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秀琴
摘要:美術教育在提高與完善人的素質方面具有的獨特作用,可以使學生在積極的情感體驗中提高想象力和創造力,讓學生在美術學習中學會熱愛生活。鑒于美術教學的重要地位,我們在美術教學過程中就要從學生的實際出發,采取多種教學策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學生的創作欲望,為他們提供想象的空間,提高學生欣賞美、創造美的能力。
關鍵詞:美術教學;創作欲望;體驗創造;發展評價
《小學美術新課標》中明確提出,“應充分發揮美術教學特有的魅力,使課程內容與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的情意和認知特征相適應。”為此,筆者總結多年的美術教學經驗,認為小學美術教學應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生活經驗入手,激發學生美術創作的欲望
《小學美術課程標準》教學目標中明確指出,“從學生的生活實際入手,讓學生們通過看看、畫畫、做做等方法大膽引導學生對美的鑒賞。”小學低年級美術活動教材中選擇的是一些學生熟悉或感興趣的內容,例如在教學一年級《讓大家認識我》一課時,通過讓學生互相介紹自已,教師可引導學生從姓名、年齡、興趣愛好等方面來介紹自己。然后老師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把班級比作一棵大樹,同學們是樹上各種各樣的葉子和果實,然后提出要求:“創作一棵班級樹”,孩子們的學習興趣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孩子們用手撕,用剪刀剪等,制作出各種形狀的樹葉和果實,很快學生的作品就完成了。在制作過程中教師要指導學生怎樣撕,怎樣剪,怎樣貼,這樣既完成了教學目標,又激發了學生的創作欲望。
在教《誰畫的魚最大》一課時,要抓住學生都喜歡小動物的童趣特點,讓孩子說一說他們認識哪些魚,它們的形狀和顏色都是什么樣的,你想用什么樣的方式來表現水中游著的魚。這些低年級學生所熟悉的或感興趣的內容,能讓孩子樂意去表現,用孩子們身邊容易找到的各種媒材,通過看看、想想、畫畫等讓孩子展開對主題想象和創作。
二、從游戲入手,讓學生體驗美術創作的樂趣
低年級的美術教學要以游戲的方式出現,培養學生對美術的熱愛。如在教授《捏泥巴》一課時,設計“我是小小廚師”的游戲活動。首先讓學生思考:“想一想,你家的廚房里都有哪些用具?”學生們通過討論回答,說出有鍋、碗、瓢、勺、水杯、水壺等用具,“那么我們今天就把這些用具有條理地布置在一個小廚房里,老師看誰家的廚房布置的合理,既美觀漂亮又干凈整潔。”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一下子就被調動起來了,學生躍躍欲試地想制作自已喜歡的用具,這時教師再講解制作步驟,學生們就會更加認真地聽,也會制作出精美的作品來。
根據低年級學生喜歡動手操作的特點,在教學過程中給學生提供創作的空間,共同設計、布置學生美術作業展覽或美化教室等等。在教學《過春節》一課時,通過讓學生說一說過年了,我們怎樣來妝點我們的教室,學生很快就會想到要剪窗花、做燈籠等等,教師加以指導點播并和學生們一起動手布置班級教室,讓學生感受到自已是班級的小主人,學生創作的積極性自然十分高漲。
此外,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設置一些有趣的游戲。讓學生們在游戲中動腦,動心,在游戲中發散思維,從而在喜歡美術課而對美術活動也產生了濃厚的興趣,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三、從材料入手,給學生充分發揮想像的空間
在教《花點心》一課時,為學生準備陶土、橡皮泥等可塑性材料,通過揉、搓、壓、捏、切挖和堆塑等方法進行點心的造型設計。并指導學生用不同的形狀和顏色進行裝飾,使我們制作的花點心看上去更誘人。在講《會變的小手套》一課前,讓學生收集一些廢舊的手套,通過觀察它們的形狀,發揮想象,把手套變成有趣的玩意兒,讓它們即可愛又有創意。這些材料都是我們身邊經常能看到、好收集的,讓學生們利用這些材料進行創作,給學生創造想像的空間。
生活中有許多廢舊物品可以用到教學上,如教《漂視的小鐘表》一課,讓學生收集一些舊畫報,利用畫報原有的圖案,充分發揮想像,制作出各式各樣的小鐘表,每名學生都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
四、從評價入手,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小學生美術評價就是幫助學生了解自己的學習能力和水平。在教學的各個環節我們都要做好評價工作,在學生創作過程中,教師要時時對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進行評價。如在教《小扇子》一課時,學生在創作時,有的同學將紙巾疊成花形的扇子,并用絲帶做裝飾,樣子很漂亮,這時教師抓住時機對他的作品進行評價,很快其他同學得到了啟示,利用彩紙、畫報創作出了許多精美的扇子,有的還做成了帶有飛邊的花扇,作品十分精美漂亮。
在學生作品完成之后,要把所有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用簡單的詞語表達自己對自然和美術作品的感受,大膽地發表自己的感受,使學生初步形成鑒賞能力,同時教師對學生的作品進行及時準確的評價,每次活動都要評選最佳創作獎,鼓勵學生創作更美的作品。
另外在每一節課創作結束后,要對學生的學習習慣進行評價,比一比誰桌面整理得最干凈,誰能和同學一起合作共同創作,誰幫助了需要幫助的同學等等,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和心理品質。
總之,小學美術課是培養學生創造思維的樂園。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