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明
摘 要 思想政治教育是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建設的主要內容,也是解決社會矛盾和問題的主要途徑之一。隨著十八大的召開,黨中央提出了一系列的發展目標,其中最深入人心的當屬中國夢。本文主要研究了我國大學思政教育結合中國夢的改進方向以及中國夢對大學思政教育的意義。
關鍵詞 中國夢 大學思政教育 改進
中圖分類號:D60 文獻標識碼:A
0引言
中國夢是習近平總書記在十八大后提出來的重要指導思想和重要執政理念,是新時代的中國人民的集體民族夢想。該指導思想也為新時期的大學思政教育指明方向,大學生作為中華民族社會主義建設的生力軍,有責任有義務認真學習中國夢的真正內涵,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貢獻。
1我國思政教育的本質與結合中國夢之后的特點
1.1我國思政教育的本質
我國的思政教育本質是引導人民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我國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社會主義國家之一,思想政治教育對于中華民族精神文明建設非常重要。西方國家大都是資本主義國家,這兩種社會的思想理念完全不同,但是只要是政治思想就沒有對錯之分。馬克思主義認為資本主義是人類社會發展的一個必然階段,因此對于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來說,資本主義政治思想有其存在的科學道理,同樣,在社會主義政治思想對于我國來說也是科學合理的。我們在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時,首先要堅持社會主義政治思想,然后對于西方資本主義政治思想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
1.2結合中國夢之后的大學思政教育工作的特點
大學思政教育與中國夢相結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在教育中深化理想信念。新時期,我國大學思政教育的目標就是通過思政教育工作者全面的向學生闡述理想信念的價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遠大理想,使每一位學生都能堅定自己的理想與信念。中國夢聚集了每一名中國人的夢想,能讓生活在新時代的中國人民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機會,共同享有夢想成真的機會,能夠得到與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所以中國夢與每一個中國人的理想息息相關,深入中國夢與大學思政教育的結合,就是深化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
大學思政教育與中國夢結合的第二個特點就是激發學生強烈的愛國主義。當今時代中的愛國主義就是要堅持愛國、愛黨,堅持黨的領導,擁護黨的領導成果,即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發展道路。這也正是中國夢中所包含的愛國主義思想,在和平年代,典型的愛國表現就是堅持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實現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夢想。大學思政教育與中國夢結合之后就要以中國夢為指導,激發學生的愛國情懷,引導廣大學生服從黨的領導,以振興中華為己任,在學生心中樹立樹立民族自豪感、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強社會認同感,經過這樣的思政教育之后能讓學生自覺踐行黨規劃的發展方針與政策,為早日實現中國夢,貢獻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2大學思政教育與中國夢結合的原因
2.1能夠提高學生的使命感
夢想反映的是一個人的追求,中國夢則是反映了一個民族的追求。只有經歷過苦難的民族,才會迫切希望民族復興;只有曾經輝煌過的民族,才能明白民族復興的意義。中國夢為大學思政教育課提供了新的教學內容,中國夢再一次將當代大學生的歷史使命與民族命運、國家發展緊密連接在一起。黨的十八大為中華民族確定了今后的奮斗目標,即以“兩個百年”為期,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而在當今時代下,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有希望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這就需要當代大學生擁有強烈的使命感,為實現中國夢而艱苦奮斗。
2.2能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我國在社會結構、利益格局、經濟體制、思想觀念正在經歷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時期。該時期我們必須正視的現實問題就是各種矛盾凸顯,導致大學生的價值取向正朝著多元化發展。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人類社會發展的歷史表明,對于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來說,最持久、最深層次的力量是全社會共同認可的核心價值觀。如果一個民族、一個國家沒有共同的核心價值觀,莫衷一是,行無依歸,那這個民族、這個國家就無法前進。”所以,大學思政教育的重點就是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而與中國夢結合之后,大學思政教育就有了明確的價值目標和有益的方法論。
2.3能將幫助學生實現人生價值
馬克思曾指出:“人們為之奮斗的一切,都同他們的利益有關。歷史不過是追求著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動而已”。從一定程度來看,歷史就是人類圍繞著利益或需要而展開的一系列活動,人類活動就是歷史的主體。人們把自己的美好愿望定義為夢想,追夢的過程最能體現一個人的人生價值。對于當代大學生來說,將自己的人生與國家發展和民族命運緊密聯系起來才是最有意義和價值的,才是最值得倡導的成才觀,才能最終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中國夢與大學思政教育結合,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價觀,幫助學生實現人生價值。
3結語
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每一個中國人民的夢想,大學思政教育應結合中國夢的意義與內涵,與時俱進,正確引導當代大學生為實現中國夢而努力。大學思政教育工作者要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培育人才。
參考文獻
[1] 連永新.“中國夢”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幾點思考[J].教書育人(高教論壇),2017(03):103-104.
[2] 蔡小葵.中國夢融入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J].內蒙古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7,30(04):51-56.
[3] 劉海漫.“中國夢”指導下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開展[J].科技經濟導刊,2017(12):18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