生在題材創新發展上用力頗多,如動漫題材、名人題材,以及將其它藝術表現形式用湘繡語言進行表現,緊跟時代審美需要,反映了當下人們的審美價值,讓觀者耳目一新。
從傳統的湘繡題材來看,獅虎豹貓生氣勃勃,動態可掬,梅蘭竹菊品節高雅,是傳統文人及老百姓的品行楷模,其在今天仍不過時。但是,當今社會巨變,時代價值呼喚著新的審美標準,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體現,團結、奮進、公平、和諧等價值亟需得到弘揚,如果湘繡的題材能緊貼、表現這些時代價值,那將是助推湘繡發展及相關產業升級的一次難得機會。
四、長遠的產業發展規劃
作為工藝美術品,湘繡必須具有融審美與實用于一體的價值,如此才能得到民眾的持續青睞,得以長遠發展。作為湖湘文化創意產業,湘繡產業的發展交織著錯綜復雜的因素。對于湘繡產品,可根據市場的不同,制定不同的生產、銷售策略,例如,一方面有面向大眾、老百姓的普通產品,這一類湘繡產品制作不甚精良,但成品出單快,生產效率高是其特點,這有利于部分從事湘繡產業的人員的生存與發展;另一方面,有面向國際、國內高端消費人群而訂制的高端湘繡產品,這一類產品制作精良,題材創新,緊跟時代的需要,符合高層次人員的消費與審美。如此規劃湘繡產業的未來,湘繡市場才將得到均衡發展。
五、結語
總之,作為一種集審美與實用的工藝美術,湘繡的長遠發展,既涉及到藝術發展的規律,又不可忽視市場經濟發展規律,并且還與非遺文化的傳承、保護、發展工作緊密相連,其問題錯綜復雜,不可不審慎查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