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亮
農村信用社改制為農商銀行,是農村信用社構建完善的公司法人治理機制,全面提升經營管理水平,不斷增強市場競爭力,實現可持續健康發展,加快建立現代金融企業的關鍵步驟,是壯大增強服務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有效實力的必然要求,也是順應當前國際經濟形勢,應對復雜金融環境的必然趨勢。改制工作是一項系統性、全局性工作,標準高、要求嚴,單靠農信社遠遠不夠,必須尋求當地政府、監管部門的大力支持,同心合力推進改革,才能在規定時限內完成改制工作目標。
扎實充分的前期工作是做好改制工作的基礎。一是在啟動改制工作前,改制機構應根據當地的實際經濟情況與未來發展趨勢,綜合考慮、統籌兼顧,研究謀劃改制組建農商行的可行性方案及籌建方案,明確改制的總體方向和思路;二是應充分提前考慮到工作開展中可能遇到的各類問題,并形成具有預見性的籌建方案和預案,比如:籌建工作的步驟開展與階段任務;改制過程中資本充足率、撥備覆蓋率、貸款損失專項準備充足率等指標調控,要充分考慮到清產核資后的不良貸款和風險資產影響情況;部門設置要充分考慮到未來農商行的長遠業務發展需求,保證科學合理;總股本設定要預先考慮到風險資產情況和滿足開業后三年資本充足率持續達標等因素。
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是做好改制工作的根本。改制社一定要向當地黨政一把手匯報,爭取地方政府高位推動,地方政府幫助改制社清收不良,用優質土地置換不良貸款等。一是要組織到位。地方黨委、政府要重視,要專門成立籌建工作組,并根據情況抽調業務骨干成立專班,在各個階段成立不同性質的工作小組,將任務安排至各對口部門單位。如在清收之初,成立清收不良工作辦公室,設在農信社,由一名政府領導坐鎮指揮,爭取在一個月時間內,抓機遇搶時間,多措并舉取得清收效果,在申報批籌工作中,又相應成立材料報送組,業務組,資產審查組,接待組,對外聯絡等多個專門班組;二是要細化目標。地方政府要經常召開專題工作會議,研究部署各階段工作,在清收不良貸款方面要大張旗鼓,在主要街道張貼清收公告,發放宣傳單,在電視臺和廣播大造聲勢,以各鄉鎮、紀委、公檢法、各相關部門為小組,分配清收不良貸款任務,分片包干,每周甚至每天開調度會和排名,并在電視臺公布清收成績,把清收工作當成政府一個中心工作來抓;三是要減免費用。當地政府要協調解決農信社相關產權轉讓手續,補辦固定資產產權證明,對相關費用給予優惠和減免。
爭取銀監部門的支持是做好改制工作的重要環節。在整個改制過程中,一是應加強與銀監部門的聯系溝通,取得監管部門的有效指導;二是要邀請銀監部門全程參與,提前介入各種工作方案制定、清產核資、資產評估等相關工作,為改制工作提供及時的現場工作指導和政策指引。這樣既能節省時間,提高效率,又保證了改制工作的合規性。目前,改革批籌由省局批準即可,比以前由銀監會批準,過程相對簡單。
把握政策是做好改制工作的關鍵步驟。改制工作是一項系統工程,政策性強、涉及面廣,涉及到方方面面的政策規定。一是要求改制機構的各級領導和工作人員必須要提高思想認識,熟悉和掌握各種政策規定和操作程序,并嚴格按照要求,精心謀劃,規范操作,確保改制申報工作的各個工作環節和步驟都符合銀監部門的規定要求;二是為確保改制工作順利開展,改制機構應及時向當地政府、銀監部門及其他相關部門請示匯報,成立籌建工作領導小組負責改制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推進,并建立各部門協調聯動的工作機制;三是還要成立具體的工作小組,細化職責分工,制定明確的任務目標與完成時限,責任到人,形成改制工作的合力。
確保改制程序依法合規是做好改制工作的必要保障。在得到銀監部門啟動改制工作的許可后,一是改制機構應在規定的時間內及時組織召開社員代表大會,審議通過組建農商行、開展清產核資、依法處置原社員股金等相關議案,履行改制組建農商行的法定程序;二是根據社員代表大會授權選聘具有改制經驗的中介機構對改制組建的農商行進行清產核資、資產評估,全面摸清家底,客觀、公正地反映經營成果。
調控好股權結構是做好改制工作的核心問題。改制機構的股本總額設定要結合當前經營規模,一是要預先考慮到風險資產情況和滿足開業后三年規模迅速擴張資本充足率持續達標等因素;二是要調控好股權結構,在保證法人股占比達標和保障中小股東利益的前提下優選民營企業入股,逐步形成以法人股東為主體,具有一定數量主業突出、治理良好、利益獨立的主要股東的股東結構;三是通過股金溢價發行,用溢價部分置換部分不良貸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