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湘軍
語文是至關重要的學科,也是學好其他學科的基石。中學是全面提升語文水平的重要階段,語文教學與培養現代化人才的綜合素質和文化素質直接相關,同時關系學生其他學科的學習能力。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語文教學越來越受到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關注。然而,教學效率普遍比較低、教師和學生的付出與收獲不成正比、學生學習之后能吸收的知識較少是常見的問題。
如何提升效率,提升學生學習的熱情和興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使學生樂學、好學是語文教學亟待解決的問題。提升語文教學水平,一方面是提升學生綜合學習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必由之路,另一方面有利于我國傳統文化的發展和傳承。
一、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課堂教學效率低
語文教學并不是一味地追求效率,但讓學生快速地理解、領悟并融會貫通卻是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教學效率低是長期普遍存在的,也是多方面的原因共同造就的。教師語文功底不夠深厚、教學經驗不足、教學課程設置以及課堂時間安排等因素都有可能導致學生學習效率不高,往往是教師付出很多,學生學習很累,卻難以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
2.教學內容、方法、評價單一
教學內容單一主要是指在教學過程中,學生學習的內容單一,局限于書本上的知識,缺乏拓展學習,缺乏豐富的社會實踐,教學內容比較抽象,難以被形象地理解記憶。教學方法單一主要體現在教師教學時更多地依賴一些傳統的教學方法,教學方法程式化現象比較突出,未能有效了解學生需求,缺乏與學生之間的互動。教學評價單一是指對學生的考評方面,往往是以單一的筆試成績為考核評價標準。為了在考試中取得比較理想的成績,學生答題被教授各種固化的套路和方法,限制了學生思維。
3.課程設置不合理
教學課程設置不合理是導致學習效果較差的原因,在課程安排方面不合理,有時候出現語文課程連續編排或者較長時間段未編排語文課程的情況。相對于其他學科而言,語文課程學習壓力較小,應與其他課程合理混排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4.重視程度不夠
對語文教學重視程度不夠也是導致教學效果較差的重要原因。由于應試教育的影響,考試成績作為學生學習和課程設置的導向。語文雖然作為基礎學科,但考試分數很難凸顯其優勢,甚至部分教師片面地把語文學習歸納為背誦等簡單的理解方式。因此,語文教學受到的重視程度也較低。
二、提升語文教學水平的方法和途徑
1.提升教學水平和教學效率
教學水平的提升有賴于經驗豐富的教師隊伍,課堂教學的時間有限,在短暫的學習時間里,無法做到面面俱到,更多的學習內容要課后補充學習。教師需要豐富自身的專業素質和水平,在有限的課堂時間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
2.豐富教學內容和方法
積極拓展教學面,不局限于書本知識,豐富教學內容主要是要根據學習的相關知識延伸開來,同樣的教學內容可以通過不同的表現形式傳遞給學生。比如,向學生布置一篇關于秋的作文,如果只是簡單地向學生傳達作文的寫作技巧,并且找一些優秀的作文來作為參考范例,學生寫出來的文章往往會和例文雷同甚至出現明顯的抄襲成分,寫作技巧也會顯得呆板而生硬。相反,通過實踐的方式啟發學生的思維,教學效果則會比較好。比如,安排學生秋游,讓學生融入大自然領略秋的意境,這樣文章的立意就不會那么低下,同時提高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關于教學方法教師則需大膽創新,不局限于傳統的教學方式,可借助多媒體收集相應的影像資料幫助學生理解和提升學習樂趣。
3.構建合理的教學評價體系
教師在日常教學中應采取多維度去評判學生的學習效果,本著多鼓勵、少批評的原則,盡量詳細地引導學生發現自身的優點并積極挖掘自身潛力。教師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根據班級特點制訂行之有效的評價體系。比如,對于日常學習和課程作業,教師可采用積分表的形式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在積分表中分別賦予期中和期末筆試成績、課程作業、互動交流積極程度、亮點、不足等維度不同的分值,采取兩個月為周期的評價方式,重點是突出不同學生的亮點和不足。這樣可以更好地幫助學生自我認知和定位,教學效果當然也會有所改變。積分評價方式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在評價過程中可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評價維度。
4.加大對語文教學重視力度和教學投入力度
學校應加強對語文教學的重視,并且把語文教學的基礎地位提升到一個高度,同時也與其他學科合理安排布置。合理配置語文教學所需要的硬件、軟件設施,為語文教學創造必要的環境條件。加強和促進對語文教師的培訓和學習,建立一支優秀的師資隊伍。
三、結語
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學科,具有重要作用。在新課程改革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語文課堂教學效率,提升學生興趣,營造良好的語文課堂學習氛圍,是當前語文教學面臨的主要問題。本文主要是筆者根據自己的教學經驗,總結出初中語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指出相應的對策,希望能給相關的工作者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幫助。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