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維裕 陳景
摘 要:城市內澇發生的原因是連續的大量降水導致了降水量超過了城市的排水量。因為氣候等原因,廣西壯族自治區降水較多,而且地勢較低,容易積水,極易形成城市內澇。除此之外還有基礎設施建設較落后、排水系統老化等的原因,都會造成城市內澇。城市內澇給城市帶來很大的影響和損失,使人們的生活變得極為不便.在城市內澇防治的過程中,政府責任問題的探討是不可回避的。政府要嚴格按照國家的標準來對城市的內澇進行積極的建設工作,避免城市內澇的發生。
關鍵詞:廣西城市內澇 政府責任
一、形成城市內澇的因素
(一)地理因素
城市內澇的一大原因是城市的積水,我國的水鄉城市蘇州等地,雖然有豐富的水資源,但是由于地勢較高,反而不容易造成城市內澇的現象。所以低洼地處的城市就會造成積水,進一步導致城市內澇的出現。
(二)降水因素
降水是造成城市內澇的一大原因,連續大量的降水會使降水量超過城市的排水量,從而使城市內的降水無法排出,造成城市內澇。
(三)城市環境原因
由于城市現代化的建設,地面的硬化率比較高,池塘、湖泊逐漸減少,使城市的蓄水能力不強。而且隨著城市化的加快,“城市熱島效應”等現象也逐漸出現,使城市容易出現小范圍高強度的暴雨,從而引發城市內澇。
(四)城市排水系統
排水系統過于老化會嚴重影響城市的排水能力,城市的排水系統如果跟不上城市的發展,就會使城市的積水不能很好的排出,會使城市存在內澇隱患。
二、城市內澇政府的責任依據
廣西城市內澇防治與政府是分不開的。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比較容易發生城市內澇的國家,廣西城市的降水多有來勢兇猛、強度大、范圍廣的特點,進一步加大了城市內澇的程度。
廣西城市的內澇現象較為嚴重,也比較頻繁。政府應該加強對城市內澇的防治。維護我國公民的安全和權益是我國政府的主要責任之一,在面臨城市內澇災害時,政府應該要保障居民的人身、財產的安全,并積極地采取措施來控制災情,消除城市內澇對居民生命和財產的威脅。從政府的意義來講,政府是我國廣大人民意愿的執行者和人們權益的保護者,在廣大人民的生命和財產安全受到城市內澇的威脅時,政府部門應該履行政府的職責積極地保護災區人民的權益,承擔起保障人民權益的責任,帶領災區人民戰勝城市內澇。
我國是一個以人民為主的國家,一切權利都以人民為重。我國政府是以共產黨為執政黨的政府,而共產黨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為人民負責。國家的政府就是人民的政府,政府想要更好的維護人民的利益就必須為人民服務,對人民負責。當城市發生內澇災害時,政府就要盡最大的努力幫助人民渡過難關。
三、城市內澇時政府應該保障人民的權益的內容
(一)生命健康權
生命只有一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無比可貴的,在城市內澇中,政府首先就要保障人民的生命健康權,盡最大的可能避免人們的傷亡,積極采取措施對受災人民開展搶救,把傷亡量降到最低。政府要全力幫助受災人民開展災后重建,避免因為城市內澇而影響人們以后的正常生活,與此同時還要注意傳染病的發生,因為城市內澇時間過長會導致細菌的滋生,政府要組織衛生部門對災后地區進行全面的消毒,避免病菌趁機而入。政府還要保障災后居民用水的安全,為居民提供健康的水資源。對災后的用電設備進行檢查,防止出現漏電狀況,在內澇區域及時的斷電,避免漏電對居民生活的威脅,在內澇消除后要對災區的線路及時檢查,避免出現損壞,確保居民以后的用電安全。
(二)財產安全權
中國的經濟基礎雖然是生產資料的公有制,但是對于個人的私有財產我們也要保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第十三條明確規定了,公民合法的私有財產不受侵犯。城市內澇會對居民的財產帶來極大的損失,在城市內澇發生時,政府應該幫助居民搶救出盡可能多的私有財產,減少居民在災害中的損失,對于受害影響較大的地區進行適當的補貼,政府更不能把城市內澇作為借口對其他的居民區進行泄洪,犧牲一個區域來保護另一個區域[1]。
(三)知情權
政府作為最大的知情者和情報者,掌握著城市內澇的權威信息,以及災后的救援情況,政府應該把這些情況主動的向居民公開,防治謠言的傳播,穩定居民的情緒,主動的把真實的救援情況向居民公開,可以增加居民抗災的信心,防止社會不穩定因素的發生。在互聯網技術的發展下,即使政府對真實的情況有所隱瞞,居民也會得到事實的真相,如果政府一味地隱瞞信息,只會損壞政府在居民心中形象。所以政府要積極的把真實的信息向居民公開,和居民一起抵抗城市內澇,共同進行災后重建[2]。
一、政府對城市內澇的處理措施
城市內澇造成的損失是極為嚴重的,這不僅造成居民的財產損失,更會嚴重影響居民正常的生活。所以政府要加大對城市內澇的防治,來避免城市內澇帶來的影響。當發生城市內澇時政府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來保障居民的權益:
(一)排水措施
政府要注意城市內排水設施的建設,合理規劃排水系統,加大排水量,在排水設施的建造中嚴格把控,防止偷工減料,加大對排水設施建造的資金投入,使排水設施跟得上城市現代化的發展。在平常也要注意對城市排水設施的檢查以及維護,對于時間較長的設施定期保養維護,必要時可以更新這些設施。
(二)綠化建設
在現代化城市的建設中,政府要注意對綠化的建設,對公園的綠化要實行嚴格的監控,避免在綠化帶下面存在混凝土等雜物,讓綠化地區在暴雨天更好的發揮滲透作用。
(三)預警
政府要對暴雨天氣做好預警工作,并且要求居民做好預防工作,使居民在暴雨時避免驚慌失措,把損失盡量減少到最小。
(四)建設蓄水設施
蓄水池對防止城市內澇有很大的作用,蓄水池可以暴雨帶來的降水暫時儲存在里面,等到城市內澇得到緩解的時候再將其排出,城市蓄水池可以建在公園等地,在平時也可以起到觀賞作用,節省建設用地。
(五)災后措施
當城市發生內澇時,政府應全力幫助居民渡過難關,給予災后居民最大的幫助,對災后地區進行全面的救援,把人們的損失降到最低,并要積極的幫助居民進行災后重建。
參考文獻:
[1] 郭明園,劉寬.城市內澇災害下居民權益保障的政府責任研究——以武漢市為例[J].現代商貿工業,2017(12):112-113.
[2] 潘慧慧. 城市內澇致害的國家賠償責任研究[D].貴州大學,2016.
[3] 萬榆,黃岳文,彭曉春.廣州城市內澇原因分析與對策研究[J].廣東水利水電,2016(03):27-31.
[4] 張冬冬,嚴登華,王義成,魯帆,劉少華.城市內澇災害風險評估及綜合應對研究進展[J].災害學,2014,29
(01):14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