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鵬

摘要:初中力學是中考物理考察的重點,同時力學又存在著知識點多、抽象度高、難度大等特點,因此也是中考的難點。所以針對初中力學建立一個合理高效的復習策略就至關重要。
關鍵詞:中考物理;力學;復習策略
初中物理的知識主要包括聲、光、熱、力、電、磁等內容。各部分之間的關聯性內容較少,且教法、學法和復習策略也不盡相同,而力學相對于其它部分則更加獨立,下面筆者結合近年的教學經驗,從四個方面來談談關于構建初中力學的復習策略。
一、認識初中力學在中學物理中的地位
認清初中力學在中學物理中的地位和重要性,對于復習時間的分配和復習策略的建立具有指導意義。首先從初中物理的知識體系來看,以人教版教材為例,力學部分共六章內容,占比超過全部教材的四分之一,遠超聲、光、熱等內容。同時力學內容又是中考的考查重點,在安徽中考試題中,其所占的比分也是最大的。
其次從物理學中整個力學體系來看,初中階段的力學只是使學生對有關現象和規律有初步認識,鍛煉其基本的實驗設計和操作能力。另外,通過學習幫助學生從有關的生活現象和實驗現象中去歸納總結基本的力學知識和規律,學會如何利用這些知識去解決力學中的定性問題或簡單的定量問題,為以后在高中階段深入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二、理清初中力學的知識體系
構建合理的初中力學的復習策略必須要理清初中力學的主要內容到底有哪些,它們之間又有怎樣的聯系。力學內容多而不亂,自成體系,教師要幫助學生站在高處明晰復習的內容,只有綜觀全局才能有的放矢,為此可利用類似于下面的知識結構圖的方式將有關內容呈現出來。
在以上結構圖中機械運動包括參照物、速度等概念;運動和力的關系包括:牛頓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等內容;力的概念和分類中包括力的定義、重力、彈力、摩擦力、壓強和浮力等內容;功和能包括功和功率的定義、公式應用,和動能、勢能及機械能的有關知識;簡單機械包括杠桿、滑輪、斜面和機械效率等知識。
三、明了學生的思維障礙和知識難點
教師在著手實施力學的復習以前也必須明了學生的思維障礙和知識難點。初中生之所以感到力學難學的原因,一方面乃是其不會用物理方法和物理知識去分析問題,常常仍是憑借直覺或定勢思維去看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由于力學具有很大的抽象性。因此對于學生而言,知識的難點和難解的題型有哪些,教師應做到有心中有數。在此筆者將力學中的部分難點羅列如下:慣性的概念和大小,摩擦力的分類和大小,壓強和浮力的綜合計算,動能等幾種能量的大小變化問題,動態杠桿問題,滑輪組和斜面的功、功率和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等。教師可根據難點設計一些有針對性的題型,幫助學生突破思維障礙。
四、設計合理的中考復習策略
建立復習策略可以從多方面、多角度入手,原則應是知識點覆蓋全面,合理高效,有針對性。建議可從以下三個角度制定初中力學的復習策略。
1.以力學知識體系按步復習。這也是在第一輪復習中所要采取的方式,這個階段應該狠抓基礎知識,縱觀中考試題中的力學題目,基礎知識所占比分最大。另外,許多學生一遇到難題就很容易出錯,究其根本原因還是對基礎知識的掌握和理解不夠,例如許多學生分不清相互作用力與平衡力的區別,其根本原因乃是不知道力的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又有學生不能區分動、靜摩擦力,是因為不會分析接觸面的相對運動問題;還有在求解液體壓強時公式的運用錯誤,是因為未考慮容器與液體之間的相互作用力;在浮力的求解時出錯很多情況是因為沒有正確理解V排的概念和阿基米德原理;功率的計算錯誤乃是因為未注意公式中單位的統一性和研究對象的同一性;不會分析杠桿問題乃是因為力臂的畫法未掌握。所以這個階段的復習不僅要讓學生知道并記住力學的基礎知識、基本規律和基本解題方法,還應該特別重視提高學生對這些概念和規律的理解和內化,使學生不僅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這樣在遇到難題、新題時才能根據題目中的不同情境靈活運用有關知識進行解題。
2.按題型分類進行復習。近年來的中考題型都比較固定,填空題和選擇題主要是考查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運用。實驗題則主要是從課本實驗改進而來,考查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對數據和現象的分析能力等,因此復習力學實驗題時應明確課本中的重要實驗,例如探究液體壓強的影響因素,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探究影響動能的影響因素,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探究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影響因素等實驗。在復習實驗時還應注意培養學生對實驗方法的應用,例如伽利略理想實驗法的應用,探究多因素變量問題的控制變量法,探究微觀或抽象物理量時的轉化法等實驗方法。另外力學作圖題主要考查內容是物體的受力分析和杠桿中力臂的畫法等。力學中的計算題這最主要是壓強和浮力的綜合計算以及簡單機械中的功、功率和機械效率的綜合計算。
3.根據學生成績進行分層復習教學。如果學校的條件允許,經過第一輪對基礎知識的復習以后,可根據學生的成績和接受能力,把學生分為優異生、上進生、和后進生三類進行分層教學。后進生仍然復習力學中未掌握的基礎知識和基本規律;上進生可進行力學基本題型的加強訓練;優異生除進行基本題型和綜合題型的訓練外,還可適當增加初高中力學銜接題型的訓練。這樣的分層教學實用而高效,具有很強的針對性,既避免一部分學生學不懂,又促使另一部分學生的特長和優勢得以充分發揮,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有效地提高自己的成績。
筆者認為以上四個方面不一定全面涵蓋了在建立力學復習策略時所要考慮的所有問題,但卻是所要考慮的四個最重要的方面。總之,想使學生在中考的物理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合理的復習策略至關重要,也引起每一位初中物理老師的重視,但仍需要我們不斷的進行總結和探索,以促使在中考物理復習過程中有更加高效的教與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