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靈 李艷平 師秋香
摘 要 中職學校的德育工作必須緊握時代脈搏,從職業教育特點出發,以學生為本,探索適合職業教育特點的德育工作方式,提高中職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中職學校的德育是要在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的同時,更要使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成為具有創新意識、探索意識的新世紀的技能型人才。
關鍵詞 德育 道德觀念 道德意志力 道德動機 職業道德
中圖分類號:G717 文獻標識碼:A
職業學校學生生源大多存在成績差、習慣差、行為差,其表現在:入學成績差,存在厭學情緒;有些獨生子女入學后不能適應集體生活;有些來自邊遠山區和農村的學生,家庭經濟比較困難,他們有些自卑不合群;有些是單親家庭,父母的離異使他們的心靈受到了傷害。由于受社會一些不良風氣的影響,侵蝕了我們青少年的思想,拜金主義、個人享樂主義等消極情緒存在,使學生的價值觀出現很大扭曲,開始呈現多元化趨向。因此如何管好學生,使他們勤學、好學,培養他們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成為職業學校的重大課題。從家庭教育看:現在獨生子女家庭多,很多學生的父母外出打工,他們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由于缺少父母的管束,加上隔代的溺愛,使學生變得自私自利、缺少同情心、大手大腳、好吃懶做、不思進取,也給職業學校的德育教育增加了難度。因此,做好職業學校德育教育是刻不容緩的一項工作。
1原因分析
(1)家庭教育和社會環境的影響。家長的行為習慣和生活方式、家長的工作或家庭中的不幸、忽視對孩子的教育等因素,給學生提供了不良榜樣和示范作用,產生了不良影響。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目前一些不健康甚至是腐朽有害的產品在市場上流行,社會上的一些不健康思想如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實利主義等不同程度地影響了一些中職學生,尤其是中職學生經常出入娛樂性網吧,沉溺于虛擬的網絡世界,出現了狹隘、偏見、嫉妒、暴躁、孤獨、抑郁、固執、攻擊等不良個性的心理特征,經常逃學、曠課,甚至一部分中職學生毫不猶豫或毫不內疚地說謊、欺詐或偷盜,做一些違紀違法的事情。
(2)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不恰當。由于中職教育一味追求學生就業率,部分教師從思想上放松了對學生學習和生活上的關心與關愛,只注重形式上的管理學生,忽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未能將管理與教育有機結合起來,認為管理和教育只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是一種手段,加上教育方法上的單一,如懲罰、工作粗心或放任自流,或對待學生不公正,處理問題偏袒等,使部分中職學生產生消極對抗情緒。
(3)缺乏正確的道德觀念。學生由于道德上的無知、道德觀念薄弱,缺乏對道德行為的正確判斷造成的,有的是由于不良誘因直接引發的。學生的道德意志力薄弱表現在他們不能堅持用正確的道德動機戰勝錯誤的道德動機,被一時錯誤思想所支配,產生不良道德行為。同時表現在不能始終履行道德義務,常因偶然的誘因而使個人的欲望膨脹,感情沖動,產生不道德行為。道德情感狹隘偏私。他們一般是重感情,講義氣,愛報打不平,但是非觀念模糊,缺乏真正的正義感。
(4)不合理的行為習慣。不合理的行為習慣是以不合道德要求的行動方式滿足個人欲望,并在多次僥幸得逞的情況下形成的。這些不合理行為習慣一經形成,常常使學生不知不覺地采取類似的行動;這種行為習慣的維持和所產生的舒適的情緒體驗,又加強了類似的不良行為習慣的形成。
2目前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模式
目前職業學校德育教育的基本模式主要有:注重以教材施教的模式;封閉式的教學模式;注重口頭傳授說教的模式,錯誤認為德育教育任務只是德育教師的事。注重事后懲罰的教育模式。這種滯后的教育管理嚴重阻礙了學生的德育教育。
3提高學生德育水平的對策
(1)強化道德規范教育,提高學生道德認知水平。用符合民族精神和時代精神教育的理論來武裝學生,結合德育課教學加強學生的政治理論學習,以增強學生的明辨力。一方面要注重用革命傳統教育學生。利用每年的傳統節日以及主題班會、演講比賽、歌詠比賽、參觀革命傳統教育基地等形式,對學生開展優良傳統和民族精神的教育。另一方面還要用時代精神感召學生。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今天,由于形勢的需要,責、權、利各方面都發生了相應的變化,如何適應形勢,以時代精神去感召每一個學生,是職業學校做好德育工作的重要內容。
(2)堅持理想信念教育,突出職業道德、職業理想和創業教育。學校要在原有基礎上加強理想信念教育,引導學生逐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特別是職業觀和就業觀,堅持進行熱愛勞動、崇尚實踐、奉獻社會的教育,培養學生擇業意識、創業意識。在校期間應有組織地讓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和生產實習活動,幫助他們了解社會,適應社會,為將來走進社會打下堅實的基礎。
(3)進行道德法制教育,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道德觀念是道德情感和行為的思想基礎和內在動力。有些學生的錯誤言行、不道德行為,往往出自缺乏必要的是非觀念或是由于道德的無知所造成的,所以要強化道德規范教育和法制教育,培養他們高尚的道德觀念和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使他們明辨是非曲直,理清真善美與假惡丑,把握正確的行為標準。
(4)用優良的校風熏陶學生。一是嚴抓干風。抓各級管理干部,設立明確的目標管理責任制,使干部以身作則,做老師和學生的表率,使學生言談舉止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二是實抓教風,提高教師的綜合素質。要從教師的語言、儀表、工作方法入手,凡要學生做到的,教師不僅要做到,而且層次要高。要組織教師進行師德規范學習,愛崗敬業,使他們以高昂的熱情,投身到工作中去。三是恒抓學風。要堅持不斷地教育學生勤奮學習、熱愛專業、立志成才、報效祖國,可以通過增加獎學金、評選三好學生、減免優秀學生就讀費用、聘請優秀畢業生返校談體會等方法,提高學生學習業務的信心及追求上進的積極性。
(5)用校園文化活動啟迪學生以珍愛生命、健全人格教育為重點,對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毒品預防教育、環境教育、廉潔教育等專題教育。中職學生正處在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隨著生理、心理發育和變化,他們在學習、生活、人際關系等方面會遇到各種心理困惑或問題。這就要求我們必須采用適合職業學校學生的心理特點的教育方法,做細致耐心的思想工作,要教育學生正確對待名利、正確對待困難與挫折、正確對待批評、正確處理好同學之間的關系。
(6)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和思想實際,抓好學生行為習慣的養成教育根據中職學生年齡特點抓好行為規范養成教育,對以后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重要的影響。要重點進行誠實守信、熱愛勞動、艱苦樸素、克服困難等正確信念與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
(7)針對學生的不同階段,抓好學生職業意識、職業道德、職業理想教育。一年級以職業意識啟蒙、樹立職業理想為重點,二、三年級以職業意識強化、職業理想確立、職業道德行為養成為重點,在頂崗就業實習前以端正就業觀念、增強創業意識、修正發展目標為重點,引導學生挖掘自身各方面潛力,形成奮發向上的動力,懂得珍惜在校生活,主動接受職業道德教育,自覺養成職業生涯發展所必需具有的素質和職業道德。
(8)維護、發展好學生個性職業教育的特點。就是要創造條件發展人的個性、特長,以學生發展為本。中職教育應針對個性差異,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支持學生的創新精神,給學生更多的選擇余地和發展空間,更加生動活潑地學習。適度提出行動要求,及時肯定和鼓勵學生所取得的成果。
4結論
總之,中等職業學校的思想道德教育是要在辦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和勞動技能的同時,更要使學生遵紀守法、愛崗敬業,成為具有創新意識、探索意識的新世紀的技能型人才。
基金項目:課題名稱:中職學校德育實效性研究,編號ZJ2014。
參考文獻
[1] 雅斯貝爾斯.什么是教育[M].三聯書店,1991.
[2] 吳紅英.中職生不良道德現狀及對策探究[J].教育科學論壇,2007(05)
[3] 趙玉翠.中職德育教育的思考[J].教育研究與實驗,2010(0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