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我們一直強調(diào)教師要有奉獻精神,教師是紅燭,要燃燒自己,照亮別人;教師是春蠶,要吐絲結(jié)繭,到死方盡。我們一直認為教師的價值要通過學生的成績體現(xiàn)出來,而不能直接從教育生活中、從自己的職業(yè)生涯中獲取幸福感。我覺得這是不對的。
我一直主張,教師要能夠從每一天日常的、瑣碎的、平凡的生活中得到滿足,能夠從自己的成長中得到滿足,能夠從與孩子的交流中得到滿足。教育應該讓教師能夠非常愉悅、非常快樂地過好每一天,每天興奮地走進教室,滿足地走出教室。教師應該每天能夠通過和學生之間心靈的交流、通過自己專業(yè)的成長得到幸福。這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教師的幸福只是來源于學生的一張試卷、一個好的分數(shù),來源于學生成為人才以后,教師就不可能成為一個享受教育幸福的人,也不可能成為一個受學生歡迎的人。
其實,教師職業(yè)大致有四種境界:第一,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第二,讓自己心安的老師;第三,讓學校驕傲的老師;第四,讓歷史銘記的老師。其中最基礎的境界,就是做一個讓學生瞧得起的老師。
—朱永新
(節(jié)選自《致教師》)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