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運功 岳麟
摘 要:焦竑作為日照市兩位狀元之一,是著名的思想家、史學家,在日照歷史文化乃至我國古代文化中都有一定的影響力。然而,由于歷史等原因的影響,其思想價值較少為世人所了解。在此,筆者從其史學思想出發,對其史學觀進行了簡要分析,期望具有積極啟迪意義。
關鍵詞:狀元 焦竑 史學思想
日照文化底蘊深厚,歷史名人輩出,“鐘靈毓秀,代多偉人”,在古代科舉時代尤為顯著。據統計,從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壬午科始,到清末光緒三十年(1904年)甲辰科止,近1400年的時間里,可考證的山東籍狀元僅有36人。其中,日照就有2人,另外尚有100余名進士,500多名舉人,是名副其實的文教發達之地。2位狀元分別是金朝的張行簡,明朝的焦竑。
一、焦竑簡介
(一)、焦竑(1540—1619年),字弱候,號漪圓,又號澹園,謚文端、文憲,祖籍山東日照(今日照市東港區西湖鎮大花崖村)。萬歷十七年(1589年),以進士第一官翰林院修撰,后任南京司業、皇長子侍講、福寧州同知等職。是著名的思想家、藏書家、古音學家、文獻考據學家,晚明最負盛名的學者之一,尤其精于史學。在其傳世的三十余種著作中,史學著作就有《獻征錄》120卷等大量的著作和《焦氏筆乘》6卷等史學筆記,影響深遠。本文在梳理焦竑史學成就基礎上,對其史學思想進行了簡要的歸納,敬請方家指正。
二、焦竑史學思想簡述
(一)、能夠秉筆直書、嚴謹治學
筆者統計發現,在學術發達、人才輩出的有明一代,僅12人被追賜謚號為“文端”,無一不是朝廷股肱、學界名宿。焦竑是明代最后一位得此殊榮者。這充分體現出其學識、學風的水平之高。明朝中葉后,在八股文和陽明心學影響影響下,學術界彌漫著形而上學、空疏淺薄的不良風氣。明代大學者楊慎深惡痛絕地指出:“近日學禪士夫,乃束書不觀,口無雅淡,手寫訛字。”一些責任感強的學者士子為扭轉這種不良氛圍做了不懈努力,焦竑便是其中杰出代表。焦竑倡導學風嚴謹,注重務實求真。例如,在《獻征錄》中,不僅客觀地記載了高煦之叛、安化之變、宸濠之亂等當朝重要事件,還對當朝者直接提出尖銳的批評。這在中央集權高度集中和專制統治空前強化的明朝很少見的。他對自己家記載也毫不含糊。雖然非常敬重兄長焦瑞,但在焦竑《獻征錄》中記載其“累世不第”,無疑最損讀書人面子。這都體現了焦竑實事求是、直言不諱的嚴謹學風。
(二)、重視史料的基礎作用
焦竑認為:“古之良史,多資故典,會萃成書,未有無因而作者。”他建議仿效永樂時求遺書于民間的做法,廣搜民間藏書和典籍資料,以豐富史學創作的源泉。焦竑本人便是大藏書家。他的藏書十分豐富,《中國藏書家考略》記載,焦竑“藏書兩樓,五楹俱滿”。焦竑的藏書樓,矗立于江蘇省南京市珠江路同仁街,即“焦狀元樓”,是南京地區傳世最久的私家藏書樓建筑,直到1994年春,不幸被拆毀。焦竑辭世二十多年后,在晚明的兵火動亂中,藏書最終還是散失了。
(三)、注重史書的考辨
“盡信書不如無書”。焦竑考據著作有《焦氏筆乘》、《筆乘續集》、《俗書刊醒》等??紦姆秶婕暗浇洝⑹?、子、集等各領域,甚至對《左傳》、《史記》、《爾雅》、《六韜》等經典名著都有訂正和拾遺補缺,很多觀點發前人之未發。如,《史記·扁鵲列傳》記趙筒子得病,召扁鵲來醫。還記載,扁鵲為虢太子治病。焦竑指出:“扁鵲醫虢公,而傳云與趙簡子同時。”而據《史記》記載,虢國被晉獻公所滅,距趙簡子已經有一百二十余年。焦竑敏銳地發現了司馬遷所記自相矛盾。這種情況很多,反映了焦竑學識廣博,注重考辯,不迷信權威,實事求是的治史精神。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焦竑對考據學的貢獻,直接開啟了清代考據學的先河,影響深遠。
(四)、焦竑提倡獨家修史
焦竑多年擔任翰林編修,對編纂史書有獨到的觀點。他認為集體修史和官修史書存在一定弊端,不如個人專心修史?!吧w古之國史,皆出一人,故能藏諸名山,傳之百代。而欲以烏集之人,勒鴻鉅之典,何以勝之?”他還采用班固獨家修史和歐陽修組織集體修史來實例證明?!鞍喙桃?,于《漢書》則工,于白虎通則拙;歐陽修也,于《新唐書》則劣,于《五代史》則優,此其證也?!闭J為他們雖然是一流的史學家,但是在和別人合作時,水平卻發揮不好。
(五)、經世思想鮮明
明中后期,社會矛盾復雜,統治危機日益嚴峻,引起有責任感史學家們擔憂,他們“以史經世”,欲通過發揮史書“致用”、“濟世”的功用曲線救國。以高岱、王世貞、焦竑等人的觀點最具代表性。相對于高、王二人,焦竑的論述更為直接。他主張“君子之學,凡以致道也”。他認為學術的根本目的就是為了“學以致用”。這種“史以經世”的思想在古代學術史上有很大的進步意義。
(六)、體現出濃厚的民本觀念
焦竑早年家境貧窮,甚至妻子賣掉嫁妝支持讀書,50歲才登科狀元,兼之性格耿直,觸犯了不少權貴,仕途受阻??部赖慕洑v和史家的良知,使其對民間大眾的疾苦深為了解和同情,所以他的作品體現了濃厚的民本思想。比如,《獻佂錄》為“行太仆寺、苑馬寺、鹽運司”設卷。這些是管理馬政、鹽政的專門機構,直接關系百姓生活,將三者合為一卷,進行了詳細介紹,提高了他們在史書中的地位。他的論述中多有關于百姓的記載。《獻征錄·周定王》:“永樂三年,王上書言汴梁水去,堤防稍固,第乞修舊宮,以居免勞民力?!薄洞竺黛`丘榮順王墓志銘》:“成化壬辰久旱不雨,王竭誠親詣壇廟請禱,大雨如注,三日方止,民皆焚香叩門稱謝?!苯垢f的民本思想較以往史書更加注重民生,擺脫了固有史書體系的窠臼,具有積極的進步意義。
三、結語
焦竑治學嚴謹,思想龐博,成就顯著,是晚明著名的史學家。焦竑史學成就的取得不僅是中國史學歷史發展的結晶,也是時代環境的產物,與明中晚期統治危機加深、社會問題日益嚴重的時代特點和由此引發的學術不良風氣密切相關。他的史學觀為時人樹立了榜樣,深刻地影響了學界思潮的走向,給后世以啟迪。
作者簡介:郭運功,日照市博物館;
岳麟,日照市經濟技術開發區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