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鳳玉
摘要:隨著新課改素質教育的興起,語文教學也開始了教學改革之路,被社會給予了更高的期望和更多的重視,以往的傳統教育模式已經退出了教學的舞臺,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的素質教育成了語文教學的主旋律。作文教學是高中語文教學的中心所在,也是提高學生語文水平和語文素養的有效途徑,因此,本文主要就高中語文有效作文教學的途徑進行論述,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高中語文;作文教學;途徑
語文是中華文明的傳承和載體,在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文是語文教學的核心部分,是學生語文知識水平和綜合能力的具體體現。然而,由于受應試教育的影響,學生的寫作能力一直沒有被教師給予足夠的重視,這就導致學生語文水平不能得到有效的提升。下面結合作文教學的實踐,對高中語文有效作文教學的途徑談一點看法:
一、渲染教學氣氛,激發學生寫作興趣
根據聯結性學習理論,學生的學習在動機的驅使下可以高效自主的進行。興趣是高中生學習的主要動機,也是維持學生持續學習和探究和源泉,在興趣的引導下,學生就能發揮出巨大的潛能,有效的提高學習效率。因此,教師在作文教學中,要設計一些比較切合學生興趣、愛好,具有新穎性、可行性、趣味性的主題,用題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在學生進行寫作時,教師要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寫作環境,引起學生的興趣、經驗的共鳴,激發學生的潛力和熱情,發揮學生的想象,讓學生將生活中的情境再現,用境激發學生的靈感。在引導學生寫作的時候,教師要渲染寫作氣氛,比如激情高昂的用語,鮮活生動的事跡等,感染學生的情感,用情激發學生的動力。在進行一些說明文,描寫的訓練中,教師可以讓學生進行實物的觀察,讓學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教師在進行細節的引導,從而有效的用物激發學生的寫作熱情。
二、進行廣泛閱讀,積累素材和方法
古人云:“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閱讀和寫作是相輔相成,互相促進的,閱讀是寫作的基礎,只有學生多進行閱讀,積累大量的素材,擁有豐富的知識面,把握文章的結構特點和寫作方法,寫作水平自然就提高了。教材中不乏閱讀的好材料,不論是選材、布局、語言的運用、手法都具有學習和借鑒的意義,教師要在教學中,讓學生掌握閱讀的方法,掌握文章的基本意思,提煉文章中心思想,弄清文章的結構、體裁,寫作手法、修辭的運用等,這對提高學生閱讀效率,有效的積累優秀的素材,并轉化為自己的知識具有重要的作用。課文雖好,但是篇幅有限,并不能滿足學生的閱讀需求,因此,教師要指導和鼓勵學生多進行課外閱讀,不論是優美的散文、精煉的古詩詞、富含趣味、哲理的寓言故事、人物傳記、小說等,學生都應該多看、多讀,對于遇到的妙語佳句、優秀篇章,要進行精讀,甚至背誦,學習其中的寫作藝術,諸如修辭運用,布局謀篇。一篇文章就是一個豐富的知識世界,閱讀就是學生和作者心靈、情感上的交流,引導學生多進行閱讀,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面,積累豐富的寫作素材,有效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
三、進行模仿,借鑒優秀篇章的技巧和語言
寫作源于生活,需要寫出作者的真情實感和要表達的思想,同時還需要進行結構的規劃,修辭的運用,然而,學生的社會閱歷比較少,思想還處于萌發狀態,不能系統的掌握寫作方法,導致學生的觀點和看法不能進行有效的表達,寫出的內容比較空洞、泛泛而談,可讀性不強。因此,教師在教學中,遇到適合學生習作的文章,要讓學生進行模仿,從句子、段落、結構、篇章一步一步的讓學生掌握寫作的方法,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仿寫是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有效途徑,不僅能讓學生更加的理解仿寫的內容,也能強化學生對文章的修辭運用、謀篇布局、思想情感等方面的能力,有效的促進學生的語言組織和運用能力。比如在進行完《故都的秋》教學后,教師可以讓學生模仿課文中有關秋天的描寫,體會文章中秋晨之景、秋槐之景、秋蟬之景、秋雨之景、秋果之景是如何進行描寫的,運用了那些修辭手法,這樣寫能體現出什么效果,文章烘托了一種怎樣的氣氛等等,對夏天的景物進行描寫,通過教材文章的描寫,既可以讓學生更深入的掌握教材知識,也能有效的促進學生的寫作水平,教師在學生寫作過程中,不斷的進行引導和指正,一定會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四、運用網絡資源,讓學生進行微寫作
網絡時代的迅速普及,給學生的學習和寫作的鍛煉提供了更加廣闊的空間,學生對于微博等社交平臺的興趣日益增長。據了解,微博這類平臺對于字數的管控還是很嚴謹的,而學生又對這些軟件平臺有著極其濃烈的興趣。高中語文教師若能夠在學生的興趣愛好上加以適當的引導,也是不失為提高學生寫作水平的一種方法。在這些平臺上,學生可以通過自己的思考,發表自己對于一些事件的看法,或是一些有意義的事情、景物描寫、優美的字句等,而與之有不同看法的觀點雙方偶爾也會進行友好辯論,極大程度上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同時,在思考與自己對立觀點的時候,學生還能從多個角度去考慮問題,認真尋找處理問題的方法,不斷的提高學生的寫作水平,促進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展。因此,教師要鼓勵學生將自己想到的、看到的,進行積極的書寫,然后在網絡上進行發表,微型寫作對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促進學生的語言發展有著積極的作用,不僅能提高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也能促進學生內心的健康發展。
總之,新課改為高中語文作文教學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模式,高中語文教師要進行多種新模式、新方法的嘗試,充分調動學生的興趣和積極性,讓學生進行廣泛的閱讀,隨時隨地的寫作,幫助學生積累寫作的思路和素材,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從而有效的促進語文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郭俊峰.“誘思探究”理論在高中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考試周刊 2014年31期
[2]張寶杰.芻議高中語文教學改革[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4年05期
[3]崔香一,李修樂.高中語文教學中思維的“產生”與“表達”[J].中國教師 2014年08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