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莉+鐘華云

【中圖分類號】R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7)10-0-01
產前檢查是指孕產婦通過全身檢查、產科檢查、疾病史等對孕婦與胎兒的監護,及早預防與發現并發癥,可以有效降低孕產婦的死亡率,提高產兒的生存率[1]。但由于存在產前檢查意識淡薄、家庭經濟等問題使部分孕產婦未做到合格的產前檢查。因此,為探究產前檢查的影響因素,特對5000例孕產婦進行調查分析,取得良好的效果。現將調查方法與內容敘述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選取5000例孕產婦作為本次研究對象,均為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縣青陽鎮進行分娩的孕產婦,年齡22~37歲,平均(28.6±7.8)歲,其中初產婦3309例(66.18%),經產婦1691例(33.82%),所有孕產婦對本次調查方法及目的均知情同意,并簽署相應的知情同意書,且本次調查研究通過倫理審查委員會同意。
1.2 調查方法
對5000例孕產婦采取問卷的調查方式,對研究對象的基本情況進行調查,包括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痛經史、孕次、家庭收入等,并將其進行分組統計如年齡可分為<25歲、25~35歲與>35歲,對比分析每項影響因素孕產婦產前檢查次數,檢查與統計分析人員均為我院的專業人員,并保證調查問卷的準確性與真實性,問卷回收率為100%[2]。
1.3 統計學處理
采用Spss15.0軟件處理,(%,n)表示計數資料結果,檢驗;(±s)表示計量資料結果,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所有孕產婦不同影響因素檢查檢查次數對比分析
孕產婦產前檢查與年齡、職業、文化程度、孕次、痛經史、家庭收入因素均有關,年齡>35歲、有職業、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經產婦、有痛經史、家庭收入>2萬的孕產婦產前檢查次數明顯高于年齡<35歲、無職業、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下、初產婦、無痛經史、家庭收入<2萬的孕產婦的檢查次數,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1.
3 討論
產前檢查在某些程度上降低了產婦與產兒的死亡率,為孕產婦提供了基本醫療與護理措施,保障了孕產婦的基本健康[3]。因此,孕產婦產前應用正確的檢查方法尤為重要,但有很多孕產婦并未做到合格的產前檢查,為探究其影響因素,特選取640例孕產婦作調查分析,取得較為明顯的結果[4]。根據本次研究結果表明,年齡>35歲、有職業、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上、經產婦、有痛經史、家庭收入>2萬的孕產婦產前檢查次數明顯高于年齡<35歲、無職業、文化程度在大專以下、初產婦、無痛經史、家庭收入<2萬的孕產婦的檢查次數,其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該結果表明孕產婦的產前檢查與孕產婦的檢查意識、年齡、文化程度、經濟狀況等均有不同程度的關聯,可以通過組織產前檢查的討論會,為孕產婦講解產前檢查的時間、次數、項目等,增加其產前檢查的積極性,另外可以開展孕產婦的保健系統,大力宣傳產前檢查的重要性,加強孕產婦的保健意識[5]。
綜上所述,孕產婦產前檢查與年齡、職業、文化程度等多種因素均有關,應加大產前檢查的宣傳力度,為孕產婦做好健康保障,在臨床中具有顯著的價值意義。
參考文獻:
徐夏英,張曉雁,賴錫妹,等.孕晚期干預對孕產婦產時認知行為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國際醫藥衛生導報,2014,20(20):3081-3083.
唐曉君,龍倩,王宏,等.榮昌縣孕產婦產時保健服務利用現狀及影響因素分析[J].中國婦幼保健,2011,26(12):1841-1843.
顧春怡,張錚,朱新麗,等.孕晚期干預支持對孕婦產時認知行為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華護理雜志,2011,46(6):569-571.
趙蕊,王靜.互動式孕晚期護理干預對產婦產時認知能力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中國實用護理雜志,2012,28(10):63-64.
徐春霞.孕晚期干預支持對孕婦產時認知行為及分娩結局的影響[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3,32(11):2525-25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