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家松
摘要:現代主義建筑是一種重要的建筑思想和建筑樣式,從上世紀中期以來,對全世界的建筑發展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它反叛傳統形式,適應于工業化社會,創造了嶄新的建筑,在建筑觀念上,推崇建筑的理性主義和功能主義。通過對現代主義建筑的發展階段進行簡要分析,闡述現代主義建筑中理性因素的表現。
關鍵詞:現代主義;理性;功能;形式
理性因素是在對客觀事物的概括和總結中直觀的、邏輯形式的思考傾向,在我們的認識活動中具有解釋和預測的指導作用。它參與我們思維活動的全過程,是我們思維認識的主要方面,引導我們對事物的發展做出正確的反應,也會對原本存在的事物的認識和性質起到反作用。現代主義建筑肇始于19世紀后期,上世紀中期形成國際主義浪潮,風行全世界?,F代主義的根本是以合理性和理性主義來闡釋社會和建筑,試圖賦予二者一種理性化的精神和造型新秩序,在建筑形式上追求普遍性的形式感,希望在理性因素的統領下,在這個形式感中能體現出機械工業的文明和美感。
一
19世紀工業的大發展和城市的興起以及人們生活生產方式的變革,需要新的建筑形式與之配套,建筑類型和建筑技術上都需要進行創造革新,突出實用性和功能性。這是一場由產業革命引起的建筑革命,無論就深度還是廣度來說,在建筑歷史上都是空前的。19世紀出現了鋼筋混凝土結構,鋼和水泥的應用使房屋建筑出現飛躍的變化。新的住宅建筑形式,新的辦公建筑和商業建筑開始如雨后春筍般出現,摩天大樓就是建筑和技術的理性結合。進入20世紀后,變化繼續進行著,并且向世界更多的地區擴散。紐約曼哈頓的天際線是由現代建筑藝術來塑造的,它是20世紀人類所取得的科技與社會成就的結晶?,F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給建筑業創造了各種新型建筑材料,鋼鐵、玻璃和混凝土廣泛應用于現代建筑的建設,技術的提升,推動了現代建筑設計類型的擴展,使建筑造型之美通過人的理性和堅強的意志力完美地表現了出來。社會的發展和時代的需要,呼喚建筑藝術中理性因素的出現,這是現代主義建筑的本質特征,在建筑觀念、材料、造型和功能上提出一系列的理性觀點并進行了諸多的建筑實踐。
現代主義建筑中注重理性和功能性的傾向,促進了現代主義建筑中功能主義的發展和流行。19世紀初期法國建筑師拉布魯斯特就說:“在建筑中,形式必須永遠適合它所要滿足的功能?!睆?9世紀30年代開始,歐洲和美國一些具有前瞻目光的建筑師從時代需要出發,提出了功能主義的建筑理念。這和當時的社會發展狀況是緊密相關的。第一次世界大戰后,歐洲各國經濟困難,講求實效、功能的現代主義建筑適合了當時的社會發展要求。此外,當時的社會思想和工業技術的進步,呼喚出現更多的新的建筑類型,這就要求建筑師打破常規,順應時代需求。美國的芝加哥學派奉行功能主義的建筑理念,主張發展新的建筑美學。功能主義注重建筑結構之間的組合關系所形成的便利性和實用性,以功能至上,認為建筑是一個具有一定結構的功能系統,在建筑師理性化的建筑實踐中,以各個結構功能的最大化為目標,相互組合,滿足人類不同的使用需求,追求使用功能和人們心理需求的結合。芝加哥學派功能主義的建筑師路易斯·沙利文認為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具有一種形狀和形式,唯獨功能不同,只有功能才能區分它們之間的差異。他以人的理性需求為基準,發展了功能主義建筑的理念,反對復古主義的做法,解放建筑受到壓抑的功能,強調“形式隨從功能”的原則,“功能不變,形式就不變”。作為第一座現代摩天樓的設計原型,路易斯·沙利文設計的溫萊特大廈具有重要的開拓性歷史意義,摩天樓的結構和功能同傳統建筑大相徑庭,采用鋼結構,第一次成功地應用了鋼框架結構。大樓造型簡潔穩重,華麗優美。隨著現代主義建筑運動的發展,功能主義建筑思潮在上世紀20至30年代年代風行一時。
二
現代主義建筑提倡新的建筑美學原則,希望擺脫傳統建筑形式的束縛,創造出適應時代發展和大眾審美的新建筑,這是現代主義建筑師的夢想,具有理性主義和理想主義的色彩。包豪斯在建筑工業化、構件標準化和制造工藝等方面進行積極探索,作為具有標志性意義的包豪斯校舍建筑形式簡潔、講求功能性要求、采用諸多的新技術,形式與功能完美結合。包豪斯的設計和研究工作對現代主義建筑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20世紀初的構成主義、風格派和未來派、象征主義,都對現代主義建筑設計觀念產生積極的影響,對建筑創作的影響主要是在造型風格方面。現代主義建筑師借鑒當時的藝術思潮,直面現實。德國建筑師格羅皮烏斯和密斯·范·德·羅,法國建筑師勒·柯布西耶等人逐漸形成了關于現代主義建筑的共同認識,他們的建筑思想是現實的、理性的,總結出現代主義建筑的一系列特征,如強調建筑的時代性。建筑師不僅要注意研究和解決實用功能和經濟問題,還要保持對新材料和新結構的敏感,注意建筑技術上的發展。在建筑形式上提倡簡潔有力,體現時代特征和審美需求。這些建筑觀點也被稱為“理性主義”,后來的研究者則稱為“現代主義”。格羅皮烏斯是現代建筑、現代設計教育和現代主義設計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在二戰后被推崇為現代建筑大師。他的早期建筑代表作法古斯鞋廠在現代主義建筑的發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義。整個建筑采用非對稱的建筑構圖,簡潔整齊的墻面和平屋頂,為了采光,建筑四周的立面是大面積的玻璃,完美地實踐了現代主義建筑的理性實用的設計理念。
勒·柯布西耶基于自己理性主義和理想主義結合的建筑觀念將新時代的建筑新構架稱為“新建筑的五個特點”:獨立支柱,屋頂花園,自由平面,水平帶窗,自由立面。由于采用框架結構,墻體不再承重,勒·柯布西耶充分發揮這些特點,把它們當成不斷組合的建筑形式要素,按照理性化和實用化、功能性的要求,在上世紀初期設計了一些別具一格的劃時代建筑。薩伏伊別墅是其著名的住宅代表作,貫徹了他關于新建筑的設計觀念。整個建筑像一幅形式感強的平面設計作品的立體畫,形體純潔理性,沒有多余的裝飾,采用他研究數學、建筑和人體比例的成果——模數化設計,形式感強烈,突出了整個建筑的雕塑意味,賦予了這棟建筑包含多樣視角解讀的可能性和豐富性。此外,勒·柯布西耶還熱衷于城市規劃設計,希望采用理性化的原則來解決城市建設面臨的問題,依據時代的需要和城市發展的歷史,提出了“現代城市”的規劃設想。endprint
密斯·范·德·羅提出了“少即是多”的建筑理念,“少”指的是建筑的理性和嚴謹,形式上的簡潔純凈;“多”則是功能上的完備和建筑美感上的豐富內涵。通過“少”與“多”的辯證理解和關系上的相互轉換,密斯的建筑設計側重空間的流通和全面,他的建筑具有古典式的均衡和極端簡潔的形式,內部空間相互聯通,特別注重對細節的把握,形成了一種理性美和形式美和諧共存的直線特征的建筑風格。
三
現代主義建筑思潮發展到20世紀中葉,在世界建筑潮流中占據主導地位,全世界的城市中,各種類型的建筑和大量建造的住宅幾乎都跳出了傳統風格的窠臼,具有顯著的現代主義建筑的特征,形成了國際主義風格。它是現代主義建筑風格的延續和發展,但又有自己的特點,更注重商業性和設計對象的需求,追求形式上的理性和完美,把建筑形式放在重要的位置。在現代主義建筑中形式只是一個手段,而國際主義則當成了目的,甚至認為功能也可以屈于形式。把鋼筋混凝土預制件結構和玻璃幕墻混合搭配,成為國際主義建筑的標準面貌,形式這時就變成第一位重要的因素,因為這種“少就是多”的風格代表了企業、權力和現代化的表達,因此形式本身也具有了象征意義的力量,功能也就屈居形式之下。國際主義風格的建筑,充分肯定機器和技術的作用和地位,以理性來排斥個性化。這當然也同國際主義建筑風格中的建筑師個人風格和追求商業經濟利益有關系?!皣H主義風格”的建筑代表作有密斯·范·德·羅的西格拉姆大廈,伊諾·沙里寧設計的通用汽車公司的設計中心等。它們都使用了鋼鐵、玻璃、混凝土等現代材料;運用了工業化的大批量標準化的生產;玻璃幕墻;在技法和形式上與現代主義建筑沒有什么區別,極端發展了密斯·范·德·羅“少即是多”的建筑思想;推崇幾何形式的至上,拒絕裝飾。對于那個時代來說,這種建筑風格反而是最經濟,最實用的建筑樣式。
四、結語
現代社會是象征功能、構造和普遍性相結合的典型,這種典型的力量影響到現代主義建筑的生成和發展,它推崇理性和實用的統一,可以說理性因素貫穿現代主義建筑的整個歷史過程。時代的發展、社會的需求、科技的推動和建筑師的理性選擇,又是現代主義建筑不斷前進的推動力。其實現代主義建筑完全是在人的理性因素和情感的糾纏中所誕生的,在理性的思維下體現出整體主義的傾向,把現代主義建筑推到具有普遍意義的觀念高度,建筑師雖說將人類的生活感受作為基礎的經驗主義方式來進行思考,但在建筑技術、形式和功能上表現出一種理性美。理性因素在建筑觀念、建筑造型形式、對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以及功能性的追求上都發揮著潛移默化的指導作用,現代主義建筑的這些本質特征順應了建筑發展的歷史規律,為人類塑造了新的生活形態。
作者單位:
安徽大學藝術學院endprint