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醒 李淑娟 謝永麗



摘要:利用梭羅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基因組DNA優化并建立的梭羅草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簡稱AFLP)反應體系。預擴增反應體系25 μL:連接產物1 μL,10×PCR Buffer 25 μL,dNTP 0375 μL,Mg2+ 1 μL,Taq DNA聚合酶05 μL,EcoRⅠ預擴引物1 μL,MseⅠ預擴引物12 μL,ddH2O加至 25 μL;選擴增反應體系25 μL:預擴產物(稀釋20倍)20 μL,10×PCR Buffer 25 μL,dNTP 060 μL,Mg2+2 μL,TaqDNA聚合酶01 μL,EcoR Ⅰ選擴引物15 μL,Mse I選擴引物25 μL,ddH2O加至25 μL。利用優化后的AFLP體系,從梭羅草、大穎草(K grandiglumis)、疏花以禮草(K laxiflora)共10份供試材料中篩選出216對選擇性擴增引物,從中篩選出38對具有多態性的引物并從中選出6對條帶清晰、鑒別效率高的引物,其中E16C4、E4C10的擴增條帶中均有梭羅草的特征條帶,為梭羅草的種質鑒定及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關鍵詞:梭羅草;指紋圖譜;AFLP體系;以禮草屬;預擴增;選擴增;引物;種質鑒定
中圖分類號: Q755文獻標志碼: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16-0037-05
收稿日期:2016-04-14
基金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編號:31360578)。
作者簡介:王曉醒(1991—),女,河北石家莊人,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為牧草飼料開發利用。E-mail:694840579@qqcom。
通信作者:李長慧,博士,教授,研究方向為牧草飼料開發利用。E-mail:746886595@qqcom。
梭羅草(Kengyilia thoroldiana)屬禾本科(Poaceae)以禮草屬(Kengyilia),是亞洲中部高寒草原特有種,抗逆性強,具下伸或橫走根莖,固土能力強、抗旱、耐寒,返青早、分蘗能力強,適應寒冷干旱的高寒草原和高寒荒漠生境,對三江源區的環境保護和小麥的品種改良有重要意義[1-4]。目前,對梭羅草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理生態及人工引種栽培方面[5-6]。
擴增片段長度多態性(amplified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簡稱AFLP)結合了限制性內切酶片段長度多態性(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簡稱RFLP)和隨機擴增多態性DNA標記(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簡稱RAPD)技術的優點,具有快速高效、穩定可靠等優勢[7-8],被廣泛應用于遺傳多樣性分析、種質鑒定、遺傳圖譜構建等研究[9-14]。焦湞等以3種禾本科作物為材料,建立并與優化了針對于禾本科作物的AFLP體系[15]。劉歡等建立并優化了燕麥的AFLP體系[16]。李娜對小麥的AFLP體系進行優化并證實該體系對近緣物種同樣適用[17]。AFLP過程比較復雜,針對不同物種有一定的特殊要求,因此AFLP體系優化成為AFLP分子標記研究的基礎工作。本研究以梭羅草為植物材料并以大穎草和疏花以禮草作為對比,探討AFLP分子標記各步驟的影響因素,優化對AFLP進行的正交設計及單因素試驗,建立穩定的AFLP分析體系并進一步構建梭羅草的指紋圖譜,為梭羅草種質鑒定、遺傳分化研究及種質資源保護建立基礎。
1材料與方法
11植物材料
本研究包括3個植物材料,共計10個居群(表1),每個居群隨機抽取10個單株提取基因組DNA樣本,稀釋至 50 ng/μL。并分別混合成10個基因池,作為AFLP分析的DNA模板。
12試劑、接頭與引物
限制性核酸內切酶Mse Ⅰ、EcoR Ⅰ、T4連接酶、Taq DNA聚合酶、dNTP、Mg2+、DNA ladder,購自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引物及接頭,均由生工生物工程(上海)股份有限公司合成。
13主要儀器
凝膠電泳使用北京六一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 DYY-12型電泳儀、JY-CX2A型槽電泳,2 000 V、100 mA、80 W。[JP]
14基因組DNA的酶切與連接
本研究基于已有的文獻資料[18],采用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銨(cetyltrimethyl ammonium bromide,簡稱CTAB)法提取供試材料基因組DNA并用核酸測定儀測定DNA的純度和濃度,每個居群提取10個單株的DNA,稀釋至50 ng/μL,于08%瓊脂糖凝膠進行電泳檢測并將各居群的10份DNA等量混合成基因池。
采用限制性核酸內切酶EcoR Ⅰ和MseⅠ對供試材料的基因池進行雙酶切,反應體系和條件參照劉歡等在燕麥研究中的方法[16]并略加改進,酶切后與EcoRⅠ和MseⅠ的特定接頭連接(表2)。
15預擴和選擴反應的正交試驗設計優化
預擴增反應以連接產物為模板DNA,采用25 μL體系,運用正交試驗設計對體系中的模板DNA、dNTP、Mg2+、Taq DNA聚合酶、Mse Ⅰ和EcoR Ⅰ對應預擴增引物(E+A、M+C)的用量進行優化,采用6因素5水平設計試驗(表3)。預擴增PCR反應程序:94 ℃預變性5 min;94 ℃ 30 s,56 ℃ 1 min,72 ℃ 80 s,20個循環;72 ℃延伸1 min,4 ℃保存。加上樣緩沖液混合后,在6%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中電泳檢測預擴增引物的效果。
選擴增反應以預擴產物(稀釋20倍)為模板DNA,采用25 μL體系,運用正交試驗設計對體系中的模板DNA、dNTP、Mg2+、Taq DNA聚合酶、EcoR Ⅰ和Mse Ⅰ對應選擴增引物(E+ANN、M+CNN)的用量進行優化,采用6因素5水平設計試驗(表3)。選擴增PCR反應程序:94 ℃預變性 5 min;94 ℃ 30 s,65 ℃ 30 s(每循環降低07 ℃),72 ℃ 80 s,14個循環;94 ℃ 30 s,56 ℃ 30 s,72 ℃ 80 s,23個循環;最后72 ℃延伸5 min,4 ℃保存。加上樣緩沖液混合后,在6%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中電泳檢測選擴增引物的效果。endprint
16選擴增引物反應體系的單因素試驗設計
根據正交設計試驗優化的選擴增引物反應體系設計單因素試驗(表4)。對某一因素進行單因素設計時,其他因素采用正交試驗篩選出的水平。經PCR擴增后,在6%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中電泳檢測選擴增引物反應效果。
17引物篩選與指紋圖譜構建
利用10份植物材料對216對AFLP選擴增引物組合進行初步篩選,獲得具有多態性的引物對,進一步篩選出引物擴增帶型清晰、對供試材料區鑒別率高的核心引物。指紋圖譜構建參照Pan的研究方法[19],有AFLP片段的記為“A”,無AFLP片段的記為“C”。
[BT1#][STHZ]2結果與分析
21植物基因組DNA提取與檢測結果
18~20,08%瓊脂糖電泳條帶整齊一致,表明雜質去除較干凈,純度較高,可用于AFLP分析(圖1)。
22正交試驗設計優化
預擴增采用EA和MC引物對酶切片段進行擴增,體系中各因素用量均影響最終結果。正交試驗處理的試驗產物在6%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上檢測(圖2)發現,預擴增片段在100~500 bp擴增信號較強,各樣品間相對一致,說明基因組DNA的提取和酶切連接體系比較合適;6個因素僅取值在兩端的水平組合選擇性片段擴增量較少(泳道1、10、18、22)或背景太深(泳道11、16、21),其他組合帶型較好。試驗結果表明,梭羅草AFLP預擴增反應體系各因素水平范圍寬泛,根據經濟適用原則確定預擴增反應體系:連接產物1 μL,10×PCR Buffer 25 μL,dNTP 0375 μL,Mg2+1 μL,TaqDNA聚合酶05 μL,EcoR I預擴增引物1 μL,Mse I預擴引物12 μL,ddH2O補足至25 μL。
選擴增反應采用EA+GA和MC+CA對預擴增產物進行再次擴增。對上述優化過的預擴體系產生的預擴產物進行選擇性擴增體系優化,正交試驗處理的產物在6%變性聚丙烯酰胺凝膠上檢測發現,擴增片段在100~500 bp擴增信號較強,不同處理對選擴反應影響較大,僅試驗組合4、13、15、19、24、25相對帶型較好(圖3)。試驗結果表明,選擴體系設置的6因素中對結果影響較大的為dNTP和Mg2+(dNTPs濃度過低時,造成非特異性擴增增加,反之,則擴增產物會逐漸減少,Mg2+的影響效應與此相反),其次是引物、預擴產物、Taq DNA 聚合酶;初步確定最佳選擴反應體系:預擴產物(稀釋[CM(25]20倍)20μL,10×PCRBuffer25μL,dNTP075μL,
Mg2+ 2 μL,TaqDNA聚合酶01 μL,EcoRⅠ選擴引物15 μL,MseⅠ選擴引物25 μL,ddH2O補足至25 μL。
23單因素試驗設計優化
由正交試驗結果可知,dNTP、Mg2+、引物、預擴產物、Taq DNA 聚合酶對選擴體系影響較大,采用單因素試驗設計進一步研究,dNTP用量調整為060、065、070、075、080 μL。選擴增引物反應體系中單因素不同水平試驗電泳圖譜(圖4)結果表明,各因素水平控制良好,較好帶型均出現在各因素中值附近;進一步優化的選擴增反應體系(25 μL):預擴產物(稀釋20倍)20 μL,10×PCR Buffer 25 μL,dNTP 06 μL,[JP2]Mg2+2 μL, TaqDNA聚合酶01 μL, EcoR Ⅰ選擴引物 15 μL,[JP]Mse Ⅰ選擴引物25 μL,ddH2O補足至25 μL。
24引物篩選和指紋圖譜構建
對10份供試材料篩選216對選擇性擴增引物(圖5),從
中篩選出38對具有多態性的引物并從中選出6對條帶清晰,鑒別效率高的引物(表5),其中E16C4、E4C10(圖6)的擴增條帶中均有梭羅草的特征條帶。這6對AFLP引物組合的擴增產物共統計出28個AFLP多態性片段,因此這28個AFLP標記的有無,即為供試植物材料的指紋。由于任何單一引物對都不能獨自鑒定10份植物材料,所以本研究對10份植物材料構建E16C4、E3C16引物對的指紋圖譜(表6),以鑒別10份植物材料。
3結論與討論
本研究采用正交結合單因素試驗設計,兼顧各因素間的交互作用。試驗結果表明,梭羅草的AFLP分析對2種引物的用量需求并不相同,MseⅠ的預擴增引物和選擴增引物均略高于EcoRⅠ的預擴增和選擴增引物,這一點在之前的禾本科作物AFLP體系優化的國內相關文獻中并未提及。分析原因可[CM(25]能為AFLP擴增片段同時具有4個堿基的 MseⅠ和6個堿
注:A表示有AFLP標記片段;C表示無AFLP標記片段。[HT][FK)]
基的EcoRⅠ黏性末端,依據4種堿基隨機排列組合,MseⅠ的位點多于EcoRⅠ,則用量相對較少理論上是可行的。同樣,MseⅠ的預擴增引物和選擴增引物應略高于EcoRⅠ的引物。
DNA指紋圖譜構建是種質資源分子鑒定的基礎,常用的分子生物學方法很多。SSR和AFLP是構建DNA指紋圖譜的首選技術。本研究選取譜帶穩定性較好、鑒定效率較高的6對AFLP引物構建10份植物材料的DNA指紋圖譜,6對引物擴增結果不一致,表明此方法可以構建梭羅草的指紋圖譜數據庫。顯影結果中觀察到梭羅草的特征條帶(圖6),能直接將梭羅草與大穎草和疏花以禮草區別出來,可以用來鑒定梭羅草種質資源。
梭羅草是青藏高原高寒荒漠草原的優勢鄉土草種,對生態恢復和拓寬小麥育種的遺傳基礎具有重要意義。目前,針對于梭羅草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宏觀方面,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有待進一步發展。AFLP分子標記的引物在物種之間具有通用性,無須事前了解基因組的序列信息,是以分子水平研究梭羅草的良好接入點。為進一步利用AFLP分子標記研究梭羅草的遺傳多樣性、遺傳分化等建立了基礎。endprint
參考文獻:
[ZK(#]郭本兆 中國植物志(第九卷第3冊)[M] 北京:科學教育出版社,1987
李淑娟,李長慧,何國英,等 梭羅草的染色體核型分析[J] 安徽農業科學,2010,38(7):3356-3357
[3]李長慧 梭羅草有性繁殖特性的研究[D] 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14
[4]Jensen K B Genome analysis of Eurasian Elymus thoroldianus,E melantherus,and Ekokonoricus (Triticeae:Poaceae)[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lant Sciences,1996,157(1):136-141
[5]王佩羽 播種深度和施肥水平對梭羅草農藝性狀的影響[D] 西寧:青海大學,2013
[6]王佩羽,李長慧,李淑娟,等 4種牧草苗期耐鹽性比較[J] 草業科學,2013,30(4):590-595
[7]Smith J J,Scott-Craig J S,Leadbetter J R,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 (RAPD) products from Xanthomonas campestris and some comments on the use of RAPD products in phylogenetic analysis[J] Molecular Phylogenetics and Evolution,1994,3(2):135-145
[8]Vos P,Hogers R,Bleeker M,et al AFLP:a new technique for DNA fingerprinting[J] Nucleic Acids Research,1995,23(21):4407-4414
[9]張俊紅,黃華宏,童再康,等 光皮樺6個南方天然群體的遺傳多樣性[J] 生物多樣性,2010,18(3):233-240
[10][ZK(#]姜岳忠,董玉峰,馬玲,等 山東省主栽楊樹品種的AFLP分析與鑒定[J] 山東農業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0,41(1):17-22
[11]張瑞萍,吳俊,李秀根,等 梨AFLP標記遺傳圖譜構建及果實相關性狀的QTL定位[J] 園藝學報,2011,38(10):1991-1998
[12]尤衛艷,黃華宏,童再康,等 光皮樺AFLP分子標記體系的建立[J] 生物技術,2008,18(6):42-45
[13]Becker J,Vos P,Kuiper M,et al Combined mapping of AFLP and RFLP markers in barley[J] Molecular Genetics and Genomics,1995,249(1):65-73
[14]李東,吳先軍,陳新 熱脅迫下丹參轉錄組cDNA-AFLP分析[J] 中草藥,2011,42(10):2083-2091
[15]焦湞,孫營,李娜,等 禾本科作物基因組AFLP分析體系的建立及優化[J] 華北農學報,2007,22(4):108-111
[16]劉歡,趙桂琴,耿小麗,等 燕麥AFLP反應體系的建立與優化[J] 草業科學,2008,25(2):84-89
[17]李娜 AFLP體系的優化與小麥T5代高蛋白株的AFLP分析[D] 鄭州:鄭州大學,2006
[18]Doyle J J A rapid DNA isolation procedure for small amounts of fresh leaf tissue[J] Phytochemical Bulletin,1987,19(1):11-15
[19]Pan Y B Highly polymorphic microsatellite DNA markers for sugarcane germplasm evaluation and variety identity testing[J] Sugar Tech,2006,8(4):246-25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