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書霞
班主任是學生日常思想道德教育和學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實施者,是中小學生健康成長的引領者,是一個教育大廈的建設者。作為一名班主任必須要與時俱進善于“借力”;要有自己的“班級管理”“班級文化建設”“班級經營”的教育理念;要能夠發掘班級教育的資源,發揮班集體的教育力量,并在和學生、家長、學校的溝通交流協調中不斷提升自己的教育智慧,只有這樣才能實現學生及家長、學校、班主任及老師三方共贏互利,才能使班集體教育效益最大化。
一、不斷地學習,向教育成功者和書籍借力,向睿智看齊
我們常說: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要想成為一名好老師,必須要有廣博的文化知識和精深的專業知識。眾多教育者成功的案例我認識到,學習是第一要務。為了滿足時代的需要,為了不斷提高理論知識與素養,我一邊學習一邊向教育成功者“借力”,反思自己的教育歷程,暗下決心,立志向一個睿智的班主任邁進,逐漸擺正自己的位置。積極學習有關心理方面的知識,讓我的班級管理更有智慧。因班上出現了兩名特殊的孩子(一個動不動就發火,一個從不說話,只要和老師對視就會渾身出汗),老師的教育收效甚微,家長束手無策,一說起孩子就是垂淚。為了尋求解決辦法,我利用業余時間學習心理咨詢專業知識,并以兩名特殊學生為對象,利用所學的方法對兩名學生進行疏導,一段時間后兩名學生均有了明顯的改善,家長得知后感動不已。心理學的專業知識讓我更加了解家長和孩子的心理特點,讓師生之間、家長和孩子之間的溝通更加順暢。
二、向家長借力,班級管理充滿睿智與激情
向家長借力的做法就是通過建立家長微信群交流平臺、成立家長委員會、召開家長會、家訪等,加強與家長的溝通交流,征求家長對班級管理的意見,不斷改進班級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形成教育合力,這些做法讓班級管理充滿了激情與睿智。
通常,我會在新接一個班的第一次家長會上就把班級家長群號告訴家長,鼓勵家長及時加入。最初,在群里家長們都是問孩子在學校表現怎樣,作業是什么,家長們互相詢問孩子的情況等。但是一段時間后,通過對家長的了解,找到部分有教育思想的家長參與班級管理,并讓這些家長幫助自己做好家長之間的溝通員和協調員,在群里進行正確的輿論導向,讓所有的家長都能夠積極配合、支持、理解自己的班級管理及學校的各項工作。同時,我總是將自己班級管理的想法、教育理念和對本班孩子的教育規劃和家長們進行交流,定期在群里征求家長們建議,及時與家長們溝通。同時,還鼓勵家長們在群里分享自己的家庭教育小故事,孩子習慣養成方面的做法和文章與家長共同學習。漸漸地,家長群成了一個很好的交流溝通的平臺,大家在群里討論問題都是圍繞孩子的學習,習慣的培養,班級事務等進行。由此我認為,作為班主任不是孤軍奮戰,因為還有四五十名家庭教育者與自己一起為孩子快樂成長助力。”
三、向班級文化借力,讓教育充滿情感,讓思想充滿智慧
作為班主任對班級建設要有發展規劃。有了規劃,才能朝著既定目標前進,就會減少班級管理工作的盲目性,工作起來才會更條理。通過總結自己多年的班級管理經驗,我將自己班級教育規劃確定為:初一年級建設溫馨班級,讓學生喜歡學習;初二年級建設文明班級,讓學生知書達理;初三年級建設奮進班級,讓學生追尋目標。在這樣班級教育目標的指引下,我以班級文化建設來提高班級凝聚力,帶領和指導班級學生和他們一起創建特色環境,營造“溫馨家園”。在班級里,同學們自己動手綠化美化教室;根據不同年齡孩子的特點,開辟班級文化墻。如“榜樣引我行”的個人榮譽版塊,“星星榜”和小組合作“風采榜”,讓孩子們在集體中成長,在團結友愛中進步;在班級開展“我只說贊美的話”到“伸伸手,彎彎腰”的衛生文明的行動,小組間的大腦風暴比賽,才藝展示,手工制作展等等,努力塑造班級文明中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班級活動,均取得了優異的成績。
四、向孩子借力,力求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
一個班級事務繁多:掃地、擦黑板、清理講臺、圖書管理、熱水器管理、各科課代表、早讀領讀、兩操帶領等等,我把班級樣樣事務都通過競選產生管理者,讓孩子們認識到班級無小事,事事須負責。帶領孩子們共同制定一系列評價措施,在班級文化墻上展示,讓孩子們看到自己的成績與成長,增強自信心與責任心。我十分注重班干部的選拔和培養,從開始的手把手的指導班干部進行班級管理,到逐漸放手讓班干部獨立開展工作,充分發揮班干部在班級管理中的作用,讓自己班級的日常管理總是顯得井井有條。
總之,班主任只有用“心”來管理班級,才會孕育出一個個真、善、美的心靈,培養出一班好學生,帶出一個好班級。作為新時期的班主任,我們應該與時俱進,在工作中不斷完善自我,敢于創新,懂得奉獻,努力提高自身修養,具有強烈的責任心、真摯的愛心、執著的耐心,才能培養出更多順應時代發展的新型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