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真理
摘要:在我國的現代教育中,教育思想倒向科學,嚴重忽略人文教育。這種偏頗的教育思想是實踐的誤區。導致我國在人才培養過程并不順利,由此可見,現代教育中必須將科學和人文融合在一起,重視學生的人文素質,這才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文本就此問題進行思考分析。
關鍵詞:科學與人文;融合;現代教育發展;趨勢
引言:
我國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在《教育論》一文中發表過意見,他認為“學校的教育目標必須是培養學生能獨立行動和思考問題的個人,而這些個人應該把為社會服務視為最高的生活問題”。這才是教育的意義,是教育必須達到的目標,是我國現代教育所要達到的最終目的。
一、反思我國現代教育的狀況
我國現代教育制度、教育規模、教育方針、教育政策等方面在20世紀中葉以來的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里在教育的發展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是在教育理念和實踐成果方面卻稍顯落后,主要體現在公民素養、道德品質以及人道情懷等教育沒有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傳授。我們的整體教育還在基礎的傳授課本知識的層次上回蕩,教育者們沒有意識到對受教育者的本性與人性的啟迪與開發的重要性。如今怎樣評價這種歷史的教育悲哀都不過分。說到底,這是教育者們思想意識不夠清晰,忽視了教育的真正意義,忽視了教育主體的人格、品德、心靈、創新等綜合素質的培養,只是培養出了能掌握某種單一技能或者掌握一些知識的社會工具,而不是現代社會所需要的整體性人才。
如果一個人連最起碼的人性沒有了、三觀毀滅了、人格是扭曲的,那么就算他掌握再多的專業技能、接受再多的知識教育,對于他今后走上犯罪道路都無濟于事。一個人他使用自己掌握的高科技技能來做傷害國家利益傷害國民利益的事情,就等于掌握了技能及其成果卻喪失了基本的人性,使國民如何安居樂業。
二、現代社會培養人才離不開科學教育,更離不開人文教育
科學與人文的融合作為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是具有客觀性和必然性的。我曾經看過一本名叫《高科技.高思維—科技與人性意義的追尋》這本書,作者約翰-奈斯比特在書中明確表示,高科技正在深刻的改變人周圍的世界,改變人與周圍世界的關系,直至改變了人的本身。他憂慮著未來到底是福還是禍,[1]他呼喚:“能對科技作最有成效的思索的角度,就是人性的角度:我們是誰?我們想成為什么樣的人?我們應該怎樣去實現?”他指出:對于任何教育系統來說,培養學生的素質是最重要的。
曾經一篇中國教育報道中寫道:“當75名諾貝爾獲獎者齊聚一堂的時候,一名記者問獲獎者:‘您認為你在哪所大學哪個實驗室里學到了最寶貴的東西?一名蒼老的學者想了片刻回到說:‘在幼兒園。我們可想而知,在幼兒園能學到的東西無非就是與同伴一起分享玩具,做錯事要說對不起,獲取東西要說謝謝,等等。我國很多教育專家在很早之前就強調過這樣一個教育觀點,我們首先是一個人,然后身上被賦予很多知識、技能等能力,才會是各行各業中的專業人才,各個領域中的工作者。因此我們的教育理念中應該把教會學生做人放在首要任務上。但如今我們的教育者們的眼光都是聚焦在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對學生的考試成績或者各種競賽獲得的獎牌過分關注,失去了對下一代基本道德規范教育理念,在這方面的工作做得遠遠不夠。
[2]科學本身是屬于“中性”的,它的發展只會服從自己的邏輯,而不懂得人的倫理。因此,我國如果繼續在科技教育上過分片面,而忽視人文教育,那么,所培養出來的人將會是“畸形”的,只會是社會需要的工具,而不是完整的健全的人。
三、科學和人文的融合是人才培養的必要途徑
科學是社會發展的基石,是時代進步的“火車頭”。科學,是研究、認識及掌握客觀世界和及其規律[1].是解決問題的重要手段。如果違背科學的定理,即一切違背客觀事實及其規律的做法都是錯誤的,必然失敗,走向消亡。只有懂得科學的定理,掌握科學,不逆向科學規律,才能在世界中站穩腳跟。對于一個國家來說,沒有現代科學,就沒有先進技術,那么國家就要落后。
人文,是人類文化中的先進部分和核心部分,體現的是重視人、尊重人、愛護人。是滿足個人與社會需要的關懷。人文直接關系到人性,關系到做人,在此基礎上還影響著人的靈性、創造性以及科學實踐。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不僅取決于科學技術、物質文明的進步,人文文化和精神文明的全面發展也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如果只有精湛的科學技術、高度的物質文明,而沒有先進的人文文化和精神文明,這也嚴重威脅著人類和社會。
人文學科的內容豐富,有哲學、語言文學、藝術、歷史等學科,關于社會人生的各種理論和學說。人文教育是受教育者們了解社會,是融入社會的重要途徑,同時也有利于促進他們全面發展,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并提升。受教育者們接受人文學科的內容,不僅可以豐富精神生活,升華思想,最重要的是促進了人格的健全和完善。總而言之,人文教育使得教育者們終生受用。
科學教育主要是賦予受教育者們靈性,人文教育不僅能夠啟迪靈性,更能啟迪受教育者們的人性。只有科學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教育才能真正取得實質性的作用,才能與現代社會相溶。
結束語:
教育者們應該加強對人文教育的重視度,積極推進科學教育與人文教育的融合,兩者之間要做到不偏不倚,這是教育改革的重要環節,也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
參考文獻:
[1]姚旭.科學與人文的融合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J].工會理論與實踐.中國工運學院學報,2003,06:61-64.
[2]黃立營.科技教育和人文教育相結合是現代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J].煤炭高等教育,2000,05:120-12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