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波
摘要: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和交際能力,是英語課教學的基本就任務,然而對于廣大農村學校來說,在英語口語教學上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時除了不流暢之外,還有積極性不高,更多學生十分緊張,不敢說、不愿說,同時教師的口語教學方式也有待改進和提高。文章就農村英語口語教學的現狀及如何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的對策進行了初步的探討和思考。
關鍵詞:農村;英語;口語教學;現狀與對策
一、農村學生英語口語交際能力差的原因
(一)學生沒有良好的語言環境——無聲的熏陶
農村的家長絕大多數都不會說英語,缺乏輔導能力,甚至有些家長常年在外打工,對孩子的督促不夠。平時學生所聽、所想、所說的都是漢語。雖然現在大力要求推行素質教育,但是在農村多數家長還是以分數的高低來評價一個學生的優劣,根本不重視孩子的英語學習。大部分家長對英語未引起足夠的重視,當孩子滿懷喜悅地向父母講述對學習英語的好奇時,在取得進步向父母邀功時,父母們缺少鼓勵,沒有從正面積極地進行引導教育,而有的家長雖然也能認識到從小學開始學英語的重要性,但自己本身沒有較高的文化水平,對英語也是一竅不通,無法在家中為孩子創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悶葫蘆”影響著學生的口語交際
農村孩子比較膽小,羞于說英語。農村的學生土生土長,從小受周圍特定環境與家庭教育的影響,與城市孩子相比,往往會顯得更加膽小拘謹、不善言談,缺少自信心理,害怕會說錯被老師批評,并且易落于機械的條文背誦的俗套,因而羞于說英語,也不太敢說英語。大多學生在進行口語表達時內心焦慮緊張,因此錯誤百出,越失措就越是懼怕,擔心自己會說錯,會遭人恥笑。由于這種自卑心理,有的學生總覺得自己不如別人,覺得自己的英語基礎差,語音、語調不標準,在口語表達上常被動地坐在座位上,避開各種語言實踐活動,漸漸就失去了口語表達的愿望,讓他們成了一個真正的“悶葫蘆”。
(三)教師忽略了對學生“說”的信心與“說”的能力的培養
有很多老師為了讓學生的考試成績有所提高,就怕學生不懂不會,拼命地把自己的知識教授給學生,卻忽略了對學生“說”的能力的培養,尤其到了高年級,老師們更是注重語法的講解,“說”就更加被忽略了。這些學生剛開始學習英語時信心十足,自信滿滿。當一兩節課后他突然不喜歡上英語課了,上課也不開口說了,原來在上課時,搶著說被老師批評了,或者是說錯了被同學嘲笑了。接著他也就不高興,不愿意說了。老師在學生的“說”出現問題的時候沒注意引導。
二、提高英語口語交際能力的策略
(一)增強學生的信心,培養學生對英語口語的興趣
對農村學生來說,使用日常教學的簡單用語,他們都如同聽天書,在口語課上他們更是難以啟齒,應該引導學生開口講英語,盡量啟發學生說,不怕出錯,保護學生的積極性,允許他們出錯。只有不怕犯錯,勇于開口的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進步最快。實踐中發現,很多學生不敢開口的原因是他們沒有足夠的自信,怕出現錯誤被別人笑話。但是在實際上,雖然農村學生的英語基礎差,詞匯量也不是很多,但我們所學的人教版教材中每單元的warming up和Speaking部分較簡單,完全可以作為口語練習材料。以農村學生的的基礎來說,可以讓他們先進行預習準備自己要說的內容,每人第一次必須說兩句,人人都必須開口,讓一些心存僥幸的學生斷了想逃避不開口的念頭,并鼓勵他們對自己充滿信心。同時在教學的過程中還可以取創設情境、短劇表演、小組對話、講故事、學唱歌曲等多樣化的課堂教學方法與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不斷給學生表達的機會,不斷給學生新的刺激,培養他們對口語表達的濃厚興趣。
(二)將“聽”“說”融于一體,注意對學生方法的指導
口語交際的最終目的是有效地傳遞信息,表達情感。因此在進行英語口語教學的過程中首先教學生善作傾聽者。在“聽”的過程中要耐心專注,根據說話人的語言、表情、手勢等,理解對方話語內容的重點,聽一句話,抓主干;聽一段話,抓主要意思;聽一篇文章,抓主旨,善抓提示性的關聯詞是迅速提煉文章主旨的有效方法,如“但是”、“可是”、“因此”、“所以”等;引導學生聽說結合。其次是讓學生掌握一些有用的口語交際技巧,如在交際前最初幾分鐘,要怎樣才能增強表達效果,面對沉悶的氣氛,如何打破僵局。要注意交際中的其它語言因素(語氣、語調、停頓、節奏、重音、手勢等)的輔助作用。然后是教師在必要的時候必須要進行示范,要及時的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掌握,并給予合理的評價。口語交際具有現場性、流動性等特點。教學時應堅持“交際至上”原則,為學生展示一些生動、風趣的口語實例,將其過程、步驟詳盡地展現給學生,從模仿到積累再到運用。設置具體的交際環境,考察學生的口頭表達語言是否連貫,思維是否有邏輯,手勢、姿態是否恰到好處,內容是否生動、具體以及聽眾的反應等,反饋的信息要有針對性。
(三)必須要端正教師“教”、學生“學”的思想
首先,教師要從“應試教育”的教學思想下擺脫出來,將培養學生的實際能力放在第一位。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聽說能力十分重要,每一種語言都是有聲的,聲音是語言存在的物質基礎。在進行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必須先從聽說開始。聽說能力的強弱,對英語的讀寫能力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有的時候甚至會影響到學生學習英語的成敗。教師不能為了升學考試就忽略了能力培養、輕視口語的訓練,要知道現在在英語考試中聽力也占有很大的比例。其次,要讓學生自己清楚的認識到英語口語的重要性,端正學習思想。教師要主動的與學生一起討論英語尤其是口語在日常生活和今后學習、工作中的重要性。通過討論,學生明白了學好英語并不是因為對考試重要,而且因為對他們的未來會有很大的幫助,從而喚起學生主動學習英語、提高英語口語的積極性。
農村學生英語口語表達能力差是一個不容回避的嚴峻問題,必須引起足夠的重視,創設有利于學生口語交際的情境,逐步培養和增強學生的興趣,農村英語口語學習中的問題才能得到有效解決。
參考文獻:
[1]熊洪輝.提高農村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滕家慶[J]
[2]胡建成.農村英語教學面臨的困難思考[J].池州師專報200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