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礫巖油藏結構復雜,沖積扇塊狀砂體隔夾層不發育,不同相帶儲層特征變化較大,調剖效果差異明顯。聚合物驅調剖過程中配方強度及組合方式的選擇以經驗為主,缺乏理論支撐。本文在油田現場調剖實踐總結的基礎上,通過室內物理模擬與核磁成像技術,形成不同儲層適應的調剖配方,實現調剖一井一策,指導聚合物驅工業化調剖方案編制和現場實施。
關鍵詞:調剖配方 聚驅儲層 核磁成像
聚合物驅是一種提高采收率的化學驅驅油技術。聚合物驅提高采收率的主要機理是擴大波及體積。但油藏的強非均質嚴重影響聚驅作用的發揮。國內外實踐表明,調剖是保證聚驅效果的重要手段。通過物理模擬、核磁成像和現場經驗建立了調剖配方與礫巖聚驅儲層的匹配關系,可以有效指導聚合物驅現場應用。
1單管巖心匹配性實驗
選取滲透率為1000×10-3㎡ 的巖心,分別用聚合物濃度為0.2%、0.3%和0.5%的凝膠進行單管注入實驗。實驗結果表明,1000×10-3㎡ 的巖心,注入性和封堵性較好的聚合物凝膠強度為0.2%、0.3%。
核磁圖像直觀地表現了凝膠在巖心中的形態、分布及運移。3種不同強度凝膠和3種不同滲透率巖心核磁成像實驗結果表明,強度為0.2%的聚合物凝膠在滲透率為1000×10-3?㎡ 的巖心中呈活塞式的整體運移。核磁成像實驗進一步發現,注入水在相對均質的巖心中易形成水竄通道。而適宜的凝膠強度能有效封堵優勢通道,擴大了后續流體波及體積。層內非均質巖心實驗結果證明,調剖對高滲通道的封堵,有利于擴大后續流體波及體積。
2不同滲透率巖心匹配性實驗
在單管巖心注入實驗和核磁成像實驗,得到不同滲透率巖心匹配的凝膠類型和強度。結合現場經驗,最終得到了不同滲透率適合的調剖配方類型和強度。
3并聯巖心匹配性實驗
通過3種變異系數提高采收率的對比發現,變異系數越高,則所需凝膠強度越大。平均滲透率3000×10-3㎡的巖心,變異系數0.3、0.6、0.9匹配的凝膠強度分別為0.2%、0.3%和0.3% 。
對于強非均質性并聯巖心,調剖有利于剖面改善。凝膠強度越高,剖面改善能力越強。當強度為0.3%時,中低滲巖心的動用程度大幅提高,從調剖前的20%提高到41%。因此,適合的凝膠強度能有效提高剖面的動用程度,擴大后續流體波及體積,從而提高整個巖心的采收率。
當平均滲透率較低非均質性較強時,聚合物溶液具有一定的調剖能力。注聚初期高滲吸液能力下降,隨著聚合物的注入,低滲透層吸液能力下降而高滲透增加。特別是后續水驅初期,吸液剖面急劇惡化,中低滲大幅度下降,注入水基本從高滲產出。當平均滲透率更高且非均質性更強時,聚合物基本無剖面改善能力。核磁實驗結果可以看出,注聚后,后續注入水易沿高滲通道突破,導致后續水驅波及體積遠低于凝膠段塞。因此,針對強非均質巖心,需要調剖來降低高滲通道的滲流能力,提高后續聚合物驅波及體積。強非均質巖心調剖實驗結果表明,聚驅前和聚驅過程中調剖均可以提高注入壓力,從而有利于擴大后續聚合物驅波及體積,可進一步提高采收率5.3%和6.5%。
綜合以上實驗,得到了不同滲透率條件下,不同變異系數所需的凝膠強度。
結合現場應用總結,最終得到了聚驅儲層適應性的調剖配方強度及組合方式。
4現場應用效果
油田1區30萬噸聚合物驅油藏3個分區物性差異大,而且同一區塊不同井組的非均質性變化大。根據適應性研究結果,采用0.3-0.5%聚合物、體膨顆粒+聚合物凝膠、聚合物弱凝膠、體膨顆粒+ASG/聚合物凝膠按順序分階段注入,取得了比較好的效果。
聚驅前調剖后,注入壓力平均上升2.0~3.0MPa,吸液剖面明顯改善。聚驅中調剖后,產出液中聚合物濃度得到有效控制并呈下降趨勢。
5結論
(1)通過物理模擬、核磁成像和現場經驗建立了調剖配方與礫巖聚驅儲層的匹配關系;并有效指導了聚合物驅現場應用。
(2)核磁成像直觀表明,對于強非均質儲層,調剖有利于提高后續流體波及體積。
參考文獻:
[1] 王宏宇:薩北開發區東南塊精細油藏描述及提高聚驅效率研究.吉林大學[D].2012;
[2] 王忠:深部調驅效果評價方法研究.東北石油大學 [D].2013;
[3] 姚俊材:深部調驅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石油工業技術監督[J].2011(10);
[4] 孫海巍.二類油層綜合挖潛效果分析 [J].內蒙古石油化工.2012(13);
作者簡介:李爽(1984.4-),女,漢族,碩士,中級工程師,2007年畢業于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油氣田開發專業,現從事油氣田開發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