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友珍
摘要: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家都孩子的關注越來越大,給予孩子的愛也越來越多??蓡栴}也隨之而來,各位家長都顧著愛孩子了,卻很少注重對孩子獨立性的培養。如今的孩子非常缺乏獨立性,我們在幼兒教育中要重視對他們獨立性的培養。
關鍵詞:幼兒;獨立性;培養
我們常常聽見孩子抱怨家長,小時候不讓自己獨立,長大就像一下子就讓他們變得獨立而又擔當,這怎么可能?的確如此,任何人的性格與習慣的形成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須有一個長期的過程。近幾年“弒母”事件的頻發,讓我們這些教育者,尤其是幼兒教育工作者不得不深思。我們的幼兒園應該給孩子一個怎樣的教育?我認為:一個人最重要的是要具有獨立能力和自由的思想。要想具有自由的思想就得從行動和思想上都聽從自己的,本身具有獨立的思考和生活的能力,這樣才能不是依賴別人。
要把孩子培養成獨立的人,首先我們的教師要從思想上重視起來。雖然,幼兒還小,但他們并不是什么都不懂,什么也教不會。他們反而是可塑性很強的。這就好比我們現在給他們一個行為準則的框框,并用這個框框來規范他們的行為。那么,長大后,不用我們教育,孩子也會自動用這些準則來約束自己。我們的幼兒教育雖然不像高中、大學教育那樣能讓學生獲得許多的知識,但我們的教育對孩子的一生卻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是為他們健康人格的形成和良好行為習慣的養成奠定基礎的教育。當然,這件事不是我們自己努力就可以做好的,因為孩子還有很長的時間是和父母親呆在一起的,我們要做好家校聯系,與家長多溝通,讓家長了解培養孩子獨立能力的重要性,爭取家長們的理解和配合,盡可能讓他們和我們教育保持一致。
其次,我們要加強學習,認真研究每一個幼兒。這話聽起來似乎太過嚴重,其實不然。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個獨一無二的個體,具有獨立的個性。我們只有對他們進行了充分的了解,才能在此基礎上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案,讓其在幼兒園里能夠得到全面的發展,成為一個活潑、健康、獨立的孩子。社會在發展,我們的孩子也在不斷地變化,不能老是按照經驗來教學,必須不斷地學習新知識,才能更充分的了解學生的心理、身理,在教學中才能更加得心應手。
在幼兒教育中,我們要相信幼兒通過培養能夠具有很強的獨立性。我們要尊重幼兒的自主性、獨立性,放手讓他們在活動中發展。如:在選擇游戲區域進行游戲時,我們不要干涉他們,應該放手讓幼兒自己去選擇游戲角色、游戲環節、游戲方式,讓幼兒充分感受到自己有選擇、探索、表達的自由。同樣,在孩子間發生矛盾時,我們也不要作為權威者去評判誰對誰錯,而應把解決問題的權利交給幼兒,給予他們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學會解決問題。在他們自己實在解決不下去的時候,我們在給予幫助,給他們一些建議,讓他們選擇,而不是直接的安排和處理,這樣做除了培養他們的獨立性,還能讓他們學會尊重,變得民主。
幼兒具有好奇好問的天性,他們對看到的事情有時都會問上一個為什么?對待他們所提出的問題,我們應很耐心地啟發他們自己動腦筋進行探索,來得到問題的答案。我們要給幼兒創設一個寬松、民主的氛圍,讓他們勇敢地去嘗試。在嘗試各種解決問題的方法時不必擔心失敗,可以大膽發表自己與眾不同的意見,而不是教師把答案直接告訴給幼兒。同時我們也應該尊重幼兒,注意對孩子說話的口氣和方式,要認真的傾聽孩子,使孩子感到你在尊重他。以商量的語氣對孩子發出做事的要求,而不是以命令的口氣來要求,以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尊重孩子的人格,這并非是嬌慣孩子。事實證明:受到尊重的孩子,大多是待人友善,懂禮貌,舉止大方,自我獨立意識強,心理學家認為這是孩子受到應有尊重的良好反應。
幼兒之間是存在能力差異的,具有較強獨立意識的幼兒,我們應給他們創造更多的機會去探索周圍世界,并在主動活動中獲得知識和技能,發展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于獨立意識較弱的幼兒,就相對降低要求的標準,不可強求,更不可鄙視,須因材施教。記得我們進行折紙活動《小鋼琴》的教學過程中,許多能力強的孩子很快就把雙三角形翻壓出來了,而那些能力差的孩子在尋求老師的幫助,這時我們就要求能力強的孩子對著范作自己探索最后兩個步驟的完成,而對能力差的孩子就先學會翻壓雙三角形,等到孩子都學會翻壓雙三角形了我們再把最后兩步驟教給孩子。能力強的孩子小敏就在自己探索的過程中學會了折鋼琴的本領,做起了小老師幫助其他幼兒完成折紙活動。所以說獨立自主性的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循序漸進地進行,切不可急于求成,就如畫畫來說,我們的孩子剛開始對涂色練習不是很能力很強,經常涂的到處都是,后來經過反復的練習,不斷的提升要求,現在大多數的孩子都能均勻的進行涂色練習了。如果我們對每個孩子的發展都做出過高的、不合理的要求,或是因為孩子一時沒有達到你的要求,就橫加斥責,孩子就會產生恐懼心理,然后產生依賴心理,尋求教師的幫助,因此我們應該根據孩子的差異及時的調整教學過程與環節,讓每個孩子都在學習中進行獨立性的培養。
未來是屬于孩子的,孩子未來的路要靠他們自己去走,未來的生活要靠他們自己去創造。家長和教師應循序漸進、耐心引導幼兒,多給幼兒自己去嘗試體驗的機會,培養幼兒的獨立性,在培養過程中積極鼓勵孩子的每一點進步,幫助他們樹立自信,使他們具有較強的社會適應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去勇敢地面對問題、解決問題。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